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源正在改變標準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Hi,大家好,我是何寶宏,歡迎來到《網際網路的基因》大講堂。

這一期我們來談談今天的紅角兒——開源。

開源已經成為一股勢不可擋的潮流席捲全國,在這個亂雲紛飛的年代,我不談開源,顯得我很不專業,但是如果只是談開源技術,不談開源背後的本質,那麼我就更稱不上是研究網際網路的老司機了。

OK,所以我們今天要說的話題,準確地說是開源和標準的關係。

標準是用人類自然語言書寫的,人類或技術的行為準則。

軟體是用計算機語言書寫的,機器的行為準則。

因此,網際網路世界中技術類的標準,與軟體之間天然存在諸多相似性,比如都有「封閉」和「開放」兩大類。

封閉標準的動力多來自推動者的市場力量和技術優勢,歷史上曾經存在過多個著名的私有網絡標準,比如IBM的SNA,DEC的DNA, Novell的IPX/SPX,後來SNA成為了ISO/OSI開放標準的基礎,有的則直接消失了。

今天我們使用的網絡標準,如乙太網、TCP/IP和WWW,都是開放網絡標準。

60年代前在出售計算機時,以源碼的方式把軟體送給用戶,以方面用戶發現BUG和二次開發等。

到了70-80年代,軟體行業開始與硬體行業分離,同時走向閉源(以獲得更大利益)。

1998年後,開源軟體開始興起。

現在全球超過1/3的IT產業與開源相關,微軟公司也開始全面擁抱開源了,開放技術了, 而之前他們一直批評開源是「共產主義」,是「癌症」。

產業界之所以支持開放標準和開源軟體,是因為用戶相信開放標準和開源軟體帶來的網絡效應和競爭,會為用戶帶來更便宜的產品,更多的選擇,更高質量的產品。

這是網際網路經濟的特點,而硬體行業更符合工業經濟的特點。

不同標準組織對「開放性」的理解,以及與此相關各種使用權限上存在較大差異性。

比如,有的強調最終結果的開放,有的強調編寫過程的開放,有的強調標準所有權的開放,對標準中專利的態度也差異很大。

僅維基百科上,就羅列了出21種有影響力的「開放標準」定義。

軟體世界「開源」的基本準則,基於1997年「Debian自由軟體指南」:自由分發,包含源碼,允許修改和衍生,對作者源碼完整性的承諾,對個人和組織的無歧視,對應用領域(如商業)的無歧視,許可證適用於所有的再分發程序,許可證不能針對某個產品和許可證不能限制其他軟體。

同樣的,不同開源社區對「Free」和「Open」的理解也差異明顯,主要體現在授權約束的強弱上。

比如Linux使用的GPL就屬於強授權約束的,BSD就是一個幾乎沒有約束的授權協議。

僅通過OSI(Open Source Initiative)認可的開源授權協議,就有58種。

對「開放」理解的差異,是因為不同標準組織和開源社區對所涉商業利益的平衡策略不同。

標準或代碼要足夠開放才可能被市場認可和採納,但也要封閉一些才可能讓圍繞這一標準或代碼做開發的公司獲得回報。

一般的,當相關技術知識普及後,競爭加劇其他人也可以仿照時,就會變得更加開放。

當巨頭對一項技術擁有很強控制力時,比如成為平台型公司時,就會相對封閉。

因此封閉和開放不是非黑即白的,開放很多時候會有一些限制條件,封閉也不是完全的黑盒子(比如可能會開放API)。

市場上的領導企業,為了獲得更多的商業回報,一般會開發使用封閉標準,開發閉源軟體。

在一個贏家通吃的市場中,後進入者要想獲得一杯羹,或者試圖削弱領導企業的優勢地位,就只能抱團取暖。

但不能彼此抱著,得有個中介,這個「團」就是大家一起做的開放標準,一起開發的開源軟體,以形成共通市場,抵消市場領導企業的優勢。

比如,當封閉網絡標準流行時,大家就成立了一個叫IETF的開放標準組織。

當Apple封閉的iOS領導智慧型手機OS時,大家只好聚攏到了Google開源的Android旗下。

當封閉的AWS統治了雲計算的IaaS市場時,大家就只好聚攏到了OpenStack開源社區旗下一起奮鬥。

標準和開源都需要妥協,因此都需要權威的協調組織和機制。

開放標準的權威組織,可能是官方指定的政府間組織(比如ITU-T),也可能會是自發形成的(比如IETF,W3C)。

開源軟體的社區,一般是自發形成的,是開發人員的俱樂部,比如Linux基金會等。

標準沒有直接的商業模式,標準機構靠會員費和捐贈等維持。

大家只所以願意出人出錢做「公益」,是因為標準中涉及的技術方向、專利以及領先市場的實現。

開源沒有直接的商業模式,依靠眾籌模式的基金會維持。

開源中涉及的專利以及後續的定製開發、優化、諮詢和培訓等,是開源企業目前最主要的生存模式。

ISO、IEC、ITU和IETF等標準組織,都允許標準中有專利,但要求公開聲明,必須是「合理的和無歧視授權」。

但只有ITU和IETF明確聲明自己的標準是」Open」的,W3C則聲明它自己的標準中沒有專利費。

開源與專利也並不矛盾,比如Java是開源的,但Java語法有專利保護。

好吧!相信你已經聽明白了,在軟體定義一切的時代,越來越多的標準化工作,將可能會被開源所替代。

OMG!!!我的工作去哪兒了?

《網際網路的基因》一書語音版已經在喜馬拉雅FM、蜻蜓FM上線,歡迎各位聽友訂閱。

嘉賓簡介:

何寶宏,從事網際網路研究領域20年的老兵,獲得計算機博士學位,在通信行業從業,著有《網際網路的基因》一書。

本講主要面對企業中高層、戰略研究者、工程師、和有技術背景的大叔大姐,個人觀點,歡迎吐槽點讚分享。

往期回顧:

大數據的三生三世十里發家史

春風十里,不如網際網路「殺熟」

事關IT男的情懷——探秘技術的養老

以數據的名義,開放算法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