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說假貨質量比真貨好 信還是不信?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近日,馬雲在一次會議上說,「許多假冒商品其實比真品質量更好,價格更優惠」。

有人認為,「這是公開支持造假的節奏」,是「無恥之辯」。

後來阿里官方回應說,這是在斷章取義。

其實馬雲的原話是新商業模式的出現讓假貨的界定變得模糊。

在馬雲的定義里,新商業模式指的是中國為國際大牌代工的工廠,在平台上販售自己的產品。

這樣的話即使被斷章取義成「中國製造的假貨質量比真貨更好」有些危言聳聽,也不太合適從馬雲的口中說出來,有誤導的嫌疑。

不過,這的確是一個有意義的問題。

現在很多產品是外國品牌,中國工廠代工,這種模式被稱為OEM,中國有全世界最多的OEM。

代工廠生產出來的東西,雖然一模一樣,如果沒有授權,就是法律意義上的假貨,但對消費者而言,卻物美價廉。

代工廠沒有品牌,沒有渠道,所以只能賺辛苦錢。

這種模式也是中國人深惡痛絕的,做一件襯衫,中國只賺50美分,但外國人拿去可以賺50美元。

當這些代工廠里的貨,偷偷流出來賣,這就是假貨問題。

但當這些代工廠,發現可以通過網際網路賣產品。

他們的產品不見得比正品差,同時有更好的價格。

這就不是智慧財產權問題,而是新的商業模式問題。

就像馬雲所說,「和他們鬥爭,我們是在跟人性作鬥爭。

」這些產品物美價廉,如果阿里能幫助這些廠商發展出自己的品牌,對消費者,對廠家,對中國經濟的升級轉型,都是一件好事。

但是另一方面,有人也質疑大多數代工廠生產的產品都打著「大牌原單」的旗號在淘寶上售賣。

一些網友也表示不滿,「如果假貨比真品還好,何不註冊商標冠冕堂皇銷售呢?」這樣一來,馬雲口中「新的商業模式」成為了侵權山寨的「遮羞布」。

事實上,雖然存在如馬雲所說,「很多中國製造商生產了優質的商品,大部分盈利流入了品牌所有者的口袋」這樣不公平的現象,但是這也不能成為支持「仿品」的理由。

這些帶著原產品血液的「原單」或「復刻」,也許不能準確定義其為假貨,但其抄襲或剽竊了國際大牌的設計和創意,連製作流程都是照搬的,卻是板上釘釘地侵犯了原品牌的智慧財產權。

轉載請註明來源:中國網浙江新聞»馬雲說假貨質量比真貨好 信還是不信?

網友聲音

  • 這不是銷售模式的問題,就是對智慧財產權赤裸裸的侵犯。

  • 到時候,外國大牌把工廠轉移出中國,那些代工廠就全死了,不知道該山寨什麼了。

    他們現在只不過按產品設計做出來一個東西而已,還真以為自己的技術和質量很高端了。

    可笑!
  • 呵呵!抓住耗子就是好貓!沒有長遠考慮啊!
  • 我覺得有些山寨貨質量好又便宜,和正品沒什麼差別。

    我願意買,有錯嗎?
  • 正品買不起,還要抵制山寨貨,你們就是站著說話不腰疼!
  • 那些代工廠是可以藉助淘寶平台來發展自己的品牌的。

    不然,繼續山寨或者代工,也不是長久之計。

假貨只能賺眼下的快錢,卻輸了未來

須知假貨於平台或中國都是不可忽視的負資產,中國製造當下可以達到一定的工藝水平,得以生產出高品質的產品,這本是一件好事,可如果將這樣的技術工藝和高品質運用在山寨、造假或剽竊品牌產品設計的「復刻」、「定製」上,只能賺賺眼下的快錢,卻輸了未來。

品質再好的假貨也是假貨,即使能生產出和大牌完全一樣的產品,即使消費者知假購假,也不過是希望通過完全一樣的產品來滿足自己對於擁有真奢侈品的虛榮心而已,一旦失去了原品牌的依託,還能山寨誰,又有誰來買?(南方網)

讓淘寶的歸淘寶,讓專賣店的歸專賣店

很多時候,淘寶的魅力就來源於一些非正式渠道的產品,五花八門。

比如O EM流出的一些非正式產品。

在智慧財產權問題上,在中國,盜版雖然的確是個問題,但是,很多時候,正版並不是你願意花錢就能買得到的。

比如,最司空見慣的,PS遊戲、xbox遊戲乃至電腦遊戲。

這個時候,淘寶是很多人首先想到的選擇。

然而,這些商品都是監管意義下的假冒偽劣產品。

(南方網)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