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小米又該納悶了!下狠手補刀國內廠商,三星狂撒10萬億韓元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日前,據外媒The Investor報導,三星顯示正計劃擴充OLED螢幕生產線,並為此投入近10萬億韓元(約合89億美元)。

從第四季度起,三星顯示預計投資約3萬億韓元擴大生產線,每月生產3萬塊第六代OLED面板。

同時,該公司還計劃投資3萬億韓元至4萬億韓元擴大A3柔性OLED面板生產工廠,向越南模塊工廠投資1萬億韓元。

據悉,三星顯示已經與多家設備製造商簽署協議,使用OLED螢幕生產線取代現有液晶螢幕生產線。

目前,三星控制著超過95%的OLED面板市場份額。

值得一提的是,LG 顯示也準備在今年晚些時候生產第六代OLED面板,這也使得韓國廠商在面板技術領域繼續領先。


根據IHS等研究機構的預測,2018年,AMOLED技術在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的占有率將達29.7%。

的確,作為下一代新型顯示技術,AMOLED具備高對比度、色彩表現優秀、響應速度超快等多重獨特的技術優勢,適合用於柔性顯示以及VR等應用場景,成為OLED技術的主流發展方向並開始進入大規模產業化應用。

三星、蘋果等智慧型手機廠商對此技術也保持高度關注。

但是,由於韓國在AMOLED領域布局較早,以三星為首的韓系廠商在AMOLED領域具有先發優勢。

目前,全球AMOLED顯示產品的技術和產能主要由三星等韓系廠商壟斷。

因此,國內廠商也加碼追趕韓系廠商的速度。


近年來,國內廠商紛紛加大對AMOLED技術的產業布局。

但由於新增產能短期內難以匹配快速增長的需求,國內AMOLED產能暫時未能匹配上目前的市場需求。

在量產的成熟度方面,國內廠商與國外廠商相比還存在一定的差距。

數據顯示,三星顯示2016年AMOLED面板的產能已達到了4億片,所以,國內廠商產能是否能儘快釋放成為衝擊韓系廠商AMOLED技術在國際上地位的關鍵。


好在,雖然在AMOLED領域處於後發地位,但國內廠商也逐漸呈現追趕韓企的勢頭。

確實,面對電子產業的短板,國內的面板製造廠商早已下足馬力追趕,開始集中向智慧型手機所使用的OLED面板領域進行大規模投資。

如京東方、華星光電、天馬微電子、和輝光電、崑山國顯和柔宇科技等6家中國主要企業相繼建立新工廠,藉以打破韓企獨家壟斷的地位。

其中,輝光電和京東方已經開始小批量出貨,供給國內手機廠商。

值得注意的是,天馬微電子也在MWC2017上展示最新研發的柔性OLED顯示屏,預計今年下半年出貨。

除此之外,中國手機廠商都意識到了這一點,因此也開始著手進軍OLED顯示屏領域。

可能是因為吃過被三星卡住供應鏈的虧,華為更是不遺餘力進軍OLED顯示屏領域。


智慧型手機高端市場加速向以LTPS、AMOLED為代表的先進顯示應用技術切換,根據IDC等研究機構的預測,至2020年,柔性將占到整個AMOLED智慧型手機應用的40%以上,並將不斷提升。

目前,國內領先的顯示面板企業已在持續推進研究、開發AMOLED,特別是柔性AMOLED顯示技術的應用。

即使現在尚有差距,但小編認為,未來隨著良率進一步提升、產能進一步釋放、成本進一步降低,國產AMOLED擠掉韓系AMOLED的地位是有機會的。

來源:線上采編

環球科技視界 | 挖掘雲計算、物聯網、Ai等科技前沿的革命探索和深度報導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提升產能 國內廠商發力柔性顯示

作為下一代的新型顯示技術,AMOLED技術獲得了包括三星、蘋果等智慧型手機廠商的關注。三星等韓系廠商搶先布局拿下AMOLED市場主要份額,國內廠商也逐漸呈現追趕勢頭。 近年來,國內廠商紛紛加大對...

柔性顯示挖掘oled市場新空間

群智諮詢副總經理李亞琴以智慧型手機為代表的移動智能終端產品,所採用的低功耗、輕薄化、可彎曲的柔性amoled成長動能強勁,成為顯示行業新的需求增長點。柔性顯示成amoled發展關鍵 2015年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