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MP3王者深陷手機市場藻澤 魅族憑什麼上市?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成文

從今年上半年情況來看,手機市場表現並不如人意,儘管如此,據手機報(http://www.shoujibao.cn/)調研供應鏈端上市公司,其上半年營收與凈利潤與去年同期相比,大部分企業都出現不小的增長。

不過就手機終端市場來看,上半年各大手機廠商均處於清庫存階段,當然也有部分企業出貨量依然迅猛,如華為上半年出貨量達到了7301萬部,同比增長20.06%。

據市場預測,不出意外的話,華為今年出貨量超過1.6億部,而OPPO出貨量今年恐怕將會達到1.2億部左右!

有人歡喜有人愁,正是目前手機終端市場最為貼切的寫照。

一些手機廠商正面臨生存危機,而一些手機廠商則乘風破浪,更有一些原本已經退出手機市場的廠商重新進入該市場。

早在今年年初,就有消息表示,魅族大幅度裁員,裁員比例高達30%,對此消息,魅族方給出的說法則是精簡人員,更有消息稱其是在為上市做準備,那麼,魅族能否順利上市呢?

從MP3王者到深陷手機市場藻澤 魅族一年半虧損13億

從魅族的發展史來看,其的確是一隻優質股,但是,其卻走錯了方向。

我們都知道,當前的OPPO和vivo在國內出貨量僅次於華為,兩者的根源都在步步高,而步步高在近20年的歷史中,一直都在不斷轉型,事實上,魅族也是轉型而言!

從2002年說起,據資料顯示說明,當時魅族總裁黃章在新加坡一家叫愛琴的電子公司擔任總經理,不過在如何對產品進行宣傳的問題上與股東發生爭議,同時在這一年底,黃章已經開始在網上宣傳將會誕生一個叫「魅族」的品牌。

到了2003年,黃章果斷賣出了愛琴的股份,在珠海創辦了魅族,而其第一款產品正是當時火爆的MP3,驚人的是,魅族品牌走向消費者到成為國內MP3市場第一品牌,其僅僅用了3年時間。

值得一提的是,當時的OPPO(步步高)也做MP3/MP4,且當時在市場的占有率同樣很高,從現在來看,現在的OPPO依然繼承步步高走中偏高端市場的基因,且以「低配高賣」聞名業界!

2007年,MP3市場早就已經走下坡路,魅族不得不面臨第一次轉型,進軍網際網路智慧型手機市場!但是直至2009年,魅族的第一款智慧型手機M8才得以面市,而這款手機在市場的受歡迎度竟然不亞於當時發布的iPhone 3G手機,當時魅族M8的很多設計都申請了專利,被評為2009年十大年度手機,同時,這款手機也是國內第一款大螢幕全觸摸屏手機!

正當魅族發展節節高升之際,全球智慧型手機CPU龍頭高通希望和魅族合作,不過高通的該想法卻被魅族所拒絕,魅族M8在全球熱賣之後,高通再次找到魅族,希望和魅族合作,但是魅族依然沒有同意。

而該事件,卻為魅族隨後的發展造成了很大的困擾。

從其營收和凈利潤角度來看,2013年其營收達到了37.6億元,凈利潤為1.363億元,出貨量在300萬部左右,2014年其出貨量為440萬部,而2015年出貨量增快速增長到2000萬部,2016年出貨量更是達到了2200萬部。

據公告披露魅族財務狀況,2015年,魅族資產總額72.25億元,負債總額88.93億元,凈資產為-16.68億元,營收168.01億元,凈虧損10.38億元。

而截至2016年6月30日,魅族資產總額49.28億元,負債總額26.80億元,凈資產22.48億元,營收70.02億元,凈虧損3.04億元,即短短的一年半時間中,魅族的虧損達到了13億元。

有趣的是,儘管魅族在2016年上半年凈虧損達到了3億元,但是在2016年11月份的魅族發布會上,其卻對外宣布魅族已經實現盈利。

而據數據顯示,其上半年出貨量為1100萬部左右,即下半年出貨量也在1100萬部左右,那麼,魅族憑什麼在上半年仍虧損3億元的情況下,順利在下半年轉虧為盈?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魅族2016年的出貨量相比2015年仍增長了200萬,但是,別忘了,魅族2016年幾乎被高通因專利問題困擾了整整8個月時間!從2016年上半年開始,高通就對魅族提出了專利訴訟,要求其賠償5.2億元的專利費,直至年底雙方才妥協,但是,對於魅族而言,顯然有些得不償失!

到了2017年初,魅族更是傳聞大幅度裁員,對於裁員幅度,有數據稱是30%,也有數據稱是10%,魅族對此的解釋則是精簡人員,為上市做準備,然而,從魅族的角度來看,其產品定位與當前在市場的現狀,其又憑什麼能夠上市?

「黃章+楊拓」組合 魅族能否順利上市?

不可否認,當前智慧型手機市場格局基本已定,這對於眾多中小型手機品牌而言並不是好消息,也並非在唱衰市場,事實情況即如此。

以近兩年的數據來看,出貨量集中化趨勢越來越嚴重,其背後的主要推動力在於品牌效益基本上已經形成。

手機報在線統計數據得知,2015年前五名出貨量所占中國市場總份額為59.7%,到了2016年,這一數據已經攀升到了66.5%,以2016年第四季度來看,中國市場前五名所占市場份額更是達到了69.3%。

而在全球市場,2015年前五名出貨量所占份額為51.5%,但是到了2016年,該數據也攀升到了57.8%,從2016年第四季度來看的話,前五名所占市場份額更是達到了60%。

隨著出貨量不斷集中化,對中小型手機廠商而言無疑會產生巨大的壓力,在這種情況下唯有兩種結果:其一,小型手機廠商走向倒閉,或者走向海外低端市場,與華為、OPPO、vivo等錯開市場競爭;其次,中型手機廠商降低對出貨量要求,進一步追求利潤空間,而在前兩年各大手機品牌爭奪品牌效益之際,已經吃過虧,魅族正是其中的一員!

眾所周知,其實魅族的基因並不差,但是其之所以陷入到當前的尷尬局面,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在於其錯過了兩個風口:其一是全網通手機的推出,對於魅族而言也可以說是電信版手機的推出;其二,採用機海戰術,與小米等網際網路手機品牌進行市場殺價!

正如前文所言,魅族最初做手機都得到了高通的垂青,但是魅族卻對其棄之而不顧,對此我們不去多做評論,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這對魅族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正因為高通不肯採用魅族的CPU晶片,所以我們可以看到,魅族基本上沒有生產過電信版手機,這對魅族而言造成了很嚴重的衝擊!

我們都知道,早期的國內手機市場是「中華酷聯」的天下,而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在於,「中華酷聯」很大一批出貨量都是走運營商渠道,在2009年-2013年之間,當時可以說是運營商的天下,直至2014年-2015年運營商出台政策,才導致運營商渠道出貨量大幅度下降,也導致「中華酷聯」的「中酷聯」開始走下坡路!

更重要的是,在這段時間內,當時主要是2G/3G網絡,且市場份額主要是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為主,當時的中國移動表現實在有些差強人意,所以最終中國移動決定彎道超車做4G網絡,事實上也證明當初不被市場看好的中國移動成功了!乃至中國聯通甚至希望引入BAT進行混改!

而到了2014年,在運營商渠道走向下坡路以後,轉而是線上渠道為主,即網際網路手機品牌的競爭,魅族正是其中的一員,不過,以網際網路手機品牌來看,其走的基本上都是中低端市場,魅族之所以沒法和小米競爭,除了模式有所不同以外,還有基因不同,可以說,魅族是一家純正的手機生產商,而小米則是一家傳統意義上的網際網路企業。

所以小米是在建立生態圈,而手機則是其核心所在,或者說是其整個生態圈的核心樞紐所在。

所以無論是小米手機還是小米手環、路由器,其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售價相對而言並不高,薄利多銷是其同有的特色,對於小米而言,其更加在乎的是用戶數量的提高,所以永遠不要和小米去拼成本拼售價,這也是為何小米手機的售價一直以來都不往高端市場進軍的主要原因所在。

對於小米而言,與其說它注重銷量,不如說它注重的是用戶量,所以它更重要的產品覆蓋領域的全面性,因此不管是哪類產品,小米都不會做到極致往高端市場走,都是以較低的價格向中低市場推廣,更加貼近群體較大的大眾消費者!這也註定了小米永遠做不出很精緻的產品!試問,在這種情況下,魅族如何與小米進行競爭?

魅族在手機市場的衰敗,導致其不得不引入入局者。

2015年初,阿里巴巴對外宣布,將投資魅族5.9億美元,同時海通開元也跟投其6000萬沒有,這是魅族第一次引入戰略投資,總額達到了40億人民幣!到了2016年,天音控股發布了一份對外投資公告,公告稱因公司業務發展需要,擬向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進行投資,投資金額總計人民幣2億元。

事實上,魅族引入阿里巴巴作為投資者,兩者硬體與軟體的合作互助,對於魅族而言,除了在資金方面的支持以外,從長遠角度來看,這或許會成為今後魅族發展的重大阻礙!在個人看來,魅族最大的弊端在於「自甘墮落」陷入「殺價」以及「機海戰術」陣營,這對於原本產品仍有優勢的魅族,就此一蹶不起,隨後的事實也證明,尤其是前兩年魅族所設計的產品,實在過於拆強人意,這點從其售後服務點門庭如市即可看出!而其能否上市,不禁又讓人聯想到同樣企圖上市的努比亞,日前,中興轉讓努比亞10.1%股權給南昌高新,不再對其控制,想必也是在為努比亞的獨立上市做準備,但是,無論是魅族還是努比亞,目前兩者均處於虧損狀態,且從市場情況來看,表現的並不如人意!

不可否認,魅族曾經是一隻精良的優質股,然而其走錯三步,導致其面臨當前的尷尬局面!對於魅族而言,其上市最大的目的在於融資進入衝刺階段,但是,現在的手機市場競爭已經十分透明化,魅族如何在這樣的環境下維持競爭力依同樣是個難題,從其與華為、OPPO、vivo、小米、金立等品牌相比,很難看到有屬於魅族自己的優勢!「起了個大早卻趕了個晚集」,說的或許正是魅族!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