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智慧型手機,MEMS還有哪些出路呢?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過去十年,智慧型手機快速增長,尤其是在近兩年極大地帶動了MEMS市場的發展,但是隨著智慧型手機市場走向飽和,業界一直在預測:MEMS的下一個增長點在哪裡?尤其是對於那些一直專注消費市場的晶片公司,開拓新的市場才能找到新的增長機會。

意法半導體副總裁MEMS傳感器產品部總經理 Andrea Onetti 表示,「下一波MEMS產業浪潮可能在工業和汽車、自動駕駛。

這個市場不只是單價值的增加,在數量上也是非常可觀。

過去幾年,業界一直在談物聯網和雲服務,這兩個領域的關注點還是數據,目前大量的智能終端產品都在採集數據,很多公司花巨資投入雲服務,數據的增長也給數據分析提供了豐富的素材,推動了自動化的發展。

自動化包括智能工業、智能駕駛、無人駕駛等。

不管是智能工業,還是智能駕駛,傳感器必不可少,傳感器在這些領域的作用比在手機里起到的作用更大,而且工業、汽車領域與傳感器的要求更加嚴格,比如:要求更高的精度,更好的解決方案,更高性能的輸出。

這些需求對於整個產品的定義、規劃、製造、研發都帶來新的挑戰。

↑意法半導體副總裁MEMS傳感器產品部總經理 Andrea Onetti

工業領域的雙重市場新機遇

在智能工業領域能有多大的市場份額?

工業應用主要分兩種:一種是,在新機器設備開發時進行傳感器加裝,設備廠商將具體的連接傳輸方式定義好。

市場報告顯示,這部分每年大約有7,000萬到8,000萬的市場容量。

然而,整個工業領域最重要的是現有的機器設備,有的安裝了幾年,有的安裝了幾十年,用戶很難把所有的機器翻新。

因此,可以通過無線的方式把機器設備進行有效的連接,方式就是通過無線的模塊再加上傳感器,這部分的市場差不多有8億台機器設備。

兩部分加在一起,預計有10億的市場容量。

由此可見,如果將工業設備智能化,作為信號採集的傳感器有著巨大的市場發展契機。

Andrea Onetti介紹,現有設備上加裝傳感器,工作周期可能需要幾年甚至十幾年,因此需要滿足低功耗的需求。

作為從消費電子領域衍生而來的傳感器,ST在功耗方面具有很大的優勢,既使是電池供電的應用,整個的生命周期有效期也可以達到幾年以上。

從消費領域過渡到工業領域具有自主製造優勢

提起意法半導體,我們的第一印象就是專注於消費領域,官方數字顯示,意法半導體目前已經向市場出貨超過130億顆MEMS產品。

那麼,對於一家幾乎沒有涉足工業領域的晶片商場來說,從消費領域過渡到工業領域具有哪些優勢?Andrea Onetti 解釋,「優勢之一在於,MEMS的產品製造過程,製造部分100%由意法半導體公司掌控。

與其它產品不同的是,尤其是MEMS sensors,ST 100%自己生產,除了生產,我們還可以進行矯正和測試,自己進行優化,完全自主生產。

Andrea Onetti 還強調,「另外,從出貨量來看,我們有大規模製造的經驗,基於產能的投入,產線的能力,目前每天出貨量超過500萬片。

這樣的規模需要內部具有很好的靈活性,以便於在不同產品之間進行調配。

關於傳感器集成,我們在單個傳感器、多類別傳感器整合方面有豐富的經驗。

同時,我們也在研發和推進更智能的傳感器,這在整體功能的集成上、成本的控制上具有優勢。

布局廣泛的供應鏈優勢

不管是消費領域,還是未來的智能工業,傳感器產品除了需求數量巨大以外,還有一個特點就是種類很多,對於一個晶片廠商來講,如果想占領這個市場,需要進行全面布局。

從意法半導體的產品格局來看,正好符合這一市場需求。

Andrea Onetti指出,「在智能製造、智能工業、汽車,特別是工業領域,很多產品都是客戶定製化的,而且產品需求在數量上跨度很大,從幾十片到幾百片甚至到上百萬片,每個客戶都需要定製化。

而ST有全控的供應鏈體系、有優秀的測試校正能力、有可靠的供應鏈去服務市場的各種需求。

同時,我們和其它廠商不同,我們並不只是做幾個類別的MEMS,我們幾乎在MEMS的傳感器裡面進行廣泛布局,因此,我們有能力把不同類別的產品做到工業應用裡面,滿足各種應用規格需求,特別是在高精度領域。

除了需要廣泛的種類,工業產品需要更長的生命周期,ST給出的承諾周期是十年,產品在十年之內會持續供應滿需求。

因為ST的產品是100%自己製造、校正、測試,因此保證在生命周期裡面產品的參數和性能可以滿足規格需求。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物聯網時代國內外主要傳感器廠商實力一覽

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傳感器消費市場,物聯網產業圈的構建勢在必行, 據預測,「十三五」期間,我國傳感器市場年均複合增長率將達到30%以上。傳感器,即物聯網的「五官」,用於採集各類信息並轉換為特定信號...

致敬2018!電子產業與供應鏈展望

不平凡的2017年,從半導體製造到原廠、代理商以及終端客戶都面臨嚴峻的供應鏈挑戰。但是電子產業興盛發展,電子產品更新換代,新興應用浪潮澎湃的趨勢不可阻擋。2018年哪些市場機會更大,供應鏈是否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