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CS副總裁說,禁止華為最大的風險是電信運營商公司對利潤的擔憂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據該地區現任電信公司的一位高管稱,對華為的5G禁令可能會通過減少設備部門的競爭來進一步打擊歐洲手機市場的利潤。

BICS副總裁Mika?lSchachne警告說,對華為的限制可能會產生令人不快的連鎖反應。

「這可能會降低硬體核心網絡無線設備市場的競爭力,」他在本周在巴塞隆納舉行的世界移動通信大會期間告訴媒體。

「這將給運營商在維持盈利能力方面帶來更多壓力。

作為比利時Proximus的國際運營商業務,BICS在客戶出國旅遊時處理移動運營商的漫遊交易。

BICS的副總裁

據報導,在巴塞隆納的一個美國官員代表團正在加大對歐洲國家壓力要求禁止華為時,Schachne發表了講話。

一位高級電信公司高管表示,他知道美國正在針對東歐以外的國家所做的努力,美國國務卿邁克·龐培(Mike Pompeo)最近前往該地區,與華為展開取得當地支持的競爭。

美國當局堅稱華為是一個國家安全威脅,他們認為中國可能會在其產品中使用「後門」來監視其他國家。

華為一再否認與中國政府關係密切的指控,並且現在並沒有發現有關華為間諜軟體的確鑿證據。

該公司財務長於去年12月在溫哥華機場被捕,她面臨著從加拿大引渡到美國的指控,其中涉及華為參與與Iran簽訂商業協議的指控。

據稱華為曾最美國主要無線運營商T-Mobile US竊取商業機密,美國也在對華為提起刑事指控。

BICS為用戶提供全球漫遊和連接服務

總部位於瑞典的諮詢公司Northstream的執行長BengtNordstr?m表示,這一爭議是美中之間「全球影響力」競爭的一部分。

根據土耳其市場使用華為設備的Turkcell執行長Kaan Terzioglu的說法,擔心中國不斷增長的技術力量是美國的打壓活動背後的原因。

即使歐洲拒絕禁止華為的呼籲,美國也可能試圖阻止華為接觸美國供應商,這些供應商為其網絡和消費設備提供組件。

去年,針對中興通訊的同樣措施幾乎推動了導致這家規模較小的中國廠商破產,此前該公司曾被指控違反對Iran的制裁。

本周早些時候,美國媒體透露歐洲和亞洲的運營商正在制定應對美國禁止出售零部件和器件給華為的應急計劃。

這些計劃包括儲存電信設備和起草合同,以保證進入存放網絡設備的倉庫。

Schachne不是唯一公開警告過華為禁令後果的歐洲高管。

在移動世界大會的新聞發布會上,沃達豐執行長Nick Read表示,將華為從歐洲的5G市場排除,將會導致歐洲的5G網絡推出時間至少延遲兩年。

華為

與Schachne一樣,Read也提到了此類舉措對競爭產生的長期不利影響。

「華為在移動基礎設施市場占有28%的市場份額,愛立信占27%,諾基亞占23%。

這是一個很好的平衡,但他們之間擁有絕大部分市場,」他說。

「當你只有兩家設備供應商的兩個廠家時,市場會發生很大變化。

與此同時,你必須在基礎設施方面具有平衡國家層面的彈性。

你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突然之間你注意到效率低下。

雖然人們普遍認為中國供應商在定價方面對歐洲競爭對手的形成更挑戰,但華為和中興通訊的消失將給運營商帶來麻煩,因為他們正在開始對5G網絡進行新一輪投資。

擠壓

雖然它不會對像BICS這樣的公司產生直接影響,但它對所服務的運營商的任何利潤擠壓都是不受歡迎的。

BICS因其主流業務的價格下跌和流量飆升而被迫進入新市場。

由於2017年底收購了美國CPaaS(通信平台即服務)專家TeleSign,去年銷售額增長了2%,達到13.5億歐元(15.4億美元),同時實現了7.7%凈利潤增加至1.54億歐元(1.75億美元)。

網絡安全是技術問題只能從技術的角度解決

Schachne表示,定價壓力和流量增長的部分原因是歐盟取消了漫遊費用。

「這是一個很大的打擊,」他解釋道。

「這給我們施加了更大的壓力,這是不可否認的......收入正在下降,成本也在增加,因為業務量比以前多。

根據BICS最近公布的研究,全球4G漫遊流量去年增長了95%。

這一趨勢看起來將在2019年繼續,因為越來越多的歐洲消費者利用「在家漫遊」的立法取消漫遊費用緩存到數據服務中。

向5G的轉變給BICS帶來了新的投資挑戰。

「這是一套全新的信令,你不能真正使用4G信令漫遊基礎設施,所以一切都必須從頭開始重建,」Schachne說。

手機業務持續發展

BICS目前正在與準備推出5G服務的移動運營商進行討論,並預計今年將在看到2020年底的第一個「流量流」之前進行5G漫遊試驗。

Schachne說,部分BICS 5G升級將由內部工作的軟體工程師進行。

2013年收購西班牙軟體開發公司Aervox後,Aervox成為其主要信令供應商之一。

Schachne指出,BICS不使用任何中國供應商,但表示這種情況不是任何公司決定排除它們的結果。

「我們邀請了一些但從未選擇過它們的設備供應商,」他說。

(完)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美國對華為提出了長達23項指控

1月29日,美國對華為提出了長達23項指控。只不過,從去年8月至今,美國就沒放過對華為的監視,然而在沒有查到任何證據的情況下,還憑空捏造出華為的設備具有安全威脅,並以此慫恿歐洲,澳大利亞等國放棄...

美國華為恩怨錄

經濟風向標12月7日文(李健)"美國政府通過各種手段對一家商業公司施壓,是背離自由經濟和公平競爭精神的做法。但是,我們不會因為美國政府的無理,而改變我們與全球供應鏈夥伴的合作關係,"12月6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