國產晶片:有望成為A股最大機會,看看股價,還有上車機會!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華為余承東:我們始終堅持打造自己晶片的能力,消費晶片一直在做主胎使用

5月17下午,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轉發華為海思總裁致員工信並配上評論稱,「消費晶片一直就不是備胎,一直在做主胎使用,哪怕早期K3V2競爭力嚴重不足,早年華為消費者業務品牌和經營都最困難的時期,我們也始終堅持打造自己晶片的核心能力,堅持使用與培養自己的晶片,同時繼續使用一部分美國晶片及部件!美國這次限制性名單,不僅對於華為,對於美國晶片、軟體、部件等供應商,更是一個巨大損失!」

晶片問題再爆發,華為自研晶片將力挽狂瀾!(受益股)

貿易戰一打很多人都擔心美國斷了晶片供應,將加劇國內晶片市場緊張的供求關係。

那麼,華為晶片真的夠用麼?今天華為運營商的一名負責人表示,從華為已經預料到了相關的情況,並且在一些關鍵晶片領域做了大量的庫存準備。

加上備用晶片全部轉正,用一年時間來調整,就不會出現晶片危機!

5月17日,滬深股市重挫,除晶片和農業股外,所有板塊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跌,創業板一度暴跌近4%,截至收盤更是超3300隻個股翻綠。

值得注意的是,晶片概念卻逆市漲停潮,紫光國微等超10隻個股漲停。

此前,華為及其70個關聯企業被美國列入「實體清單」,禁止華為在未經美國政府批准的情況下從美國企業獲得元器件和相關技術。

今早,華為海思總裁在公開信中宣布保密櫃里的華為備胎晶片「全部轉正」,信中寫道,「多年前,公司已做出了極限生存的假設,預計有一天,所有美國的先進晶片和技術將不可獲得,而華為仍將持續為客戶服務。

為了這個以為永遠不會發生的假設,數千海思兒女,走上了科技史上最為悲壯的長征,為公司的生存打造『備胎』。

」華為的戰略眼光可見一斑。

如今多年前的假設不幸成為事實,而華為海思總裁的這封信卻激發了市場對於晶片股炒作熱情,成為今天晶片股逆市漲停潮的導火索。

隨著物聯網、人工智慧時代的到來,越來越多的科技產品進入我們的生活,也就意味著越來越龐大的晶片需求。

根據中新網的報導,2018年中國集成電路進口金額約3120.6億美元,出口金額846.4億美元,逆差突破2000億美元!集成電路產品仍是中國單一最大進口商品。

因此,供不應求才是今年以來晶片股走強的根本原因。

美國是咱們進口晶片的主要來源國,貿易戰一打,很多人都擔心美國斷了晶片供應,將加劇國內晶片市場緊張的供求關係。

那麼,華為晶片真的夠用麼?今天華為運營商的一名負責人表示,從華為去年的布局情況來看,已經預料到了相關的情況,並且在一些關鍵晶片領域做了大量的庫存準備。

加上海思總裁今天宣布將自行備用晶片全部轉正,用一年時間來調整,就不會出現晶片危機!

按照華為的表述,晶片庫存夠用,除了數量以外,我們來看看種類:華為自研晶片主要包括華為麒麟980晶片,代表國內晶片製造第一梯隊水平;5G終端晶片Balong5000;Ascend(昇騰)系列兩款AI晶片;服務於TaiShan伺服器、華為雲服務鯤鵬920晶片等等……

因此,晶片危機短期來看不會發生,而華為晶片將成為最終的大贏家。

相關概念股如下:

中科創達:中科創達是一家世界領先的智能終端平台技術提供商,公司與華為長期合作,為其第一款人工智慧手機晶片麒麟970提供人工智慧的IP和軟體解決方案。

江豐電子:公司目前已經掌握7nm技術節點用靶材的核心技術。

誠邁科技:公司主要提供基於Android作業系統的移動晶片軟體開發和技術支持服務,與華為有合作。

中科曙光:國內高性能超級計算機龍頭企業,公司為華為晶片的主要合作方。

國產晶片板塊股票

大港股份:江蘇大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0年4月20日,由鎮江新區大港開發總公司等五家發起人共同發起設立。

2004年6月公司發行股票申請通過證監會發行審核委員會審核。

2006年11月16日成功發行6000萬A股,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中小企業板掛牌上市,成為鎮江新區第一家上市公司。

北方華創:北方華創擁有半導體裝備、真空裝備、新能源鋰電裝備及精密元器件四個事業群,為半導體等領域提供解決方案。

公司現有四大產業製造基地,營銷服務體系覆蓋歐、美、亞等全球主要國家和地區。

北方華創致力於在高端電子工藝裝備和精密電子元器件領域,成為一家國內領先、國際知名,為客戶提供全面解決方案。

江化微封:公司是無錫科技領軍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專業生產適用於半導體、晶體矽太陽能、FPD平板顯示以及LED、矽片、鋰電池、光磁等工藝製造過程中的專用濕電子化學品——超凈高純試劑、光刻膠配套試劑的專業製造商,是目前國內生產規模大、品種齊全、配套完善的濕電子化學品專業服務提供商。

兆易創新:公司成立於2005年4月,是國內首家專業從事存儲器及相關晶片設計的集成電路設計公司。

公司致力於各種高速和低功耗存儲器的設計研發。

公司擁有180餘件的發明專利申請,獲得授權專利73件,研發人員比例占員工總數70%,確保了公司產品以「高技術、低功耗、低成本」的特性領先於世界同類產品。

半導體晶片產業鏈公司(名單大全)

分類 產業鏈公司名單

華為海思(手機)、紫光展銳(手機)、華大(IC卡)、智芯微

一、IC設計公司(電網)、匯頂科技(指紋)、士蘭微(MEMS、IGBT)、大

唐(金融卡)、中星微(安防圖像)(按營收排名

存儲晶片 長江存儲、武漢新芯、兆易創新。

通信晶片 中興微、大唐(未上市)、東軟載波、光迅科技。

智能電網 智芯微、南瑞股份

智慧卡 紫光國芯、國民技術。

晶片分銷 潤欣科技、韋爾股份。

分立器件 華微電子、蘇州固鎝

CMoS圖像晶片豪威科技、格科微、思比科微、比亞迪微、銳芯微、長光辰芯

傳感器 蘇州固鎝、士蘭微、耐威科技、科陸電子、漢威電子、三諾生物

歐比特、海特高新。

其它晶片設計公司(投資贏家APP制表)

人工智慧

雲叢科技 人臉識別

中穎電子 OLED驅動晶片、家電主控單晶片

唯的GPU晶片設計公

萬盛股份 蘋果音視頻轉接口晶片+ARVR

富瀚微 國內安防晶片供應商,涉及人工智慧算法

中科創達 智能終端核心應用公司,人工智慧聯盟核心公

全志科技 國內應用處理晶片SoC龍頭、人工智慧聯盟核心公司

北京君正

公司32位嵌入式CPU和低功耗技術提升,視頻編碼技術提升主營晶片類業務,包括移動智能終端、智慧家庭及車聯網等領域

盈方微 晶片設計與軟體開發方面的研發

科大國創 網際網路+智慧物流雲服務平台業務

納思達 主營列印耗材晶片,列印耗材晶片領域處於領先地位

半導體晶片產業鏈公司投資贏家APP制表

晶圓代工 中芯國際(香港上市)、

上海貝嶺、封裝測試長電科技、華天科技、晶方科技、通富微電

四、設備 北方華創、長川科技、至純科技、亞翔集成

五、材料 隆基股份、中環股份、有硏新材、上海新陽、南大光電、江豐電

子、阿石創、雅克科技、江化微

六、IDM公司華大、士蘭微

七、面板 京東方、華星光電未上市、深天馬

八、LED 木林森、三安光電、歐普照明、兆馳股份、德豪潤達、佛山照明

萬潤科技、金萊特

九、光伏 協鑫集成、晶科能源、隆基股份、東方日升、億晶光電、英力特

IT基礎設施方面

浪潮信息、中科曙光、紫光股份、同有科技、華勝天成等

基礎軟體方面

中國軟體、浙大網新、中國長城、泛微網絡、太極股份等

信息安全方面

半導體晶片產業鏈公司(名單大全)

分類 產業鏈公司名單

華為海思(手機)、紫光展銳(手機)、華大(IC卡)、智芯微

一、IC設計公司(電網)、匯頂科技(指紋)、士蘭微(MEMS、IGBT)、大

唐(金融卡)、中星微(安防圖像)(按營收排名

存儲晶片 長江存儲、武漢新芯、兆易創新。

通信晶片 中興微、大唐(未上市)、東軟載波、光迅科技。

智能電網 智芯微、南瑞股份

智慧卡 紫光國芯、國民技術。

晶片分銷 潤欣科技、韋爾股份。

分立器件 華微電子、蘇州固鎝

CMoS圖像晶片豪威科技、格科微、思比科微、比亞迪微、銳芯微、長光辰芯

傳感器 蘇州固鎝、士蘭微、耐威科技、科陸電子、漢威電子、三諾生物

歐比特、海特高新。

其它晶片設計公司(投資贏家APP制表)

人工智慧

雲叢科技 人臉識別

中穎電子 OLED驅動晶片、家電主控單晶片

唯的GPU晶片設計公

萬盛股份 蘋果音視頻轉接口晶片+ARVR

富瀚微 國內安防晶片供應商,涉及人工智慧算法

中科創達 智能終端核心應用公司,人工智慧聯盟核心公

全志科技 國內應用處理晶片SoC龍頭、人工智慧聯盟核心公司

北京君正

公司32位嵌入式CPU和低功耗技術提升,視頻編碼技術提升主營晶片類業務,包括移動智能終端、智慧家庭及車聯網等領域

盈方微 晶片設計與軟體開發方面的研發

科大國創 網際網路+智慧物流雲服務平台業務

納思達 主營列印耗材晶片,列印耗材晶片領域處於領先地位

半導體晶片產業鏈公司投資贏家APP制表

晶圓代工 中芯國際(香港上市)、

上海貝嶺、封裝測試長電科技、華天科技、晶方科技、通富微電

四、設備 北方華創、長川科技、至純科技、亞翔集成

五、材料 隆基股份、中環股份、有硏新材、上海新陽、南大光電、江豐電

子、阿石創、雅克科技、江化微

六、IDM公司華大、士蘭微

七、面板 京東方、華星光電未上市、深天馬

八、LED 木林森、三安光電、歐普照明、兆馳股份、德豪潤達、佛山照明

萬潤科技、金萊特

九、光伏 協鑫集成、晶科能源、隆基股份、東方日升、億晶光電、英力特

IT基礎設施方面

浪潮信息、中科曙光、紫光股份、同有科技、華勝天成等

基礎軟體方面

中國軟體、浙大網新、中國長城、泛微網絡、太極股份等

信息安全方面

三六零、任子行、美亞柏科、深信服、藍盾股份、衛士通、啟明星辰、北信源、綠盟科技等

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於燮康:晶片人才缺口有30萬

在5月17日召開的世界半導體大會期間,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副理事長於燮康接受了記者的採訪。

他表示,目前國內晶片行業人才缺口有30萬,遍布行業內的方方面面,包括設計研發人才、企業管理領軍人才、每道工序的製造人才等,還包括操作工人、封裝工人、設備協調工人等。

今年孩子考大學,一點要報考晶片行業啊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2018年中國10大IC設計企業榜單出爐!

國內一家半導體產業研究機構芯謀研究(ICwise)發布了《2018上半年中國集成電路設計產業研究報告》,其中包含了一份「2018年國內十大集成電路設計企業預測」的榜單,本文也會對此作簡單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