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神終端」秘史:三五年趕超蘋果,余承東吹過的牛都變成現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華為粉絲最多的高管應該有兩個:任正非和余承東。

有意思的是,這兩位都曾經誇過海口,並廣為人知。

任正非在華為創立初期就說,未來通信市場要三分天下,華為其一。

根據不同老員工的回憶,這一表示也有不同版本,有人說他是站在一疊紙箱子上說的,有人說他是靠著門框說的,還有有人活靈活現地描述說是創業初期,任正非兼職給大家做飯,飯做到一半,他揮舞著鍋鏟跑出來興奮地告訴大家華為要三分天下。

如此多的版本說明,這番話任老闆沒少說。

至於余承東,他那段著名的"三五年趕超蘋果"的語錄,更是成為抹不去的網際網路記憶,並在前些年華為手機光景一般的時候,不時被翻出來嘲笑。

2012年的時候,有人在知乎提問"如何看待余承東叫板蘋果?"當時,這個並不熱門的問題下面,50幾個回答中大部分是對余本人或者華為的嘲諷。

然而,兩萬塊錢起家的華為,在幾年前已經實現了對友商的超越,成為名副其實的NO.1。

而一路跌跌撞撞走過來的華為消費者BG,這兩年也終於開始吐氣揚眉,逐步逼近當年的目標。

今天上午,華為消費者業務宣布其智慧型手機發貨量超過9500萬台。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IDC報告顯示,2018年第二季度,華為智慧型手機全球市場份額躍升至15.8%,首次成為全球第二大智慧型手機廠商。

這是七年來三星和蘋果聯合稱霸的格局首次被打破。

2018年,也是消費者業務告別白牌,走向華為品牌之路的第七年。

面對這個期待已久的成績,余承東卻破天荒地謙虛起來,他在媒體採訪中表示,"我沒有說過今年或者明年就要成為NO.2。

份額和排名都不是我們追求的目標,我們的目標是做出讓消費者喜愛,超出消費者預期的產品,當競爭力做到NO.1時,市場份額、未來收入的變化或者排名是自然而然的。

"

高端機表現亮眼,海外市場增速喜人

華為上半年的強勁表現,很大程度上來自於高端機型的銷售。

根據今天的發布會上的信息,在500美元的手機系列之中,華為的份額從12.8增長到16.4%;華為P系列和Mate兩個系列相比去年,銷售收入增長了45%。

其中,華為Mate 10系列,全球發貨量超過了1000萬台,而P20系列,上市4個月就超過了900萬台。

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價格更貴一些的P20 Pro反而銷量更好,並且其中接近一半的用戶是女性。

而最新推出的nova系列,獲得了年輕用戶的青睞,上半年發貨量同比增長60%,全球nova用戶總計超過5000萬。

市場研究機構IDC評價道,"華為P20/P20 Pro在600-800美元的價格區間表現搶眼,幫助華為樹立了非常優質的品牌形象。

隨著"GPU Turbo"技術的發布,華為繼續贏得良好口碑,為其銷量持續增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此外,從區域角度來看,EMEA(歐洲中東非洲)地區實現了73%的增長,其中在俄羅斯,西班牙,波蘭,義大利等國家的智慧型手機份額第一。

可以說,華為消費者BG選定的這條高端品牌之路,獲得了市場的認可和回饋。

高端機熱銷的背後,一方面是消費者需求的變化。

根據研究機構的分析,2016年到2017年,全球智慧型手機的平均零售價(ASP)從282美元上漲到313美元。

也就是說,消費者更願意購買質優價高的手機產品,而非低端機型。

另外一方面,也意味著華為的品牌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認可和喜愛,尤其是海外市場。

2016到2017,華為手機在海外市場的全球知名度,從64%增長到74%。

相比2016年,海外用戶對華為手機的考慮度,增長了100%。

華為消費者BG:七年蛻變,磨礱淬勵

華為消費者BG的艱難蛻變,始於2011年。

那一年余承東接手了終端業務,大刀闊斧地開始改革,砍掉了手機的白牌業務,立志要生產華為自己品牌的智慧型手機。

然而,在2B市場稱王的華為,在2C市場上毫無經驗,2011年,華為滿懷期望推出的第一台高端智能機P1遇冷,只售出50多萬台,銷量還不如很多中低端機。

到了P2,市場反應依然慘澹。

當時的產品經理李小龍在回憶起這段經歷時,這樣描述當時的心情:"沒想到成功竟遙遙不可期,之後的近一年裡,多款高端機接連折戟,真是屢敗屢戰、屢戰屢敗啊。

團隊壓力極大,士氣降至谷底,"為什麼我們老是做不好?"挫折感在瀰漫。

"

不知道是否還有人記得,2013年1月,華為公司內部頒發了一個"從零起飛"獎,當時的官方解釋是:在過去的一年裡,有一些團隊經歷奮勇拼搏,雖然取得重大突破,但結果並不如人意。

如果我們看一下當年的"從零起飛獎"獲獎人,除了任正非和三位輪值CEO,剩下的幾位高管是華為消費者BG和企業業務的負責人。

那一年,華為消費者BG沒有完成當初承諾的目標,余承東和他的戰友們沒有拿到當年的年終獎。

2014年,華為消費者BG憑藉Mate7打了一場漂亮的翻身仗,並逐漸摸到了2C市場的門路。

在這之前的2013年,榮耀作為小米的狙擊品牌誕生,全方位地學習和不斷發展, 2014年,榮耀就獲得24億美金的收入。

隨後的幾年種,華為消費者BG更是奮起直追,不斷推陳出新,與徠卡的合作,與保時捷的合作,海思晶片的爆發,作為集團曾經拖後腿的"小弟",華為消費者BG不斷奔跑,不斷超越,終於從曾經的邊緣業務,跑成了如今員工口中的"神終端"。

這是一場艱難但也成功的轉身,余承東將其比作跨越賽道的競爭。

他說:"就像一顆很好的小樹苗,在一顆大樹下成長,它很難長大。

很多B2B的公司,在B2B領域越成功,跨賽道在B2C領域卻很失敗。

"

余承東的小秘密:戰略是資源的有效取捨

華為消費者BG成功的秘密是什麼呢?余承東也在採訪中給出了坦率的回答。

首先,要感謝集團和任總的寬容。

任總是一個非常有胸懷的領導,給予華為消費者BG一定的自由度。

終端公司在華為內部是相對獨立運作的,包括財經、流通、供應鏈、研發、銷售、營銷服務等各個環節。

這就好比將小樹苗從大樹下面移開,建立自己的生態體系,按照B2C的行業規律運作。

第二,突破桎梏,跳出過去的經驗選幹部。

任總講過"過去成功不是未來有效項目"。

比如,一個偉大的體操運動員要想變成長跑運動員,要構築長跑的能力。

這就要求主管要有很強的學習能力,能夠給自己大腦重新煥發新的東西。

所以,我們會在新的領域構築新的核心能力,同時按照新領域規律來做。

這就要求我們要有學習能力很強的團隊、學習能力很強的主管,不斷刷新自己的東西,並且按照新的賽道重新構築新的規則。

第三,戰略清晰,打造有王者之氣的團隊。

有清晰的戰略方向和強大的執行力,戰略是對資源的有效取捨。

未來需要有王者之氣的團隊,有新興的戰略和執行力,這是未來全新賽道的創新能力。

我們帶的團隊里都有王者之氣,當競爭力做到NO.1時,市場份額、收入未來變成第一是自然而然的。

我們團隊的核心秘密不僅是學習能力,最重要的是真正有追求,不斷有高的追求,會牽引團隊不斷超越做到最好。

厚積薄發,未來將迎來技術創新爆發期

成功的因素當然不止這三點。

余承東還在發布會上展示了華為強大的研發投入,2017年,華為研發投入896億人民幣,在歐盟發布的《2017全球企業研發排行榜》中排名第六,過去十年,累計研發投入3940億。

對此,余承東不無驕傲地表示,"過去的這些積累和投入,未來我們會迎來創新爆發期。

"

過去幾年,華為在技術上的投入成果開始逐漸獲得回饋。

余承東一直堅持的"不斷超越做到最好"的理念也在華為不斷推出的各種領先技術中得到證明。

華為P20 Pro,獲得了知名測評機構 DxOMARK的歷史最高評分,以114分的史上最高成績登頂史上最佳拍照手機。

GPUTurbo技術在令GPU處理性能提高60%的同時,還可以將GPU功耗降低30%。

更勿需提Mate系列一貫的大電池,長續航性能了。

連一向嘴硬的老羅也表示"華為這個公司還是有技術的。

"

當被問及華為消費者BG是否會分拆上市的問題時,余承東堅定地表示,"華為消費者BG不會分拆上市。

如果為了一夜暴富,那華為一旦上市,市值不知道要高多少倍。

但這不是我們想走的路。

"

兩個月前,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在採訪中也表示,"華為不賺快錢。

比如消費者BG,隨便一個APP,都希望能預裝在華為手機上,如果投資了這些,如果他們上市了,那能賺多少錢?但是我們堅決不做這些。

華為堅持的就是老老實實做產品,老老實實做實業。

"

老老實實做事,相信堅持的力量,不賺快錢…這些,大概是華為集團留在消費者BG身上最深的DNA了。

夢想總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余承東曾經因為率真和耿直而被外界起了"余大嘴"的綽號,發布會當天,余承東又耿直了一把,"別人說我愛吹牛,我不是愛吹牛,只是有點不謙虛,我吹的牛都超額完成了。

"

當有人問及5G,還有將於下半年發布的7nm的手機Soc的時候,余承東耿直boy的人設又上身了,雖然不願意就具體細節多講,但是余承東用了"遙遙領先"來形容自家產品,並表示"絕對不是吹牛","請大家參加我們IFA展時候的發布會"。

面向未來,如何看待人工智慧時代的新競爭,余承東表示,智慧型手機市場增速放緩,市場份額逐漸向TOP5未來智慧型手機市場,今天,全球70%的智慧型手機市場被TOP5的玩家占據。

"你們知道麼,以前,僅深圳一個城市,就有100多家手機廠商。

" 余承東接著說,"未來能活下來的廠商會進一步減少。

"

儘管拒絕回答"今年年底,華為是否還能保持No.2的位置?",但余承東還是忍不住表示,"如果未來我們要成為全球第一,那會是占全球份額30%的第一名,而不是現在20%就可以成為的全球第一。

"

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華為又實現了呢?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余承東吹過的牛,竟然都一一實現了!

回顧下,我們的余大嘴曾經吹過的牛!1.「未來,我們的主要對手是西方公司,而不是中國公司。未來三到五年多數中國智慧型手機廠商將消失,我們將成為市場領軍者。」來看這些年消失的智慧型手機廠商,這就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