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時評:華為「B計劃」,科技自立於極限生存之境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文/鄧海建

(作者鄧海建,荔枝時評特約評論員,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新媒體傳播研究員;本文系荔枝新聞客戶端、荔枝網獨家約稿,轉載請註明出處。



「備胎晶片」一夜轉正,未雨綢繆一步大棋。

今日凌晨,華為海思總裁何庭波發文致信員工稱,超級大國不留情地中斷全球合作的技術與產業體系,做出了瘋狂的決定。

在毫無理由的情況下,華為被列入了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的實體名單。

為了兌現公司對於客戶持續服務的承諾,華為保密櫃里的備胎晶片「全部轉正」。



前情提要世人皆知:5月16日,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BIS)將華為列入「實體清單」,這也意味著,美國禁止華為公司在未經特別批准的情況下購買重要的美國技術,並在國家安全的基礎上有效地禁止其設備進入美國電信網絡。

沒有美國政府的許可下,美國企業不得給華為供貨。

超級大國的小算盤很簡單:妄想重演當年的中興事件,遏住核心技術的咽喉,斷了原料供給的生路。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天算不如防患未然。

人們未曾料到:順風順水的華為,竟為極限生存儲備了一攬子「B計劃」。

數千個星夜兼程的日子,未必有星辰大海的壯麗,卻有篳路藍縷的艱辛;數千計科技難題的攻關,成就保險柜里的「備胎」,亦鍛造諾亞方舟的希望。

如果將華為海思的這份員工信做「閱讀理解式」的劃重點,起碼有兩重顯而易見的意思:一是面對全球合作技術產業鏈的「至暗時刻」,中國企業即便沒有「王炸」,起碼也不會被動得大亂方寸。

二是超級大國的「翻手為雲覆手為雨」,不啻給全球企業上了一課,惟有技術自立方不至於受制於人。

華為海思的「備胎」,當然配得上朋友圈的點讚和熱搜榜的留言。

2018年華為營收突破千億美金,這是電子行業第三家突破千億的企業,前兩家分別是蘋果和三星。

在智慧型手機的銷量上,華為手機全球銷量突破2億台,雖然落後於三星和蘋果,但其去年的增長率為33.6%,而前兩位基本上呈下滑疲態。

更重要的是,華為在5G技術等領域的一枝獨秀,不談讓競爭對手「瑟瑟發抖」,起碼讓經濟霸權有所忌憚。

在這個萬物互聯的世界,在這個風雲激盪的時代,一夜轉正的「備胎晶片」與其說是華為海思的絕地反擊,倒不如說散發出中國企業自立圖強的萬丈光芒。

「關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

」這是振聾發聵之語,亦有警世恆言之意。

高性能計算、移動通信、量子通信、核心晶片、作業系統……網絡信息技術是全球研發投入最集中、創新最活躍、應用最廣泛、輻射帶動作用最大的技術創新領域,亦是全球技術創新的競爭高地。

如果核心技術始終在別人手裡,那麼,制裁與報復、打壓與排擠的達摩克利斯之劍遲早會從頭頂上掉下來——差別只是時間而已。

尤其是在中國數字經濟規模達到31.3萬億、占GDP34.8%的時候,儘快扭轉核心技術卡脖子的被動局面,更當成為中國大企業的使命自覺。

沒有核心晶片,機器就丟了心臟;沒有作業系統,機器就失了靈魂。

如果核心部件和系統都是舶來品,那麼,製造一隻高端手機也只能「賺一捆大蔥的錢」。

拋開所謂的「修昔底德陷阱」不談,值得注意的是,全球供應鏈在政治博弈面前向來脆弱不堪。

不是每家企業都要有「B計劃」,但任何市場主體都該「把飯碗端在自己手上」。

積土而為山,積水而為海。

惟其如此,貿易「退群」或政策「變臉」的風險,才不至於成為企業滅頂的災難。

今天是5月17日,國際電信日。

我們不妨把華為海思的這封信,視為中國企業科技自立於極限生存之境的一則現實寓言。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美國繼續封殺華為,海思晶片一夜「轉正」

5月15日,美國總統川普簽署行政命令,要求美國進入緊急狀態,美國企業不得使用對國家安全構成風險的企業所生產的電信設備。有不少外媒表示,這是在為禁止美企與華為的業務往來鋪平道路。5月16日早間,...

美國突然下手,華為備胎晶片一夜轉「正」!

很多年前,華為就已經做出過極限生存的假設。針對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BIS)把華為列入「實體名單」,5月17日凌晨,華為旗下的晶片公司海思半導體總裁何庭波發布了一封致員工的內部信稱,華為多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