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供EDA,美國對華為晶片的致命一擊,華為該如何應對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近日,當被問及華為和美國Synopsys、Cadence、Mentor三家EDA公司(提供晶片設計的工具)的合作時,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坦言,大家都很清楚,這些公司都不能和我們合作了,但天下也不是只有他們。

這也就是說,美國已經正式對華為斷供EDA工具,相比於晶片、電子元件的斷供,EDA工具斷供,可以說是對華為的一記重創,這就好像美國收回了華為煮飯的鍋一樣。

EDA工具是什麼呢?EDA工具是電子設計自動化(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的簡稱,是從計算機輔助設計(CAD)、計算機輔助製造(CAM)、計算機輔助測試(CAT)和計算機輔助工程(CAE)的概念發展而來的。

利用EDA工具,電子設計師可以從概念、算法、協議等開始設計電子系統,大量工作可以通過計算機完成,並可以將電子產品從電路設計、性能分析到設計出IC版圖或PCB版圖的整個過程的計算機上自動處理完成。

EDA工具在半導體行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產品設計與製造方面,包括計算機仿真,產品開發中的EDA工具應用、系統級模擬及測試環境的仿真,生產流水線的EDA技術應用、產品測試等各個環節。

如PCB的製作、電子設備的研製與生產、電路板的焊接、ASIC的製作過程等。

EDA工具是一個很大的門類,它包含很多產品,比如參數化單元創建工具;測試晶片設計平台;可尋址測試晶片設計平台等等。

簡單來說,EDA工具是一個大類,裡面包含了各種各樣的產品工具。

EDA行業從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的百家爭鳴發展到如今,已形成了美國的新思科技(Synopsys)、同樣是來自美國的楷登電子科技(Cadence)、2016年被德國西門子收購的明導國際(Mentor Graphics)三足鼎立之勢。

據統計,2017年全球EDA行業總收入的70%都裝進了三巨頭的腰包。

可以說,EDA工具的斷供對於華為而言,遭受的創傷遠遠勝過晶片等的斷供,尤其是現在的數字集成電路時代。

儘管徐直軍表示:在歷史上,即使沒有工具,也可以生產出晶片,當然對我們有挑戰,效率不會那麼高了,也不會那麼輕鬆了。

英特爾70年代就生產CPU了,這些公司都還沒有成立。

但是這對晶片研發設計人員的要求會提升了很多,畢竟在如今的時代,很少會有晶片研發設計人員拋棄便捷的EDA工具來開發晶片。

從事CPU設計的工程師就表示,「在沒有EDA工具之前,搞電路要靠人手工,對於大規模集成電路有上億電晶體的設計用手工簡直是不可為的。





可以說有了EDA工具,才有了超大規模集成電路設計的可能」。

華為目前可選擇的對象只有華大九天、廣立微、芯禾科技等國內廠商。

但是目前來說,相比三巨頭,國內廠商第一個短板就是工具不夠全,尤其在數字電路方面,我們整個國內EDA產業在這個領域短板明顯。

其次,國內EDA廠商與先進工藝結合比較弱。

​所以華為目前而言,如何解決EDA工具斷供之後的晶片研發設計問題,是目前需要思考的問題。

而另外一個問題,就是台積電是否會停止合作的問題。

這是華為晶片目前的兩大命門!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華為危矣,破局只此一途

有的朋友說了,這整個就是危言聳聽!人華為好好的呢,要晶片有晶片,要作業系統有作業系統,根本就沒必要怕美國的制裁。當然這裡說的「危」並不是指現在華為的生存問題,即使是美國也沒奢求通過這一次狙擊搞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