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楊元慶稱中國半導體技不如人 全怪聯想?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12月4日下午,在第四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的記者答問環節,針對多位嘉賓提到中國科技發展開始領先的現象,聯想集團董事長兼執行長楊元慶表達了不同意見,他認為中國目前還不能自以為是。

他稱,比如僅僅半導體,中國的技術都不如人家。

再比如每台電腦都需要的內存,中國沒有自己的技術。

在這種關鍵技術上的缺失,中國要有清醒的認識。

隨後,很多網友針對楊元慶的觀點進行了回應,認為中國半導體的落後,聯想負有一半責任。

誠然,聯想對於中國計算機目前「缺芯少魂」的窘境負有一定責任,但將半導體落後一半的責任算給聯想未免過猶不及。

而且一些人用某些手機廠商來對比聯想,以此說明聯想的不思進取,這種對比方式其實是不妥當的。

楊元慶

中國計算機缺芯少魂聯想負有一定責任

在90年代,聯想總工程師倪光南提出要做自己的CPU和作業系統。

不過,柳傳志對這些明顯在10年內都賺不到錢的項目毫無興趣,對於倪光南豪情萬丈的研發計劃,柳傳志當面大潑冷水,說:「有高科技產品,不一定能賣得出去,只有賣出去,才有錢」。

最終,倪光南與他的宏偉藍圖隨著他被趕出聯想而消逝。

倪光南

柳傳志

考慮到計算機整機產品對於上游零配件具有很強的牽引作用,如果聯想當時能夠以燒錢做技術儲備的思路,保留一個CPU和作業系統研發中心,並且以聯想深厚的政商關係將這些搭載國產CPU和作業系統的電腦賣給政府,經過二十年改進下來,先不論能不能在民用市場有競爭力,但在黨政辦公市場,肯定有一席之地。

而且在黨政工作人員使用這批電腦後,還能有效減少公務員上班炒股、玩遊戲、看電影的問題。

如果說在90年代,聯想放棄了研發CPU和作業系統是因為缺錢。

那麼,在2004年前後,聯想完全有這個財力去搞CPU和作業系統了。

雖然研發CPU要消耗大量資金,但當時的聯想完全有能力承擔。

作為參照,國家對龍芯從2001年至今的扶持是5億人民幣,還有2億元人民幣一部分是北京市政府的股權投資,一部分是私人資本投資,而且私人資本在龍芯非常困難的時候撤走了,還拿走了2億元人民幣,我們就姑且以7億人民幣來算。

誠然,龍芯團隊按其自己的說法,有毛澤東思想武裝頭腦,可聯想來做這個事情,即使各方面的成本都會高一些,但也不會高出太多。

畢竟在2004年,聯想以6.5億美元的現金和價值6億美元(聯想18.5%的股份)做對價收購了IBM的個人電腦業務。

12億美元的資金加上10年的時間,再以中科院計算所做技術後盾,足夠聯想打一款國產CPU了。

如果聯想不去收購IBM的個人電腦業務,雖然未必能在之後奪得PC之王的寶座,而且公司的膨脹速度也會慢一些,但就提升技術水平,並逐步實現擺脫Wintel的掣肘,以及保障黨政單位的信息安全而言非常有意義。

將一半責任推給聯想過猶不及

誠然,聯想對於中國計算機「缺芯少魂」負有一定責任。

但將中國半導體落後的一半責任歸咎於聯想,就過猶不及了。

半導體的產業鏈非常長,從原材料、設備、到設計、製造、封裝測試,這不是任何一家企業能夠包辦的。

以聯想來說,僅僅是一家整機廠,作為整機廠能夠在少數上游元器件上有所建樹就已經很不錯了,何況像聯想這樣只能做整機的整機廠也不少。

即便像三星這樣的舉國體制,占據了韓國GDP的20%,依舊只能做晶片代工,在門檻相對低一些的存儲晶片領域有很高的市場份額,但在CPU、GPU、DSP、FPGA等晶片設計上,卻和國際上Intel、IBM、德州儀器、賽靈思等公司有很大差距,在半導體設備上也需要從美國、歐洲、中國進口。

因此,將一半的責任推給聯想是不妥當的。

從資金上看,聯想收購IBM個人電腦業務耗資12.5億美元,收購IBM X86伺服器業務耗資20多億美元,收購摩托羅拉耗資28億美元。

而紫光在南京和武漢投資建設存儲工廠就是千億人民幣規模的投資。

就以聯想的體量來說,實在很難把中國半導體產業落後的一半責任推給它。

相比之下,80年代的一些決策,對整個中國半導體產業的傷害更加巨大。

誠然,當時中國的晶片、設備和國外有差距,但產業鏈是完整的,完全可以兩條腿走路,比如效法沈飛引進蘇27,成飛研發殲10的發展之路。

而且技術是疊代演進的,大家不要看不起當年遜色於西方的自主技術。

如果沒有殲9的充分論證和殲10的磨練,就不可能有如今殲20的服役。

而且從結果上看,自主研發雖然一開始難度大一些,但更具發展後勁。

都是國外體系的打工仔,應努力超越而不是五十步笑百步

有網友認為:中國做手機的,做大之後,研發手機cpu,基帶,投資手機螢幕,投資AI產業,帶動國內很多產業。

反觀聯想cpu、內存、gpu,全部是外國的........

很顯然,網友的意思是手機廠商有技術追求,更有社會責任感,主動去帶動上下游產業,而聯想只會做整機,當組裝廠。

雖然這些話有一定依據,不過也存在一些瑕疵。

首先,國內手機廠商推出的手機本質上也是組裝貨。

舉例來說,雖然一些國內手機廠商打起了愛國旗號,或者宣稱「新國貨」,但從這些品牌的中高檔手機的關鍵零配件上看,螢幕是夏普、三星、JDI;內存是三星、海力士、東芝;CPU和GPU源自ARM,COMS傳感器源自索尼,作業系統源自谷歌,僅僅是做了適配加了一個用戶介面而已......

因此,如果用CPU、GPU、內存全是國外的這種論調去攻擊聯想,同樣的說辭去攻擊這些網友作為榜樣的手機廠商,也適用。

其次,手機廠商對技術的追求很有限。

雖然一些輿論將某些手機廠商打上各種光環,但其實國內手機廠商都是非常商業化的公司,其一切行為都是以利益為導向,而不是對技術有追求。

以CPU內核為例,某手機品牌高管就直言,由於ARM設計很優秀,將繼續使用公版設計,不自主設計CPU內核。

某手機廠商在開始做PC之後,一樣是Intel的CPU,微軟的作業系統,除了賣得比聯想更貴之外,並沒有其他區別。

最後,國內手機廠商的社會責任感未必比聯想強多少。

社會責任感的一個表現就是扶持本土企業,在自己「先富」之後,不忘提攜「後富」,幫助產業發展。

然而,國內手機廠商和聯想一樣,都是非常商業化的,在供應商選擇上,手機廠商大多是只會「錦上添花」,而不會「雪中送炭」。

一些手機廠商甚至以採購國外元器件為榮。

舉例來說,其實京東方的手機螢幕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完全是可以的。

聯想的電腦就有很多採用了京東方的螢幕。

但很多手機廠商卻一直以採用日韓螢幕為榮,在高端機型上基本採用進口螢幕,某手機廠商更是發生過明明是採購天馬屏,但卻宣傳是夏普屏的情況。

展訊的手機晶片也遭遇了只是「錦上添花」,而不會「雪中送炭」困境。

雖然SC9853性能堪比聯發科P23,但就是沒有手機大廠願意第一個吃螃蟹,只有在那些你從來沒聽說過的手機品牌上才能看到這款手機晶片。

相比之下,曙光公司在龍芯性能與Intel差距甚遠的情況下,依舊長年採購龍芯,而且開發了一系列整機產品,採購量一度占據曙光晶片採購量的10%,這種做法才是真正具有社會責任感的行為。

至於所謂的手機廠商投資AI,不知是否指網絡謠傳的華為投資寒武紀的事情,關於這件事,中科院計算所-華為聯合實驗室的執行負責人確認:華為確實沒有資助過寒武紀。

具體合作另有項目。

華為和寒武紀的關係類似於華為和ARM的關係。

總而言之,聯想是Wintel體系的打工仔,國內手機廠商本質上是AA體系的打工仔,大家都是跟在洋人身後吃土。

跟在洋人身後吃土的一個重要的表現就是利潤不高,某大廠的BOSS就對其手機業務利潤有限公開表示過不滿。

一些網友用AA體系的打工仔去嘲笑Wintel體系的打工仔,無疑是五十步笑百步。

那麼,誰有資格去嘲笑聯想呢?誰能開創處獨立於Wintel體系、AA體系的第三極,並形成一定氣候,才有資格嘲笑聯想「跟在洋人身後吃土」。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麒麟晶片啟示錄:高科技還得靠民營企業

有消息透露,截至去年12月,華為的麒麟晶片出貨量已超過5000萬顆,這對中國是一個極大的鼓舞。今天,採用麒麟950晶片的Mate 8,成為暢銷手機。而剛上市的P9,採用麒麟955,廣受好評。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