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劍橋大學投資 華為建500畝光晶片工廠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文/觀察者網 陳興華)

近幾個月來,華為欲加強與歐美海外大學的研發合作。

但這似乎又遭到了美國方面阻撓,斯坦福和牛津等多所高校相繼取消了與華為的合作。

對此,華為董事徐文偉表示,「科學研究應該是人類共同的知識創造,不該帶有任何地緣政治標籤。

目前,華為依然與劍橋進行項目合作。

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日前在接受BBC採訪時稱,華為計劃在英國劍橋大學建設晶片工廠,占地500英畝,並在愛丁堡等地建立晶片研究中心。

他還表示,如果美國不信任華為,華為將更大規模地把投資轉到英國。

投資英美大學受挫

華為公司擁有濃厚的研發基因,近來,華為除了強調內部研發終端晶片、作業系統等之外,還積極與海外大學投入研發合作。

據英國《金融時報》3月25日報導,華為正在加大力度投資海外大學。

但這又遭遇美國立法者向學術機構施壓,要求其斷絕與這家中國電信設備製造商的聯繫。

華為公司董事會成員、戰略Marketing總裁徐文偉

「我們與大學的合作,尤其在基礎研究方面,不僅不會停止,還會增加,」華為董事徐文偉上周五在接受採訪時表示。

他首次披露華為每年在資助及與大學建立合作關係方面的支出超過3億美元。

最近幾個月,在美國「壓力」之下,斯坦福和牛津等多所美英精英大學先後取消了與華為的聯繫,並拒絕接受華為資助。

《金融時報》的報導稱,徐文偉上周五表示,相關大學在面對「干涉」情況下,「雖然他們認為與華為的合作是雙贏的,但他們暫停了合作」。

「科學研究應該是人類共同的知識創造,不該帶有任何地緣政治標籤。

」他補充道。

本月初,美國印第安納州共和黨眾議員吉姆•班克斯(Jim Banks)提議相關立法,擬加強情報機構對美國實體與華為和中興通訊等中國公司之間的研究合作夥伴關係的審查力度。

而這一「審查」力度拓展至高校合作領域。

徐文偉表示,華為對美國大學的投資中,有80%以上可被歸類為對基礎研究的「捐款」或「資助資金」,不附帶任何條件。

「華為不需要結果,也不需要所有權。

」他表示,「華為不要求學生在畢業後加入華為。

我們完全是開放的。

徐文偉指出,華為與英國電信及劍橋大學的研究人員結成的合作夥伴關係堪稱學術合作的「優良典範」。

劍橋曾在宣布這項合作關係時表示,研究人員將長期專注於與光子學、數字和接入網基礎設施及媒體技術有關的項目。

2017年11月,劍橋大學聯合研究合作小組宣告成立

據悉,華為、英國電信以及劍橋大學於2017年底成立了上述聯合研究合作小組。

合作項目共投資2500萬英鎊。

「三方簽訂了一項合資協議,每一方都提供研究人員。

該項目進展良好。

」華為方面表示。

「美國不信任,就多投英國」

近日,面對美國方面的打壓下。

極少在媒體面前露面的任正非頻頻接受國內外媒體採訪,一方面控訴美國方面的不端行為,一方面以緩解華為面臨的輿論壓力。

3月20日,華為內部論壇——心聲社區發表了任正非接受BBC採訪的全文紀要。

BBC記者一共問了27個問題,其中有不少涉及華為在英國的投資和對英國投資環境的看法。

在談到目前華為陷入的「麻煩」時,任正非說,英國對華為也有擔憂,但「並不影響我們在英國的投資」。

如果美國不信任華為,華為將更大規模地把投資轉到英國。

他還透露華為最近在劍橋買了500英畝的土地,來建光晶片工廠。

華為英國研發中心 圖源:今日華聞

「在光晶片上,我們是領導全世界的,我們建工廠就是為了將來出口到很多國家去。

我們英國工廠可以接受英國的監控,經過英國監控的晶片賣到西方國家,為什麼不可以呢?這樣就不在中國生產了。

中國也生產晶片,可能只賣到中國和一些相關能接受的國家去。

」 任正非說。

據了解,光晶片即光通訊模組,是光器件的核心元件,基於受激輻射原理,主要用於光電信號轉換等。

在光通信建設中,光器件、光模塊代表著光通信行業的核心競爭力,並在5G傳輸網絡擴容中擁有廣闊市場。

長江證券的報告顯示,伴隨流量加速爆發,光晶片市場規模加速增長:5G 基站大規模建設或帶來超20 億美元光晶片市場空間,為4G 時代2.8 倍。

數據中心市場需求持續井噴,消費電子市場未來成長空間也「一望無際」。

此前,1月1日,華為官方微博發文表示,華為自研光傳輸晶片獲得重大進展。

其突破的熱門信號傳輸技術50G PAM4將可廣泛應用於200G/400G接口的電信號或光信號傳輸。

據悉,華為已在英國愛丁堡、布里斯托、利普斯維奇都建立了研發中心。

最近在劍橋建立光晶片的生產中心同時,也在伯明罕建立了培訓中心。

「這些不會撤退,不動搖。

」任正在接受BBC採訪時稱,英國遲早會買華為的設備,華為還會繼續在英國進行投資。

「美國沒辦法扼殺華為,世界也不能離開華為,因為華為(跟競爭對手比)更先進。

」他說。

1月18日,任正非接受BBC專訪

實際上,截至2017年底,華為已在英國投資20億英鎊(約合23.4億美元),並計劃在未來五年內再投入30億英鎊(約合39.6億美元)。

華為稱已在英國僱傭1500名員工,同時通過其供應鏈再支持7500名員工。

劍橋再購地建研發中心

自2001年就在英國設立了辦事處以來,華為在深耕英國電信設備設備等市場、設立研發中心同時,也較多與英國高校的合作。

據公開信息指出,華為在2014年到現在,與英國高校機構都有密切的合作。

目前與華為合作的英國院校包括劍橋大學、卡迪夫大學、愛丁堡大學、帝國理工學院、約克大學以及曼徹斯特大學。

此前,華為共計向英國薩里大學5G創意中心捐贈750萬美元,向劍橋大學計算機實驗室捐贈超過100萬美元。

據英媒《propertyweek》日前報導,過去兩年來,華為一直在劍橋尋找地塊設立研發中心。

雖然牛津大學拒絕接受華為資助,在劍橋卻傳出消息。

此前,華為與劍橋大學合作,在計算機實驗室和先進光電技術研究中心(CAPE)的投資超過100萬鎊。

1月初,英國媒體報導稱,華為斥資3750萬英鎊(約3.3億元)收購了劍橋223萬平方米的土地,用來建造全新的英國研發中心。

然而,據了解,華為是從美國生物技術公司NWBio手中買下這一地塊,作為交易的一部分,NWBio將向華為回租約8700平方米的面積,租期為20年。

除無法開發的農地部分,其中僅約有100英畝可以被用來建設新園區。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英國劍橋也是全球領先的半導體智慧財產權 (IP) 提供商ARM公司的發源地。

這或為華為提供一些交互資源。

通常說的ARM 微處理器,就是採用ARM技術智慧財產權(IP核)的微處理器。

全世界超過95%的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都採用ARM,基於ARM 技術的微處理器應用約占據了32 位微處理器75 %以上的市場份額,可以說ARM在數字電子產品的開發中處於核心地位。

任正非接受BBC採訪時表示,當年由於害怕美國不賣CPU給華為,華為就和英國的公司加強合作,因為英國生產ARM的CPU。

他還透露華為在英國建立的工廠是生產光交換晶片的,這方面英國比美國還領先,「英國還是處於優勢地位」。

可以看出,華為與英國高校的研發合作由來已久,《金融時報》援引北京理工大學技術轉移中心副主任陳柏強的話稱,華為在早期研究中與高校的合作可以看作是天使投資人。

「假如你有遠見,並投資於正確的項目,就會以很低的成本獲得巨大的回報。

」他說。

國內技術轉讓公司Dr Technology的諮詢師Xu Sai則表示,中國的「基礎研究嚴重匱乏」,華為投資大學研究項目「比自己研發更符合成本效益」。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