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十問鴻蒙」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8月9日,華為在廣東東莞舉辦了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全球開發大會。

在這場華為600名技術專家和來自全球的6000名開發者出席的大會上,華為正式發布了基於微內核的面向全場景的分布式作業系統——鴻蒙(Harmony OS)。

澎湃新聞記者針對市場關心的問題,整理出的「十問鴻蒙」。

1,華為為什麼要開發鴻蒙?

據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介紹,隨著全場景智慧時代的到來,華為認為,需要進一步提升作業系統的跨平台能力,包括支持全場景、跨多設備和平台的能力以及應對低時延、高安全性挑戰的能力,因此逐漸形成了鴻蒙OS的雛形,可以說鴻蒙OS的出發點和Android、iOS都不一樣,是一款全新的基於微內核的面向全場景的分布式作業系統,能夠同時滿足全場景流暢體驗、架構級可信安全、跨終端無縫協同以及一次開發多終端部署的要求,鴻蒙應未來而生。

據余承東介紹,華為對這一作業系統的探索開始於十年前。

在發布會現場,華為公布了鴻蒙的開發歷程。

2017年,鴻蒙內核完成技術驗證。

2018年,鴻蒙內核2.0用於終端TEE。

2019年,鴻蒙OS1.0推出,基於開源框架,關鍵模塊自研,將用於智慧屏產品。

在會後接受媒體採訪時,余承東透露,鴻蒙OS原本計劃是明年春天發,但美方的制裁加速了這個進程,「我們原本是備胎,我們沒有打算這麼快。

2,鴻蒙是什麼團隊開發出來的?

華為官方至今並未披露鴻蒙作業系統開發團隊的具體成員。

不過,南方日報官微稍早前的一篇報導曾提及,華為自主作業系統是位於杭州的歐拉實驗室負責,從2012年開始陸陸續續投入幾百人了,在2017年引入了上海交通大學的陳海波教授這一國內OS業界的頂級人才,擔任作業系統華為OS首席科學家、內核實驗室主任。

8月9日,余承東在接受包括澎湃新聞在內的媒體採訪時曾介紹,鴻蒙作業系統開發人員約4000多人,「我們有全世界優秀的作業系統人才,作業系統設計需要專家和牛人,我們有下一代領先的作業系統的架構師和設計師。

3,鴻蒙系統可以在哪些產品上使用?

8月10日下午,華為旗下另一品牌榮耀發布了首款搭載華為鴻蒙OS作業系統的智能終端——榮耀智慧屏。

這款類似網際網路智能電視的產品,帶來的最大變革是鴻蒙的分布式架構,不同終端設備之間可以互為終端和互為外設。

比如,榮耀智慧屏和手機之間可以進行通話無縫切換,手機已有的通話,可以無縫切換到智慧屏。

榮耀智慧屏只是第一步。

按華為目前的計劃,2020年,鴻蒙OS將推出2.0,將用於創新國產PC、手錶/手環、車機。

2021年,鴻蒙OS3.0將推出,軟硬協同優化,用於音箱和耳機。

4,鴻蒙系統能用在手機上嗎?

當然能。

什麼時候可以用,余承東說,隨時可用。

5,華為怎麼處理鴻蒙和安卓系統的關係?

在手機作業系統上,鴻蒙短期內仍然是華為的備用選擇。

近日,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在英國天空電視台採訪時就表態,「如果美國封鎖,不讓谷歌提供安卓系統給我們的話,世界上出現第三種系統,對美國稱霸世界也是不利的。

任正非打比方補充稱:「增加了一個『小兄弟』,『小兄弟』說不定要比『老大哥』幹勁大。

如果『小兄弟』跑到『老大哥』前面去,這是有一定風險的。

按余承東之前的說法,華為手機支持谷歌的安卓生態,優先使用谷歌安卓作業系統。

不過,如果安卓作業系統無法使用了,因為現在這個(背景),「那麼我們隨時可以使用我們的鴻蒙。

據余承東介紹,安卓生態的應用遷移到鴻蒙的OS生態上去,開發工作量非常小,利用方舟編譯器,「可能一天兩天就搞完了。

金立前設計師、現深圳玩意東西工業設計有限公司創始人CEO袁炫華日前在微博上表示,鴻蒙不單純是一個手機作業系統,也不可能取代安卓,鴻蒙也沒有想過要取代安卓,而是要越過安卓,基於5G和IoT打算下一代的OS,「萬物互聯時代的連接規模遠大於PC和手機時代,加上5G帶來的高速低延時等全新通訊特性,的確可能產生一個新的計算平台。

6,鴻蒙和安卓、iOS有何不同之處?

據余承東介紹,鴻蒙OS的出發點和Android(安卓)、iOS都不一樣,是一款全新的基於微內核的面向全場景的分布式作業系統,能夠同時滿足全場景流暢體驗、架構級可信安全、跨終端無縫協同以及一次開發多終端部署的要求。

目前,谷歌已經在開發下一代作業系統——Fuchsia。

余承東稱,Fuchsia是微內核的,可適配各種各樣硬體終端,但Fuchsia 還不是分布式設計,性能還不夠好,是微內核架構,可以看到整個作業系統未來發展方向是微內核的。

蘋果的作業系統主要是宏內核為主,混合內核,也在引進一些微內核,朝這個方向前進。

那麼,華為鴻蒙OS在下一代作業系統卡位中不落人後,在某些方面甚至是領先的。

招商證券的報告稱,華為認為當前智能終端不斷湧現,如專門為每一種硬體開發OS,工作量巨大,且生態協同較難,需要一款作業系統實現跨終端應用開發功能,將軟體生態和特定硬體解綁,這種方案被稱為微內核。

從產品類型來看,目前市面上的主流作業系統廠商中,谷歌的作業系統均為宏內核架構,包括Chrome OS,Android,Wear OS等,生態系統分裂;而蘋果的Watch OS,TVOS,iOS等,是混合內核,以宏內核為主,也在引入一些微內核,生態較為封閉;谷歌正在開發的下一代作業系統Fuchsia也是一款微內核作業系統,但不是分布式設計,跨終端的硬體部署不夠彈性。

7,鴻蒙技術上有何特點?

華為方面的總結是,鴻蒙有四方面技術特點。

一是分布式架構首次用於終端OS,實現跨終端無縫協同體驗。

開發者也可以像開發同一終端一樣開發跨終端分布式應用。

二是確定時延引擎和高性能IPC技術實現系統天生流暢。

優先級高的任務資源將優先保障調度,應用響應時延降低25.7%。

鴻蒙微內核結構小巧的特性使IPC(進程間通信)性能大大提高,進程通信效率較現有系統提升5倍。

三是基於微內核架構重塑終端設備可信安全。

微內核設計的基本思想是簡化內核功能,在內核之外的用戶態儘可能多地實現系統服務,同時加入相互之間的安全保護。

由於鴻蒙OS微內核的代碼量只有Linux宏內核的千分之一,其受攻擊幾率也大幅降低。

四是通過統一IDE支撐一次開發,多端部署,實現跨終端生態共享。

鴻蒙OS支持控制項拖拽,面向預覽的可視化編程,從而使開發者可以基於同一工程高效構建多端自動運行App,實現真正的一次開發,多端部署,在跨設備之間實現共享生態。

華為方舟編譯器是首個取代Android虛擬機模式的靜態編譯器,未來將支持多語言統一編譯,可大幅提高開發效率。

8,鴻蒙和安卓等作業系統比還存在哪些差距?

鴻蒙和安卓等作業系統相比,最大的差距顯然還是生態。

余承東8月9日會後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直言,華為消費者業務的「漏洞」主要是「生態漏洞」,「主要是Windows生態和安卓生態的漏洞,一個鴻蒙就可以把兩個洞全補了,因為兩個洞是一個洞。

因為我們鴻蒙做的是面向多平台的。

但要想建立如安卓一般強大的生態,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實現的。

袁炫華的觀點是,要讓鴻蒙成為這些跨平台設備的底層OS,華為就要搭建生態,「華為搭建生態的方式跟谷歌有很大的區別。

谷歌是做好了軟體平台,讓大家免費接入,而華為選擇了更高門檻的模式:賣硬體。

」袁炫華稱,谷歌不擅長做硬體,而華為的硬體已經從基站到路由器到手機、電視、手錶甚至手環了,假以時日,待鴻蒙成熟時,華為的生態內硬體設備規模已經超過10億了,「即使谷歌不帶華為玩,華為也可以自己玩得很開心。

9,華為生態補洞做了哪些部署?

首先是吸引更多開發者。

本次華為的全球開發者大會,據稱有來自全球的6000名開發者來參會,是華為歷來規模最大的一次開發者大會。

此外,華為還宣布,其支持開發者的「耀星計劃」全面升級,激勵資源從10億元人民幣增至10億美元,並從中國市場全面推向全球開發者,希望與生態夥伴共建激勵聯盟,激勵和扶持全球開發者創新。

華為終端雲服務總裁張平安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稱,為了支持開發者開發鴻蒙系統的應用,華為可能會給予開發者更多分成。

「10億美元的生態支持基金,其中80%用於支持海外生態開發。

」張平安還透露,華為下一步將在海外建立創新中心,開發者可以在華為的創新中心做應用的調測和開發工作。

鴻蒙已經宣布了開源。

根據華為的計劃,鴻蒙OS要做成全球性的作業系統,「一旦我開源,作業系統一定不屬於華為。

我們希望鴻蒙不僅僅是在中國,也能在全球使用。

」張平安表示。

10,其他終端廠商對鴻蒙是什麼態度?

余承東稱,有跟其他廠商交流過,他們都比較感興趣,「他們有一點點擔憂,鴻蒙是華為開發的。

我們成立了開源基金會,其他手機公司也參加了,我們會讓大家看到這對大家是公平的,都可以用。

(來源:澎湃新聞)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鴻蒙正式登台,安卓危險了

今天是一個值得中國通信行業乃至物聯網行業都歡呼的日子。今天,華為「鴻蒙」作業系統(OS)正式推出。它通吃所有的智能終端,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說,(鴻蒙)分分鐘就可以取代安卓用在手機上。並且...

華為鴻蒙系統問世!這套系統到底牛在哪裡?

都市快報 首席記者 梁應傑 部分內容綜合央視新聞、環球網小時候聽過盤古開天地故事的人,可能還記得開篇的一句話:「鴻蒙初開,天地混沌」,短短8個字交代了盤古出生時的環境。古人認為天地開闢之前,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