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不夠,海外來湊,彩電業發力歐美市場火候已到?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家電行業紛紛發布的相關業績報告顯示,2017年上半年,在各品類中,電視機行業出現了多年來未見的利潤下滑甚至虧損。

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副秘書長彭健峰稱,其原因可以歸結為面板價格持續上漲導致的電視價格高位橫盤,遲遲沒有促銷活動,另外前幾年是體育大年,對電視需求的提升也透支了未來幾年的銷量。

然而創維、海信、TCL、康佳等國產電視品牌在海外市場搶占了更多市場份額。

2017年上半年,TCL液晶電視銷量同比增長11.3%,近一半的營收來自海外。

海信電器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個百分點,據來自中國海關的出口數據,今年前5個月,海信電視的出口額同比增長28.2%,高於行業平均水平的10.4%。

康佳1~6月份海外平板電視銷量同比增長29%。

巨資投入 技術才是硬實力

如果說十幾年前中國電視機的「出海」主要靠製造,如今中國彩電企業在海外拼的則是技術和品牌,所以國產品牌要想在國外站穩腳跟,這兩點是不可或缺的。

每年秋季舉行的IFA((Internationale Funkausstellung Berlin)都顯示了彩電新品發布季的行業走向,2017年的IFA剛剛結束,在此次展會中中國電視廠商也向世人展現了他們在該領域的成果。

銷售量位列彩電行業全球前三的TCL在本次IFA上正式向全球推出了搭載百度開發人工智慧系統的X6、C5、P6 三大系列電視新品。

TCL X6 XESS作為QLED TV原色量子點電視,搭載了最新一代的原色量子點顯示材料,具有色域高、色彩容量高、色度純、色彩久的特點。

中國彩電品牌領頭羊海信在這次IFA展上重點押寶自己獨家的ULED電視。

ULED是海信自主研發的液晶電視畫質提升技術,以多分區背光控制和多層次精細調光技術提升液晶電視畫質。

作為全球OLED電視的標杆企業,今年推出的Wallpaper牆紙電視之後,創維此次再度擴充了OLED產品隊伍,帶來最新產品W8……

國產廠商在自主技術研發、螢幕生產線建設以及應用創新上都斥巨資投入,以縮小與韓系、日系電視品牌的差距,並希望在高端市場的國際品牌對抗中,逐漸找到自己的定位。

上述IFA上的產品,正是中國企業在國際競爭中交出的「作品」。

數據表明,近些年,這些廠商在海外的市場份額正在逐漸提升。

深耕多年 品牌國際形象提升

國產電視在海外銷售數量的增加,離不開廠商強化自主品牌國際化戰略,從產品出海到品牌出海,通過打造品牌影響力,重塑中國電視品牌新的核心競爭力和品牌形象,提升品牌溢價能力,提高產品的經營附加值。

TCL是中國最早開展跨國併購的彩電企業,早在本世紀初,就曾對法國湯姆遜、阿爾卡特等進行跨國併購,並且逐步滲透進歐洲市場。

據悉,2016年TCL中國市場電視機業務的收入為191.7億元,同比減少12.2%,而海外市場的收入139.2億元,同比上升了16.2%。

創維2014年收購了非洲Sinoprima品牌、2015年收購了德國Metz品牌,2015年底,創維簽約收購了東芝在印尼的工廠,雙方在2016年上半年完成交割,這又成為創維東南亞的彩電生產基地。

同時,創維獲得在東南亞使用東芝電視品牌的授權。

同年,創維以2400萬歐元收購歐洲著名的機頂盒品牌企業Strong Media,利用其銷售渠道和品牌影響力,進入歐洲高端市場。

海信很早就開始布局海外市場,去年7月31日,海信宣布斥資2370萬美元收購「液晶電視之父」夏普墨西哥工廠全部股權及資產,同時獲得夏普電視美洲地區品牌使用權和所有渠道資源。

目前海信在海外建有本土化經營的16個分公司、5個生產基地以及7個研發中心。

今年4月,海信宣布成為2018年世界盃官方贊助商,藉助重大體育賽事提升其在海外的品牌知名度。

這些老牌國產電視品牌出海時間早,自主品牌輸出早,目前已日漸熟悉國外用戶喜好、消費習慣、政策環境,在渠道上布局又有一定功底,已經到了收穫的時候了。

「海外拓展沒有捷徑,我們也是交了很多年學費,現在一切順利,到了收穫的時候。

」海信國際營銷公司副總經理朱聃向《中國電子報》記者表示。

多年深耕,厚積薄發,多年的努力如今得到了回報。

中怡康消費電子事業部總經理彭顯東對《中國電子報》記者說:「國外對像兆馳這種代工工廠的產品需求量大大降低,而國產老牌電視廠商在海外市場銷量卻攀升,顯示了中國電視廠商總體品牌形象的提升。

品牌建設在歐美市場仍需努力

經過多年的海外拓展,在東南亞市場、拉美市場以及澳洲市場,中國彩電廠商都已經占據了第一的位置。

在最重要的美國和歐洲市場,據HIS最新公布的數據,TCL在美國市場市占率排第三名。

TCL集團董事長、CEO李東生表示,在歐洲市場,TCL目前銷量增長,目前還未獲利。

在進軍頭名的路上,中國彩電廠商仍需更加努力。

對於歐美這兩個最發達、最成熟的市場,TCL多媒體COO兼中國事業部總經理王成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不僅對產品品質、供應量有要求,還要對成本有控制,沒有這些本事是進不去的,但如果只有這些本事,可能進去後也會被零售商吃的連骨頭都沒有。

李東生表示:「我們的產品和國際領先品牌的產品相比,我認為是沒有差距的,甚至在設計方面更有創新。

所以我們要提高國際化經營的質量,提升品牌溢價。

」在北美市場,TCL連續三年被評為美國市場成長最快的電視品牌。

創維在歐洲市場則實行「創維+美茲」雙品牌營銷戰略,加快區域市場的擴張步伐,同時,針對不同市場推出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並持續開拓多元化的銷售渠道,提升創維自有品牌在海外市場的知名度。

創維集團有限公司總裁劉棠枝曾表示,創維在海外市場上將堅持兩條腿走路的原則來發展,一是代工從零散客戶往大品牌發展,二是自有品牌的推廣,通過開設分公司或者代理創維品牌的方式拓展海外市場。

對於各大智能電視品牌來說,加速海外布局已是大勢所趨,但機遇往往伴隨著風險。

在產品技術之外,品牌建設的重要性也不必多言,為了追求市場規模和盈利而改變初衷,採用急功近利做法是不可取的。

紮實推進品牌建設才是真正滲透國外市場的一條大路。

為此,企業要把在當地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當做一個戰略目標持續耕耘,給品牌增添一些責任感和親近感,這樣更容易贏得當地人真正的認可和接受。

不久的將來也許通過國人的努力,這些品牌產品也能夠走進更多的海外家庭。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