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和騰訊發了財報,10 個圖看控制中文網際網路的這兩個公司發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壟斷越來越集中了

騰訊和阿里巴巴本周先後發布了最新一季的財報,這兩家市值超過 4000 億美元的網際網路公司,已經甩開第三名很遠了。

阿里巴巴的電商業務相比去年同期增長了 58%,阿里巴巴的營收達到了 501.84 億元,凈利潤則達到了 140.31 億元。

同樣的三個月里,騰訊獲得了 566.06 億元收入,比 2016 年同期增加了 59%。

手機遊戲營收第一次超過電腦遊戲,成為了騰訊最賺錢的業務。

過去半年裡,阿里的股價增長了超過 80%,成為亞洲第一家市值超 4000 億美元的公司,緊隨其後,騰訊的市值也突破了這一數字。

與此同時,原本在電商和遊戲挑戰它們的京東和網易,現在被遠遠甩開。

昨天一天,在全球股價一片大跌的情況下,阿里巴巴和騰訊的股價分別上漲 2.77% 和 1.92%。

與此同時京東和網易分別跌了 6.53% 和 1.78%。

上個季度,京東和百度的股價一度非常接近,京東市值一度只落後百度不到 7 億美元。

劉強東的公司再多漲 1% 或者李彥宏的公司多跌 1%,中國第三大網際網路公司就要易主了。

但是無論百度能不能保住第三名的位置,阿里巴巴和騰訊已經遠遠甩開百度。

我們將用十張圖告訴你,中文網際網路最值錢的公司,現在都怎麼樣了。

騰訊和阿里巴巴的增長主業都來自傳統的核心業務

阿里巴巴這個巨大的在線經濟體,靠的主要還是用戶的購買。

今年的 3-6 月,有 4.66 億人在阿里巴巴的電商購物,這幾乎是中國總人口的三分之一,且人均貢獻收入也從 202 元增加到 273 元。

來自電商的收入占阿里巴巴總營收的比例達到了 86%,去年同一時間,這個數字是 73%。

中國人越來越習慣在淘寶,天貓上購買生活用品,天貓的平台付費商家數量和平均支出都達到了歷史最高。

阿里巴巴財務長武衛將這一部分的增長也歸功於「新用戶數量的增長,還有就是去年增強個性化展示之後帶來的技術紅利」。

從去年開始,阿里巴巴也開始強調活躍買家之外的另一個數字:活躍用戶。

這一季度,阿里巴巴的月活躍用戶比三個月前增長了 2200 萬,達到 5.29 億

收入最高的網際網路公司騰訊,本質上來說還是一家遊戲公司。

微信的活躍用戶在過去三個月里增長到 9.6 億,這已經覆蓋了全部的中文網際網路用戶,騰訊的廣告收入連續三個季度上漲,在這一季度達到 129.43 億元,占總營收的 22.8%。

但是騰訊收入的最大部分還是來自遊戲,王者榮耀月活躍用戶連續一年的上漲,讓騰訊手機遊戲的收入增長到 148 億,第一次超過了電腦遊戲的收入。

隨著陰陽師熱度衰退,網易和騰訊的遊戲收入差距愈發明顯。

在遊戲市場,騰訊已經甩開追逐者很遠的距離。

新的增長都是核心業務,對於這兩家公司來說,在這些領域並沒有太強的追逐者。

通過核心業務在用戶身上賺到更多的錢成為目前最重要的事情。

利潤暴漲還有別的原因,騰訊靠投資、阿里靠省錢

騰訊和阿里在中國和海外投資一堆公司,有財務投資也有戰略投資。

這一季度騰訊凈利潤增幅達 70%,除了遊戲、廣告等核心業務持續高速增長,成功的投資也幫助它獲得更多利潤。

2016 年,騰訊通過一家投資基金持有韓國最大手游公司 Netmarble 22% 的股權,是該公司第三大股東。

Netmarble 2016 年取得約 87 億元收入。

今年 4 月,Netmarble 在韓國上市,市值約 99 億美元(約合 667 億元 )左右,騰訊手裡的股份價值約 146 億元,拋售就可以盈利。

這筆投資更像是一次財務投資。

Netmarble 最受歡迎的《天堂 2》,騰訊沒有將它引進到大陸,香港、台灣也由 Netmarble 直接運營。

阿里的新業務投資還在虧損,但它很好的控制住了核心業務以及經營開支。

它正面跟京東在 6·18 購物節對上。

京東由於需要補貼、宣傳、推廣、備貨,經營開支占收入的比例從 84% 提高到 86%。

而阿里巴巴的這一數字反而從一年前的 73.6% 下降到 65.2%。

並且,它的研發、營銷、管理費用占收入比重也有不同程度的減少。

包含股權激勵費用在總費用開支占收入的比例同比減少 8%。

此外,得益於良好的經營業績,阿里巴巴本季度取得 253 億元經營現金流,並將投資支出現金流控制在 139 億元,對內、對外都進行了節流。

阿里巴巴和騰訊,每季度能從一個用戶身上凈賺 30 元

今天全中國有 7.51 億網際網路用戶,幾乎所有人都用微信,並且半數每天在上面花掉超過 90 分鐘時間。

每月還有 5.29 億人在手機上刷淘寶。

算下來,每個用戶每個季度給騰訊和阿里巴巴分別貢獻了差不多 30 元凈利潤。

經歷是非不斷的 2016 年,陸奇取代李彥宏成了公司實際上的總負責人。

上任 6 個月後,陸奇宣告了百度全新的改造計劃,並且找到了新的收入來源——信息流廣告。

京東的電商收入大概是阿里巴巴的兩倍,但利潤沒法跟阿里比 —— 單季虧 2.87 億元,劉強東的公司相當於在每個活躍用戶身上虧 2 毛錢。

幾家大公司的廣告生意都在頭條化

2016 年全年,百度的凈利潤少了三分之二,這是百度成立以來第一次年度凈利潤下跌。

但在這個季度,百度終於重新獲得了增長。

原因是百度找到了新的收入來源——信息流廣告。

在搜索移動應用里增加了不斷刷新的資訊信息流,成為百度今年大力推廣的新模式。

以廣告收入為核心業務的百度,在 2016 年在醫療廣告問題集中爆發、人事動盪之後,終於在一年後重新獲得了廣告收入的增長,這一季百度的網絡營銷也就是廣告的收入增加 5.6%,達到 178.83 億元,這項占總營收近 9 成的主營業務此前連續 4 個季度都在下滑。

「相比較一季度,大客戶原生廣告收入提升 250%,信息流廣告收入提升 200%。

客戶的持續認可和積極投放,說明我們的搜索業務已逐漸擺脫既往負面影響。

」李彥宏在財報後的一封內部信中說。

QuestMobiles 數據顯示,手機百度第二季度日活躍用戶數超過 1 億。

手機百度改版前(左)、改版後(右)

這種類似今日頭條一樣的個性化推薦,讓百度信息流廣告收入,已經從一季度末的每天 1000 萬元,增加到現在每天 3000 萬元。

對於之前的百度來說,用戶搜索獲得信息之後就不會在繼續在百度里瀏覽,這讓百度無法增長廣告的展示次數,而搜索框加信息流的組合,讓用戶停留的時間更長,

隨之而來的,就是相比一季度,百度的信息流廣告收入提升了 200%。

騰訊原本的廣告增長几乎完全靠微信和 QQ 空間支撐。

2016 年,騰訊品牌展示廣告收入增速只有 11%,這部分主要來自騰訊新聞。

這一季度騰訊的媒體廣告增長回升到 48%,靠的是騰訊開始在媒體領域不斷今日頭條化,更依賴企鵝號等自媒體內容。

受此影響,騰訊廣告收入在第二季度第一次突破 100 億,同比增長 55%。

它們都提供類似的介面、類似的曖昧、類似的震驚以及類似的廣告。

百度用搜索吸引用戶進來,用內容增加用戶停留的時間。

騰訊則通過大量自媒體帳號來增加內容數量,減少生產內容的成本。

阿里收購的 UC 瀏覽器從去年開始轉型成內容平台,無論是介面還是內容都更像今日頭條,「UC 震驚體」的背後,就是阿里希望用數據來實現內容的頭條化轉變。

UC 瀏覽器改版前(左)、改版後(右)

但它們的新業務都還在繼續燒錢,除了阿里雲

騰訊的第二季度財報顯示,QQ 的月活躍用戶又下跌了 5.4%。

從一年前開始,這個數字就一直在降低。

騰訊的解釋說下滑是出於非核心用戶減少的影響,強調核心用戶參與度上升。

雖然微信用戶同步還在增加,但是這都意味著,從已有的用戶身上賺更多的錢,才是這些公司要在用戶規模增長的天花板到來之前,要準備好的事。

對於阿里巴巴和百度來說,也是一樣。

核心業務之外,如何用新業務賺到更多的錢成為了最重要的事情,但這個事情一直都沒有做好。

在過去的一年裡,阿里、 騰訊和百度都還是靠傳統業務來賺錢,到了 2017 年,這個事情並沒有任何變化,甚至核心業務越賺越多。

騰訊的網絡廣告業務在 2017 年第二季度的成本同比增長 76% 達到 63.07 億元,大部分的成本都用在新業務騰訊視頻的內容投資和營銷投入上。

騰訊的執行董事劉熾平在電話會議上也承認,雖然視頻廣告和訂閱用戶數量都有大幅上升,但是內容成本上升得更快,就目前而言,在線視頻業務的凈虧損正在擴大。

百度的問題更嚴重一些,除了搜索的業務之外,百度去年為愛奇藝總共補貼了 78 億。

這個數字還在今年不斷增多,百度第二季度內容成本上升到 31.12 億元。

雖然在營收方面,愛奇藝第二季度的收入超過 10 億元。

但在運營利潤率上,愛奇藝使得百度 2017 年第二季度運營利潤率(不按照美國通用會計準則)降低了 11.5%。

新的視頻業務變成了投入更多的成本來競爭份額,用訂閱量帶來的廣告和付費收益減慢燒錢速度,新業務離帶來大比例營收恐怕需要很長一段時間。

阿里的新業務無論是雲計算,還是數字娛樂在這一季度都表現的相對好點。

雲計算付費用戶數量首次超過 100 萬,成為亞洲首家達到百萬級用戶規模的雲計算公司,從財報上來看,阿里雲該季度營收達到 24.31 億元、虧損縮減為 4%。

它的長期投資開始有了回報,盈虧平衡已經是時間的問題了。

但阿里的其它業務依然在虧損。

數字娛樂版塊是阿里巴巴營收的第二大來源,本季度營收為 40.81 億元,同比增加 30%。

雖然營收很多,但這一板塊主要由UC、優酷、土豆、阿里體育、阿里音樂、阿里遊戲、大麥組成。

在內容的成本上還會需要投入更多。

這一季度,阿里巴巴文娛版塊的虧損達到了 33.88 億元。

其它中國科技公司距離阿里和騰訊越來越遠了

雖然發掘新業務很難,但因為主營業務的增長,阿里和騰訊領先其它中國科技公司的距離越來越遠了。

2016 年底,網易的遊戲營收同比增長了 78% ,達到 107 億。

陰陽師的火爆讓它和王者榮耀誰才是手機遊戲市場第一名的爭論始終沒有停歇。

但半年後,騰訊的遊戲業務加速增長,而網易卻慢了下來。

相同的事情,也發生在京東身上。

投入大量成本依然沒有讓用戶養成購買的習慣,在盈利了一個季度後,阿里背後的追趕者不得不放慢了步伐,重新回到虧損的節奏中來。

而阿里巴巴在同一季度實現更多收入增長的同時,利潤幾乎翻倍。

今天,阿里巴巴和騰訊之外最大的 8 家海外上市的中國科技公司市值之和不過 2400 億美元,大約只有騰訊一家公司的 6 成。

第三名百度僅僅是阿里或騰訊的五分之一。

至於還沒上市的公司,規模大點的基本也都有它們的投資。

要說這個市場長久的壟斷髮生了什麼變化,大概就是它變得更集中了。

文中圖表製作 / 馮秀霞

題圖來自 VisualHunt

來源:好奇心網站(連結:http://www.qdaily.com/articles/44219.html)

IT圈子

微信號:IT_Quan_Zi

每天分享網際網路行業、智慧型手機、科技(網際網路)等圈子內優質的內容。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