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過摸索期 運營商網絡雲化進程或將加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2月26日,通信業界最負盛名的大會MWC(Mobile World Congress,巴塞隆納世界移動通信大會)啟幕,華為應邀參加並帶來了很多最新的技術和應用成果。

其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浙江移動聯合華為在NFV(Network Function Virtualization,網絡功能虛擬化)上的一些探索成效。

據悉,浙江移動目前已經完成了在雲化網絡上包括固話彩鈴業務、一機雙號業務、語音撥打驗證的備份能力等應用的商用部署及小規模用戶驗證。

同時,其全球首個三層解耦的運營商雲商用網絡構建成功。

可能很多朋友並不清楚這意味著什麼。

本文來重點說說這個案例究竟傳遞出了怎樣的信號,它為什麼值得關注。

運營商網絡雲化步入新階段

先看看這兩句話在表達什麼?簡單而言,一是運營商網絡雲化這條路不再是紙上談兵,確實可行,浙江移動已經走通了;二是開放的大時代背景下,電信業也不例外,這條路同樣行得通,浙江移動成功了。

雲、開放,相信會有人問,這有什麼稀奇的?全社會不都在討論嗎?的確如此,如果從行業數字化轉型的角度看,浙江移動也只是在完成自身的使命,並不特殊。

但這裡想說的是,別忘了運營商的另一層身份,網絡基礎設施服務提供商。

這是強調其重要的第一層原因,換句話說,運營商是基石,它的演進脈絡某種程度上會影響全社會數字化轉型的進程。

其次,一個新的時代正在到來,過去運營商主要解決用戶的通話及上網需求,未來它們將參與到更多的商業活動中,比如物聯網,可能是車聯網、工廠聯網、醫院聯網……這在為運營商帶來新商機的同時也提出了新的挑戰,曾經針對通訊場景建設的專用平台此時就顯得有些捉襟見肘了。

眼下,5G呼之欲出也正是因為預見了即將到來的新時代。

話說回來,5G ready,需要網絡架構先行。

相比之前的制式,5G網絡架構一方面要求統一基礎設施,實現運營商網絡雲化,同時通過以數據中心為核心的新型網絡架構,實現控制面和用戶面的分離,最大程度滿足業務對時延及帶寬的要求並提升用戶體驗;另一方面,多樣化的應用場景,要求5G網絡實現「多區域統一切片接入」和「多節點統一切片管理」,這些都要求電信網絡「以終為始、循序漸進、平滑升級」,儘快實現向雲化架構的轉型,從而更好地應對未來業務的不確定性。

不難發現,5G和4G、3G、2G有本質區別,它不是簡簡單單的提速、擴容,而是要承載更多的業務類型,實現無處不在的連接。

因此平台必須足夠靈活,能夠經過簡單的編程、配置、調試滿足新業務的需求。

於是乎,NFV成為了運營商通向5G的必由之路。

這是應該關注這個應用案例的第二個原因。

此外,還有第三層原因,運營商是一個比較特殊的行業,玩家數量少,體量大,這意味著一旦某一家驗證成功將對整個行業帶來非常強烈的示範效應,也就是說接下來不僅僅是中國移動,整個電信業的網絡雲化進程都會進一步加快。

綜上,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浙江移動的階段性成果,筆者認為其算得上一個里程碑事件。

在此之前,參與各方更多是摸著石頭過河、是探索,自此之後,電信業網絡雲化進程或將開足馬力、全速前行。

浙江移動的實踐之路

為了讓更多運營商少走彎路,下面看看浙江移動具體是怎麼做的,有哪些值得學習的?

時間退回到2015年,那一年,中國移動發布NovoNet2020願景,希望融合NFV、SDN等新技術構建新一代網絡,滿足中國移動數字化服務戰略布局的發展需要。

這其中,浙江移動分公司承擔NFV外場測試任務,從NFV整體功能驗證、運維服務體系優化、電信雲與IT雲的差異研究等多方面著手探索。

次年,浙江移動攜手華為等合作夥伴開始進行NFV/SDN的技術驗證和商用探索,主要針對運營商雲資源池組網、運維和集成等,直到開篇那一則消息宣布,這一試驗過程告一段落。

在此期間,浙江移動基於華為FusionCloud NFVI開放雲平台構建起了雲平台。

這個過程中,浙江移動提出了很多具體要求,例如底層的硬體設備不能來自同一廠商,並進行了一次次極為嚴苛的測試,這裡有一組數字可以參考,第二階段的試點共驗證了9個域、10個接口、20套VNF(虛擬網絡功能)、MANO(NFV管理與編排)對接涉及17個組合場景。

如果總結浙江移動的成功經驗,其一嚴苛,不把這當做測試,以生產環境標準來要求,其二選一個靠譜的合作夥伴很重要,它能幫助少走彎路。

華為FusionCloud NFVI雲平台不負眾望

這其中不得不提的是華為FusionCloud NFVI雲平台,作為整個系統的核心,其向下要對接硬體平台、向上要支撐各種應用,就像人類的大腦,容不得一點差錯。

現在,結果大家都看到了,FusionCloud 圓滿完成任務。

採訪中,浙江移動相關負責人對FusionCloud給予了高度評價,對其在開放性、可靠性、安全性、運維管理性等方面的表現讚不絕口。

  • 開放性為例,華為FusionCloud NFVI雲平台,包括Cloud OS和MANO兩部分,其被形象的稱為「L型底座」。

    在浙江移動的項目中,基於 「L型底座」,實現了諾基亞vEPC、華為vIMS、誠智天揚「一機雙號」VNF以及東信北郵「固網彩鈴」等VNF的統一部署和統一管理。

    換句話說,上述不同應用服務商的虛擬化網元全部部署在華為的NFVI雲平台上,並實現了統一管理。

    這是NFV演進過程中的一大突破,對於運營商實現電信雲的充分解耦,從而擺脫廠商鎖定、降低採購成本有非常大的促進作用。


  • 再看可靠性

    華為FusionCloud NFVI雲平台可提供多層HA機制協同,進而確保業務5個9的可用性。

    這得益於多種最新技術的應用,包括硬體層的簇化及物料冗餘、Cloud OS層的虛擬機快速重建機制、應用層的無狀態N+M機制及網元組POOL容災……如華為相關負責人所講,正是由於不同層的可靠性機制相互獨立,高度互補,才確保了整體的高可用性。


  • 安全性

    過去運營商的網絡功能都是在專用硬體基礎上通過專用軟體實現的,這意味著在安全性方面比雲時代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為了適應新時代的新變化,華為FusionCloud NFVI解決方案以租戶數據安全為中心,構築了包括硬體基礎設施、虛擬化平台、應用軟體、網絡平面、操作管理在內多層次、多維度的安全體系。


  • 運維簡化

    隨著設備數量和種類的上升,運維問題越來越複雜,而華為FusionCloudNFVI解決方案在安裝部署、軟體升級、資源監控、告警和性能管理、故障診斷等方面都能提供豐富的自動化和智能化手段。

    比如在問題定位診斷和系統緊急恢復過程中,FusionCloud提供的「一鍵式」工具能完成多個部件故障信息收集,相比傳統手工操作效率提升40%。

    再比如通過自動化升級流程管理系統,FusionCloud可在業務不中斷的前提下實現全集群節點的自動化升級。

更多華為FusionCloud NFVI解決方案的優異表現這裡不再一一展開,總的一句話,FusionCloud表現不錯,客戶很滿意。

華為憑什麼贏得客戶?

就如前文所講,運營商體量大、業務複雜,要說其轉型難度,絕對排在大多數行業之前,為什麼華為能表現如此之好,華為有什麼秘訣?從大的方面看,筆者認為有兩個因素,一是積累,二是全新時代下堅持正確的方向,即華為的戰略部署和執行力。

就前者而言,華為是做網絡、做運營商業務起家的,幾十年的摸爬滾打使得華為比大多數IT企業對電信行業有更深刻的洞察。

運營商的業務特點、最關注什麼,沒有幾個廠商比華為更清楚。

在採訪過程中,華為技術專家特別談到幾個運營商最關心的特性,有可靠性、性能、SLA等我們常見的指標要求,同時,還有業務遷移到混合平台之上,如何保證與傳統網絡一致的體驗、SLA、可靠性、安全性等,以及如何跨資源管理、運營等一系列挑戰。

對於後者,面向雲時代,華為提出了平台+生態戰略。

平台側,華為重投入,不斷打磨產品。

同樣是基於OpenStack開放平台構建的雲解決方案,華為能做的更好,運營商客戶的選擇便是最好的證明。

這裡順便提一下,華為是OpenStack基金會8個白金會員中唯一一家中國廠商。

生態方面,以開放為原則,華為堅守業務邊界,下不碰數據、上不碰應用,和合作夥伴共同推動市場發展。

為此,早在2015年1月20日,華為就在西安建成了NFV開放實驗室。

核心主張就是與全球合作夥伴聯合創新,一起構築NFV產業生態鏈,聚合價值,助力客戶商業成功。

在該實驗室,華為針對各典型業務場景,構建了多廠商集成驗證平台,通過持續集成和項目實踐,逐步構建起大數據分析平台,為運營商NFV網絡業務規劃提供可靠數據支持,支撐決策制定。

同時以大數據平台為基礎,與行業組織、運營商、合作夥伴進行聯合解決方案開發,並進行相互認證和授權。

目前,包括VMware、Red Hat等眾多合作夥伴已經進駐實驗室與華為展開合作,並且全球有數十家運營商參與了NFV的聯合創新和項目驗證。

正是這樣的努力,使華為在面對客戶提出的異構、解耦要求時能從容應對。

總之,沒什麼捷徑可走,現在及未來拼的都是實力。

毫無疑問,不管是由於5G到來的推動還是全社會數字化轉型的需要,運營商網絡雲化的大潮正在快速來襲。

根據2017年最新的Heavy Reading調研顯示,未來3到5年,預計會有70%的運營商完成既定的網元雲化計劃。

這是一個巨大的契機,對於運營商而言,轉型早意味著掌握先機,對於華為來說,這是一塊巨大的蛋糕。

可以預見的是,中國移動、華為在運營商網絡雲化這波浪潮中都占據了一定的先發優勢,而這種能力也將在未來得到進一步釋放,進而推動整個運營商行業的雲化轉型,更好地支撐全社會的數字化轉型,全面迎接物聯網時代的到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