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IPO,為啥美團被黑得這麼有水平?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文|甲方研究社

6月22日,美團向港交所提交招股書,美團IPO計劃進入實質性階段。

但奇怪的是,同樣是赴港IPO,美團卻得到了與小米截然不同的評論待遇,各大媒體抓住美團持續虧損做文章,紛紛以「美團如何撐起600億美金估值」為標題,發出質疑。

這些文章分析看似客觀,無形中透露出「看衰美團」的結論,綜合來看像是一群「只看數據不懂戰略」的投資小白寫的「准黑公關稿」。

事情到底如何,我們一起來「以正視聽」。

1.唱衰"三連"

昨天(6月25日),港交所官網披露了美團點評的招股書。

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美團總交易額為3570億元,整體收入為339億,經調整凈虧損28億元。

於是,有媒體擅自代表所謂的「外界」連發三問,一是虧損會不會成立美團IPO的最大阻力,二是美團要用一個怎樣的商業邏輯去支撐其600億美元的IPO預期,三是現在是美團上市的好時機麼?

我們一一來剖析!

針對美團的虧損問題,媒體重點引用了美團招股書裡面的數據,除了2017年虧損28億元外,還指出美團2015年、2016年調整後依次虧損59億元、54億元。

圖據:新浪科技

問題來了,如果要唯數據論,這些媒體應該不難發現,美團的虧損逐年在減少,尤其是2017年相較前一年虧損縮小了近50%!這也意味著,按照這個比例美團今年或許就能實現營收平衡,甚至扭虧為盈,但媒體們對此決口不提,意思很明顯——就是要傳播美團短期難以盈利的信息。

為此,這些媒體極為巧合地列舉了兩個相同的論證理由,說美團一方面多線作戰、無邊界擴張,另一方面每個業務板塊都有強有力的競爭對手,即使繼續燒錢也看不到勝負終局。

而且,它們不約而同地重點提到了美團的外賣業務。

實際上,王興喊出的「無邊界擴張」概念,早已為人所熟知。

但說是說「無邊界」,其實大部分人清楚的很,美團布局每一個業務板塊都有極強的內在延續性和聯繫。

從最初的團購,到酒店、票務,再到外賣,最後到如今插手網約車和收購摩拜單車,美團完全是圍繞「生活服務電子電商平台」的定位在做生態,仔細觀察所有垂直領域後,你會發現就餐、點餐、看電影、旅遊、租車的用戶,基本上就是同一群人,甚至從單一用戶的需求曲線來看,美團如今的業務都能滿足。

例如,你到了一個新地方,會用美團尋找好吃好玩的地方,在線購買團購券或電影票,並預定好晚上住宿的酒店,接著是叫美團打車或掃描摩拜單車前往目的地,再不濟宅在酒店不想出去還能叫美團外賣,填飽肚子。

說白了,用戶停留在美團上的時長,或許沒有騰訊、阿里旗下的軟體那麼長,但能提供的真實價值絕對不相上下。

馬化騰願意撮合王興用27億美金的超值價收購摩拜,還是因為看中了美團無可替代的平台價值和展現出來的商業生態魅力。

再說美團的競爭對手,贏得千團大戰的美團已經在團購領域再無對手;新零售領域,美團與其他公司一樣都是新兵蛋子,沒有誰是絕對的老大;酒店票務領域,老大攜程的「不作為」反倒給了美團機會;即使外賣領域,有著餓了麼的強勢競爭以及滴滴攪局般地插手,美團依然是行業領頭羊;唯獨在出行領域,美團暫時無法趕上滴滴的腳步,但負面頻出的滴滴也給了美團做大的空間……

最重要的是,沒有一家競爭對手擁有美團這般齊全和連貫的業務生態鏈,正如王興自己所說:「不像騰訊可以對標facebook,阿里可以對標亞馬遜,美國沒有哪一個現成的網際網路企業可以單一對標美團點評。

說起亞馬遜,那些拿美團虧損說事的人難道不清楚,亞馬遜持續虧損了近20年照樣上市,貝索斯還取代比爾蓋茨成為世界首富嗎?

即使在國內,京東也是持續虧損了近12年才實現盈利,還不一樣穩穩成為了BAT後的那個J?

說白了,虧損絕不會阻擋平台價值只高不低、生態布局前景可期的美團的上市計劃!最起碼,美團明明知道還在虧損卻還敢提交IPO申請,難道那些頂級的承銷商傻麼?

所以說,那些媒體要麼是拿虧損數據唱衰美團博眼球,要麼就是純粹地為黑而黑。

2.企業價值為何只看估值?

在質疑美團撐不起600億估值時,也提到了京東。

它們說京東2017年全年交易額(GMV)為1.29萬億元,營業收入3623億元,凈利潤50億美元,目前市值也才580億美元左右。

也就是說,你美團才3000多億元的GMV,憑什麼要價600億美金。

嗯,還是單純以片面數據說事的「投資小白」風格。

但凡懂點金融投資的都知道,評判一家企業的價值是一件系統而全面的事務。

除了GMV,你知道2017年美團坐擁3.1億用戶,比京東2.95億用戶多嗎?你為啥又對美團平台的440萬商家以及運營了數十萬外賣小哥團隊視而不見?

最關鍵的是,京東頭上始終有淘寶天貓這個大哥壓著,後面還有唯品會、小紅書甚至拼多多這些新玩家在追趕,相比之下,美團的行業地位和處境也比京東強。

而且前文已經說過,多線作戰的美團,業務豐富而發展空間引人無限遐想,長得就比單純靠電商的京東漂亮,美團比京東多50億美金的估值一點也「不過份」!

處於智慧型手機紅海的小米,靠生態鏈概念拿到近1000億美金估值的時候,你們怎麼連個屁都沒有?也是做生態的美團要個600億美金,就要被看衰?難道只是因為小米是線上線下聚合終端,美團側重於020生態麼?即使如此,美團也很識趣的少報了400億美金啊!

哎,說虧損的時候不提「虧損鼻祖」亞馬遜的例子,說估值的時候只取片面的數據做對比,這樣的媒體哪來的權威性?到頭來,這些數據只不過是它們黑公關時的偽裝術而已。

3.時機是問題嗎?

在聽到那些媒體問到「現在是上市的好時機麼」時,我真的為他們的智商捉急!

前段時間,受「空姐遇害案」影響的滴滴都被爆出IPO的消息;深陷產能問題漩渦的蔚來汽車也被爆IPO計劃。

憑什麼,成立了近8年、幾乎未受太大負面影響的美團就不能在此時上市?

再看虎嗅列舉的例子,它們直言「美團面對的敵人越來越強,從拉手、窩窩團,變為餓了麼攜程,再到現在,它不僅要和同樣資金儲備豐厚、戰鬥能力強的滴滴一戰,而且將在新零售領域和阿里正面較量。

」、「無論是外賣還是出行、新零售,都是持續性的高投入業務,大戰之下必須補充彈藥。

它們自己都知道,美團急需彈藥應對新的業務戰爭,上市是最好的舉措,為何還要反問一句「現在是不是最佳的上市時機」?

結合前面的觀察判斷,標題「反問」語氣加上「補充彈藥」、「正面較量」等衝突性強的詞句,目的是直接「質疑美團上市動機」,無非是想說:美團選擇此時上市,是競爭壓力過大的無奈舉措,並不是水到渠成的。

不得不說,這類新媒體的寫作技巧還是很有水平的,「黑你,還不讓你抓住把柄」,求生欲也是很強了。

但是,國際資本世界裡,IPO本就是巨頭企業競爭的常規手段,不像國內A股市場「上市等於牛逼」那般絕對。

只不過國內大眾深受這一概念影響,把上市看成偉光正的光輝時刻,所以那些上市公司才會標榜自己的「上市」標籤。

殊不知,當韭菜們被割的次數多了,也漸漸明白,一家企業上市只是多了一個潛在的可投資盈利標的而已。

明白這一點,也就明白這些媒體的最終用意無外乎想唱衰美團上市前景,即使美團上市成功,也能誘導大眾別買美團的股票……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