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碾壓高通,國人收購晶片企業,歐巴馬再度面臨中國難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幾天之前,在美國里諾召開的3GPP RAN1 #87會議上,華為主推的極化碼(Polar Code)方案打敗美國主推的LDPC碼和法國主推的Turbo碼,成為5G eMBB場景在短碼上的控制信道編碼方案。

在這場曠日持久的5G標準大戰中,華為最終碾壓高通,拿下了5G標準的制定權。

這或許意味著中國未來將引領5G時代。

而對於這一巨大的成功,華為掌舵人任正非卻顯得異常冷靜:

「跨國公司是大象,華為是老鼠,華為打不過大象,但是要有狼的精神。

「土狼」任正非帶著他的華為在跨國通信市場上拿下了一場又一場的勝利。

這次5g標準的勝利,正是其任正非持續加大科研投入的基礎上獲得的階段性勝利。

援引相關報導,華為僅2014年的研發經費是400億!也就是說,華為的研發經費,比A股154家化工+166家機械設備+14家工具機業+67家醫藥的近400家企業的總和還多幾十億。

再看看BAT的研發經費,李彥宏的百度研發投入比例最大,達70億,而馬雲和馬化騰的騰訊阿里估計是百億,總額270億。

也就是說,2015年BAT的研發經費總和,都不能跟華為相提並論!

這樣一家企業,自然具備了跟美國企業一爭高下的能力,讓歐巴馬在擅長的科技領域碰到了軟釘子。

而在此事不久,美國本土又發生了一件大事。

美國外資投資委員會(CFIUS)建議美國總統歐巴馬禁止中國福建宏芯基金(FGC)收購德國晶片企業愛思強,愛思強將堅持與FGC合作,繼續尋求與美國政府達成和解的可能性。

愛思強是德國一家著名半導體設備供應商,也是世界上除美國VEECO公司外,唯一一家能生產MOCVD設備的公司。

美國外資投資委員會,是由包括國防部、財政部、國土安全部在內的多個政府部門代表組成的機構。

不少中國企業迫於該委員會的國家安全審查制度的壓力放棄了交易。

比如2005年中海油收購優尼科公司受挫,華為於2008年和2010年兩度收購美國企業失敗。

如今,CFIUS又對國人收購高科技企業從中作梗,歐巴馬再一次面臨中國人提出的難題。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