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不住了,四家大型企業同時撤離!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5月,地王頻出,樓市一片火熱。

杭州地王、上海地王、北京地王、深圳地王短短時間內迅速出爐,有人層層深入挖掘,發現所有地王背後都有個「國企乾爹」!在它們引領下,中國房市成為全世界有史以來最大的賭場!

還有新鮮出爐的「京城四少」:萬達公子王思聰、潘石屹之子潘瑞、富力公子張量,清一色的都是房地產老闆的兒子!可見當下房地產市場有多火燥!

與之同時,製造業卻如墮冰窟,工廠機器沉寂,無人問津!

有一個數據非常重要,它堪稱「讓高層最為憂慮」,這就是「民間固定資產投資增速」。

在第一季度,民間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卻從去年底10.1%猛降至5.2%,遭遇近年來罕見的斷崖式下滑。

出口訂單風流卻被雨打風吹去,內銷訂單更是淒悽慘慘淒淒,工廠機器沉寂,馬路貨車漸稀。

目前大家都不敢投資,以及找不到投資機會!

由此引發眾企業家紛紛感嘆:實幹誤國,炒房興邦!

寒冬凜冽 全球知名企業同時撤離

隨著松下、夏普等企業回遷日本,外資製造業撤離中國早已不是新鮮事,僅僅一個月內,幾個全球知名製造企業又集體唱起了「離歌」。

1.飛利浦照明深圳工廠關閉:深圳,再見

5月30日,全球照明市場第一照明品牌「飛利浦」,由於經濟下滑,成本上升造成業務惡化,經營困難,不得不關門歇業,不再進行任何生產。

該公司在解散公告中披露,公司近年來經歷了經濟持續下行,成本上揚,業務不斷惡化等諸多困難,儘管公司採取了各種措施,但是仍然未能扭轉局面。

萬萬沒想到,飛利浦照明這個優質又暢銷的產品,居然也會淪落到入不敷出至於倒閉的境地。

這事已引起業界一片譁然。

2.珠海及成通訊宣布關閉 退出中國大陸

2016年5月30日,在供貨商的追債和員工的抗議聲中,珠海及成通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宣告倒閉。

自此這家全球最大的手機金屬外殼OEM加工商在中國大陸的工廠悉數關閉,中國製造的大家庭中又少了一家高端製造企業。

2014年底,及成集團率先關閉了位於崑山的工廠,全力退縮到珠海工廠。

但隨著大陸製造成本的上漲和客戶訂單的減少,及成最終未能守住在大陸的最後一個據點。

5月23日,因為拖欠供貨商貨款,珠海及成工廠門口被供貨商拉橫幅追債,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3.德企黛安芬撤資轉移印尼 為當地提供6000人崗位

6月1日,江蘇省鹽城市最著名的外資企業,德資黛安芬國際集團鹽城國際婦女時裝有限公司2000工人罷工,要求公司在德方撤資,企業改制後對工人作出賠償。

據內部員工透露,德國黛安芬從中國撤出後將生產訂單轉移到了印尼,並且擴大生產規模,為當地提供6000人的工作崗位。

4.蘇州快捷半導體上千工人連續第二天罷工

5月底,全球最悠久的半導體生產企業、美國矽谷的基石快捷半導體(即仙童半導體fairchild)有限公司被安森美收購。

5月31日正式交接時,由於在補償上要求未得到回覆,引起全體員工罷工。

6月1日,江蘇省蘇州市,快捷半導體(蘇州)有限公司上千工人連續第二天罷工,抗議公司在被收購後拒絕對工人做出賠償,並與大批警察對峙。

5.富士康逐步撤離大陸,在印度建百萬人工廠

5月10日,報導稱,富士康有意在馬哈拉施特拉邦買下1200公頃土地,將投資100億美元建新的製造廠全用於生產iPhone。

據悉,富士康計劃在2020年之前在印度建設10至12座工廠,超過1百萬員工。

5月21日,蘋果CEO庫克表示要將現有的蘋果生產線和服務都搬到印度市場。

中國大陸房價變態的高、物價飛漲、稅收高,人工成本是印度3倍多,越南的4倍多,已經導致很多企業不得不撤離,富士康如果撤離大陸後果很可怕,蘋果生產線可能全部轉移印度、百萬人工作崗位,成千上萬供應商將如何應對?!

地王很瘋狂,任正非很迷茫

中國最讓人尊敬的企業家,除了任正非,沒有人敢說第二個,這位中國當今最偉大的企業家,帶領中國的科技企業華為,篳路藍縷,勵精圖治,以狼性的精神和人文的情懷,在通訊製造高科技領域,殺出了一條血路,並榮登行業全球第一寶座。

然而,這次他已感到前途茫茫、找不到方向。

深圳房地產太多了,沒有大塊工業用地了。

土地越來越少,越來越貴,既然要發展大工業,人要有住房,要有生活設施。

太貴了,企業就承載不起,工業就發展不起來。

未來二、三十年將是智能社會,如果資本大規模僱傭「智能機器人」,西方製造業有可能重回低成本,產業將轉移回西方,中國將空心化。

隨著逐步逼近香農定理、摩爾定律的極限,而對大流量、低時延的理論還未創造出來,華為已感到前途茫茫,找不到方向。

華為已前進在迷航中。

任正非是有感而發。

在華為總部所在地深圳龍崗,今年前兩個月房地產投資額占固定資產投資的74%,而製造業投資則大幅萎縮,同比下降60.4%,占固定資產投資之比僅為5%。

目前的高房價已經導致了企業的高負擔,各種租金成本極其高昂,中小企業和創新型科技企業很難承受。

可以說,華為都已感受到資產價格上漲對公司的衝擊,估計在一線城市,沒有多少公司不被壓力困擾。

中國過去十年中國企業家精神喪失的十年,高房價逼迫所有人都想做房地產,高房價逼迫所有人都想去炒房,很少人、很少企業靜下心來提高企業的競爭力。

而進行創業人往往被炒房的人無情的嘲笑,這是一個國家的悲哀,是民族的沉淪。

結語:

當前國內製造業優勢已經不再有,土地成本高漲,人工成本繼續上升,稅賦加重等使得成本上升;而市場又有飽和萎縮趨勢,使得競爭更加激烈,出貨價格在下跌。

不少廠家都是虧損接單生產,步履維艱。

如果不能維持利潤,企業不可能永遠虧本生存,他們要麼關門歇業,要麼轉移內地或者國外。

洶湧澎湃的外資撤離事件讓各條產業鏈陷入崩潰的危局。

特別是一些頭牌外資企業的撤離,令數十萬待遇優厚的工作機會流失到東南亞等地,叫人無比心疼。

也千萬別小看每月3000元的工資。

小小一張工資條的後面,有數百萬留守兒童的嗷嗷待哺,有千萬白髮蒼蒼的空巢老人的殷殷期待,當然還有百萬房奴卡奴的按揭還款。

實體經濟是中國強大的脊樑,房地產經濟不可能扛起中國的未來。

來源:六玉財經、新浪財經、創業邦;如涉及版權請告知,我們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僅供參考、交流之目的。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