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談媒體採訪:主要是比較害羞,不敢出席大會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任正非談媒體採訪:主要是比較害羞,不敢出席大會
高橋洋(索尼中國區總裁):聽說您很少接受媒體採訪,有一個普遍看法,公司領導接受媒體採訪會對公司品牌有好處。
您對媒體採訪和品牌的關係有什麼看法?
任正非:品牌最根本是誠信而不是宣傳。
我主要是比較害羞,不敢出席大會,不善於接受媒體採訪,可能鏡頭一對準我,我就傻了。
我不善於系統性表達,點對點的提問回答可能還比較擅長。
我接受達沃斯的採訪,其實是被騙去的,當時他們只是說閉門會議,我以為就像跟你們這樣面對面開會,直到採訪前一天晚上才知道是全球直播。
談客戶需求:是一個哲學問題,而不是溝通的問題
高橋洋(索尼中國區總裁):您剛才提到,對於客戶需求會分場景去開發,具體順序是如何的呢?比如,有了客戶需求,按照需求去開放技術;還是有了技術,按照客戶需求去選擇?
任正非:客戶需求是一個哲學問題,而不是與客戶溝通的問題,不是客戶提到的就是需求。
首先我們要瞄準綜合後的客戶需求理解,做出科學樣機,科學樣機可能是理想化的,它用的零件可能非常昂貴,它的設計可能非常尖端,但是它能夠實現功能目標。
第二梯隊才去把科學樣機變成商業樣機,商業樣機要綜合考慮可實用性、可生產性、可交付性、可維護性,這個產品應該是比較實用的,可以基本滿足客戶需求,新產品投入時的價格往往比較高。
第三梯隊分場景化開發,這個時候我們要多聽買方意見,並且要綜合性考慮各種場景的不同需求以後才形成意見,並不是買方說什麼就是意見,這就是適合不同客戶的多場景化,可能就出現價廉物美了。
第四梯隊才開始研究用容差設計和更便宜的零部件,做出最好的產品來。
比如,電視機的設計就是容差設計。
我們以這種方式來滿足客戶需求,就不是讓客戶牽著鼻子走。
否則剛滿足了客戶這個需求,新的機會點又出現,太碎片化,我們完全束手無策
談「內部反對」:容忍反對,才會人才倍出
吉田憲一郎:華為公司內部是否開放討論,允許反對意見的存在?通過什麼形式來保證發言人的安全?
任正非:你們懂中文的人可以以遊客身份訪問心聲社區,看看我們內部的反對意見是有地位的,而且是得到保護的。
我們人力資源有個機制,在匿名發帖和匿名批評意見中,首先看他批評的準確性和中肯性,確定這個人以後,與他溝通是否願意與我們談談。
雖然匿名,我們還是知道他是誰,只是網絡不知道他是誰,但我們絕對不會打擊他。
如果他願意談,有些人可能被選拔到公司機關的秘書機構,工作3-6個月左右,用機關的方法充電,回到一線去看能否用這個方法解決一、兩個問題。
當然如果發帖的意見是簡單、空洞的,我們會容忍,但不一定會關注。
吉田憲一郎:對於反對意見,還用在了人才錄用上?
任正非:是的。
我如何知道「二等兵」可以升「將軍」呢?如果「二等兵」靠拼刺刀一層層選拔上來,他不一定能走「將軍」位置,即使走到「將軍」位置,他可能都80歲了。
有些不是反對意見,是對事情的認識,可能比我們還深刻。
反對的人,也許有真知灼見的天才,容忍反對,才會人才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