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將減少採購三星器件,為扶持國內供應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12月8號,韓國媒體報導稱,中國企業華為將在未來5年里,通過扶持中國本土供應商,減弱對韓國電子巨頭三星的依賴。

華為向三星採購的主要是內存,存儲晶片,螢幕等,但是最近幾年中國本土電子企業崛起迅速,獲得了不錯的成績,所以韓國媒體認為,華為很有可能在以後會越來越多的使用國產的內存,存儲晶片還有螢幕。


消息真實性

韓國媒體的報導並不是空穴來風,之前華為在採訪中就透漏過,的確在扶持中國國產供應商,比如京東方的OLED螢幕,現在華為新機中,京東方的螢幕占據了重要的地位。

並且華為還稱,以後會加大對國產供應商的扶持。

會有什麼影響嗎?

對三星的影響:華為在中國幾乎占據了百分之五十的移動電子市場,如果華為後續減少購買三星零件,對於三星來說,將會大大損失它的收入。

對華為的影響:華為一直在進行自主研發,包括自己的處理器麒麟晶片,因為這樣,自己才有更大的話語權,不至於處於被動狀態,扶持本土供應商,也是華為為了占據主導地位作出的戰略布局,未來華為會有更加強大的話語權

對用戶的影響:良性的競爭才會使我們普通用戶收益,一家獨大不是好現象,三星也是,華為也一樣,有競爭,有合作,為用戶提供更有創新力,並且價格實惠的產品才是我們期望的。


任正非說得很明白,如果沒有制裁,華為願意多與國外供應商合作,一個產業鏈大家都有錢賺。

而且之前華為也一直是這樣做的。

但如今在美國的影響下,全球供應鏈開始斷裂,地區化嚴重,保護主義開始抬頭。

在這種情況下,華為一方面要自己做備胎,另一方面要大力培養本土供應鏈廠商,也是在戰略上有著重要考量,防止將來被一棍子打死。

韓國親美,未來保不齊也會聽美國的話,開始斷供華為,那危機就大了,因此華為現在開始防患於未然,就理所當然了。

目前華為大部分收入都源於手機,如果手機組裝原料都缺乏,那生命線就真的貧血恐慌了,確切說是國內廠商扶持了華為,華為由於被老外卡就把目光轉向國內供應鏈企業,卻讓國內產業鏈增長了些業績。

可以說是互惠互利行為。

華為有了國內供應鏈器件的供應,底氣自然足些,面對國外的挑戰免疫力就會強些,在主動防範上多了份自主權。


其實不論是華為減持對三星配件的採購還是對美國供應商的擺脫,在很大程度上對推進形成完善的國內供應鏈進程有敦促作用。

如果華為的加入能提高國內供應商的水平,那麼未來的「自主化」將不會再是紙上談兵。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