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低價競爭?OUT了!LED產業新藍海市場:IR LED、UV LED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目前業界發展LED光源主要集中於可見光部分,包括背光、照明等,然而在大陸產業大舉殺進照明市場後,強調標準化規格的照明產品價格持續大幅下滑,導致LED產業面臨嚴峻衝擊。

隨著可見光LED已經成為紅海市場,紅外線(IR LED)、紫外光(UV LED)等不可見光的應用領域正陸續開展中,由於具有技術進入門檻,不少應用於工業或客制化產品,將可望免於低單價的價格競爭。

紅外線LED轉向大功率發展 安防、虹膜辨識市場成長看俏

紅外線LED的技術應用已有發展一段時間,其波長大約落在700~1200nm,但近年來才開始轉移到大功率紅外線的應用,主要市場應用於安防或監控領域,近來Windows 10開始支持虹膜辨識功能後,也帶動相關應用發展。

目前安防市場的主流產品多半落在850~940nm,紅外波長若是越長,對人體眼睛越看不見,因此目前短波紅外線產品分別導入如夜視監視、生物辨識等部分,以避免對人眼造成困擾,由於不同波長適合的產品領域也不同,主要看產品設計者如何應用。

根據市場估計,2014年紅外線LED應用於安全監控的市場規模可達到9400萬美元,2015年將可上看1200萬美元,預計到了2017年將可增長至3000萬~4000萬美元,因此未來幾年安防市場將是成長性很高的領域,只要搭上攝影機都需要夜視功能,近年來大陸市場發展尤其積極。

以全球大廠海康威視為例,2013年合併營收約16億美元,2014年提升至27億美元,2015年營收可上看40億美元,幾乎每年以50%的幅度成長,反映出安防市場的需求很高。

紅外線過去已有應用在虹膜辨識,但隨著網際網路、物聯網蓬勃發展,大家對辨識安全的風險也格外重視,尤其是虹膜辨識比起指紋辨識更為安全,虹膜辨識設計約有200多個偵測點要判讀,指紋辨識的偵測僅約40~50個點,因此虹膜辨識的模仿比率非常低。

此外,2015年微軟Windows 10系統支持後,近期陸續有相機模塊廠或品牌業者躍躍欲試,特別使用波長以810nm為主,估計NB廠導入設計的腳步可能較快,主要是NB應用對於產品厚度容忍度較高,但預計未來無論是平板或手機都有可能導入。

由於紅外線LED製造需要使用四元晶粒機台設備,目前產業競爭者較少,台LED晶粒廠廠以晶電、光鋐為主,大陸市場以三安光電為少數具備生產能力的公司。

不同於LED照明需要採用二次光學的套件以達到產品需要的光型,紅外線應用的安控產品則傾向於直接以LED組件做出光型,要如何以大功率產品做出小角度仍具有困難,近期雖然陸續有其他LED廠商想切入,但仍有一定技術瓶頸存在。

紫外光LED躍升明日之星 UV-A LED率先起飛

紫外光LED是近2~3年來才開始擴大應用的技術,其中,UV-A波段約落在320~400nm,UV-B約在290~320nm,UV-C波段則是在240~290nm。

我認為,以UV-A和UV-C波段的市場潛力最大,若從LED組件的製作技術來看,越短波長則越難做,相較於目前藍光LED晶粒的競爭同業眾多,中國大陸市場可以透過砸錢或挖角取得快捷方式,但UV LED的結晶製作困難,技術門檻困難10倍以上,尤其是短波段的廠商相對很少,不是透過挖角就可以解決的。

除了晶粒製造不容易,封裝技術也不好做,因為UV LED對於封裝材料的破壞度比藍光LED更大,尤其是短波對材料吸收越大,也容易破壞材料,故封裝端也需要發展技術配合。

先以UV-A LED產品來看,我認為UV-A與現在LED照明較為類似,主要是為了取代現有的UV產品,包括省電、壽命長等特性是推動取代的成長動能,目前UV-A LED主要應用在工業產品,如印刷固化、取代曝光製程產品等。

從UV LED的成本差異來看,由於工業產品在電源設計需要數千瓦~上萬瓦的功率,且必須長時間使用,UV-A LED將可大幅降低耗能,且LED具有開關快速的特性,有助於省下電力消耗。

此外,傳統UV燈管的溫度高及產生臭氧問題,故工廠必須要另外安裝空調系統以抽掉臭氧,因此當UV-A LED應用至固化或曝光製造時,不只是省下燈管的電力成本,還有整體環境及冷氣等費用。

不過LED光源屬於單波長、直向性的特性,而傳統UV燈管則是多波長,這也提高了UV-A LED切入市場的門檻。

當UV-A LED要取代燈管時,由於原本的印刷油墨是依照多波長去設計調配的,故單波長必須先進行混光,而光強、照射距離、均勻性等都需要做整體考慮,照射的準確性也要很高,發光角度要很小,僅約1~6度的平行光。

因此UV-A LED與LED照明設計是截然不同的,不僅考驗封裝廠的能力,同時 UV-A LED也必須要做成一個系統產品,依照不同客戶需求進行設計。

UV-C LED則比較偏向醫療潔凈產業,如前所述,UV-C LED的困難度最高,而且台廠尚難切入此技術,只有少數日本或美國廠商具有相關技術,且都是原本專攻潔凈領域的化工大廠。

根據市場估計,全球整體殺菌市場產值達到5000億美元,由於UV-C的原理是利用吸收波段將細菌的DNA鏈打斷,使細菌不會再繁衍生殖達到殺菌功能。

這原本是應用在工業廢水處理,儘管UV-C LED的轉換效率仍然很低,僅約1~2%,相較於燈管的10~20%,但UV燈管卻無法做到手持式產品。

因此我認為 UV-C LED並非是取代燈管的節能功能,而是大幅提高使用的方便性,並創造新的應用商機,未來UV-C LED可應用在醫療殺菌、醫療分析儀器、表面殺菌、手機、水龍頭、冰箱等,重點不在於取代舊有產品,而是針對使用方便性進行設計開發。

近期相關市調機構預估,UV LED市場規模(晶粒加封裝)將可望從2014年9000萬美元擴大至2019年的6億美元,其中,UV-A LED受到近年來價格下滑影響,成長速度較快,2014~2016年市場需求開始明顯起飛,且應用面在於工業使用等級,價格波動性較低,UV-C LED 預計將從2017~2018年進入爆發成長期。

跳脫LED照明拼價舊思維 不可見光強調技術及整合門檻

台灣LED產業遭到中國大陸市場的低價衝擊,縱使有技術領先,仍然只能走向降低成本一途,且在國際大廠的專利壓制下,導致台廠腹背受敵,因此近年來吸引不少業者搶進不可見光的利基市場。

但值得注意的是,過去業界跳進來做LED照明時,大家都搶著做標準化產品,然而不可見光產品卻是走向工業化或客制化等特殊應用。

以UV LED為例,若LED業者仍然將UVLED產品當作原本的LED照明來賣,那無疑將走錯方向,即使價格便宜3成,客戶也不見得買單,因為UV LED必須搭配整體系統端來進行設計,甚至UV-C LED未來勢必要走向垂直整合的路線,從組件一路做到應用端。

此外,若將不可見光LED視為LED產業對抗中國大陸紅色供應鏈的解決良藥,恐怕仍是寄望過高,尤其是對於大型LED業者來說。

畢竟不可見光的需求量及規模恐怕仍無法拉動整體營運的改善,但有助於提高毛利率,反而是中型廠商將有機會另謀出路。

由於紅外線或紫外光LED的應用市場在工業化或客制化產品,雖然整體市場規模不如照明龐大,受到技術及營運門檻較高,看好未來將可望為LED產業帶來新的成長契機。

(魏志宏口述,韓青秀整理)

魏志宏博士,研晶光電董事長兼總經理。

國立台灣大學工程科學暨海洋工程學士;美國布朗(Brown Univ)大學材料科學碩士和博士。

魏博士在2005年創立研晶光電擔任總經理至今,在2008 年領導研晶光電獲得經濟部科技項目計劃新台幣2800 萬開發新型高功率LED封裝技術整合計劃。

魏博士有超過15年的LED晶片製造和封裝相關經驗,並擁有25項LED 封裝、模塊及光學系統相關專利。

來源:DIGITIMES 作者:研晶光電董事長兼總經理魏志宏博士。

轉載目的在傳遞更多信息,不代表智庫贊同其觀點和對真實性負責。

行業交流加智庫君微信(643825881)。

相關文章:

乾貨:

回復"0":LED照明分析及產業分析報告;

回復"CSP":CSP相關內容。

回復"uvled":UV LED或紫外線LED文章。

回復"併購":LED企業併購相關信息。

回復"智能":智能照明及智能家居文章。

回復"採購":海外各國採購商聯繫方式。

回復"植物照明":植物照明乾貨內容。

回復"lifi":了解可見光通信內容。

長按二維碼圖片可輕鬆識別、關注我們。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