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或被轉回美國:iPhone7漲到1.4萬元還受歡迎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中商情報網訊「讓工作崗位回到美國」、「讓製造業重新回到美國」,是美國當選總統川普未來施政的一大焦點。

他政綱中最重要的一項就是讓美國公司在美國本土開設工廠,給更多美國人提供就業崗位。

據外媒報導,川普日前已經向蘋果公司CEO庫克表示,希望蘋果能回美國建廠生產iPhone手機,而不是再在中國等國外地區生產。

川普還承諾,如果蘋果將製造轉移回美國,他將為蘋果提供稅收方面的優惠政策,包括大幅削減企業稅金。

以目前在美國本土零售價969美元的iPhone7Plus為例,如果在美國本土生產恐怕價格將漲到2000美元,漲幅超過100%。

相當於人民幣近1.4萬元,漲幅超過100%。

那麼,「中國製造」與「美國製造」iPhone之間如此大的價差是從何而來呢?

中國人工成本是美國的3/1到一半

首先是人工成本。

從中國製造的工人絕對值來看,一廣州的日資家電企業製造廠的工人工資平均在每月4000元左右,即便加上社保等人力成本,平均也就在5000多元,這還是加上了一些加班補助。

但如果把這種勞動量放在日本,每月人工成本是不可能低於16000元人民幣的。

據了解,美國的人工成本也大致在這個檔次,也就是說僅人工成本一項中國目前還是已開發國家的三分之一到一半左右。

單純組裝不會造成太大價差

事實上,對於中國製造成本大幅提升的擔憂已持續一段時間,這其中包括對中國不斷上漲的人工成本的擔憂,也有對中國土地、能源、原材料等資源性產品成本飆升的反映。

波士頓諮詢公司稱,「如今在美國平均花1美元生產的東西,在中國需要花費96美分」。

另外,有機構測算,如果蘋果只是單純地在美國組裝iPhone,那麼雖然每部成本將從目前的4至10美元大幅提高到30至40美元,但這在iPhone的最終價格只占到大約5%。

美國技工短期供不應求

事實上,很多專業人士認為蘋果回到美國生產不切實際的真正原因在於美國缺乏足夠的產業工人和配套產業鏈。

這種供應鏈不僅僅指的是原材料和核心部件,而且還包括具有一定能力的熟練技術工人。

但目前美國在消費電子產品領域已經不具備供應鏈。

庫克在2015年接受採訪時曾算過這樣一筆帳,「美國蘋果的高管估計,他們將需要8700名工業工程師來監督20萬裝配線工人;而在2014年,在美國完成大學級工業工程項目的總共只有7000名學生。

」但相比而言,僅在深圳富士康,最高峰時就有著24萬名技術工人和工程師。

所以短期內美國熟練技術工人供不應求。

45.17%的供應商在中國大陸

數據顯示,蘋果在全球共有766家供應商。

其中有346家位於中國大陸,占比超過40%,日本有126家,台灣有41家,只有69家位於美國。

像螢幕、晶片、鏡頭等iPhone的元器件生產主要集中在亞洲,回到美國製造將拉長元器件的運輸距離,這樣會支付更多的物流成本。

而短時期內要在美國及其周邊國家湊足這麼多的供應商也幾乎是不可能的。

高利潤手機回國也是可以的

但眾所周知,蘋果手機是手機行業在市場中利潤最高的,一分析機構拆解128GB版本的iPhone7給出的成本價格是292美元,具體成本是螢幕37美元,電池4美元,攝像頭26美元,主板74美元,揚聲器11.5美元,外殼22美元,其它部分(比如傳感器、基帶等等都包含在內)是117.5美元,要知道它的零售價為750美元,這也意味著成本只是銷售價格的39%。

不過這並不包括軟體、營銷等發麵的投入。

所以蘋果手機美國造的話,可以以犧牲原有的利潤優勢來實現。

或提高銷售價格,但這難免會失去部分市場。

近期有報導稱,川普已經向蘋果公司CEO庫克直接表達了希望蘋果能回美國建廠生產iPhone手機的想法。

事實上,早在今年6月份,蘋果公司就已經與富士康、和碩聯合科技等代工企業提出過將所有亞洲生產線撤回到美國的想法,但都遭到了拒絕。

但由於川普上台已成定局,針對這一情形,作為蘋果手機的最大代工商,富士康的母公司鴻海集團已經開始討論在美國生產蘋果手機的可能性和可行性。

從斷然拒絕到自行開始研判,富士康態度的變化,其實也顯示出蘋果真的有可能要被轉回美國生產。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蘋果生產線要搬回美國?

前幾天,當選為美國總統的川普,與蘋果CEO庫克通了電話。據媒體報導,他們很認真地商討了在美國本土建立蘋果生產線,製造iPhone和蘋果電腦的計劃。不得不承認,川普行動很迅速。今年一月,川普在競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