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要擴建西安存儲晶片工廠!可為何說「華為比三星還差得遠」?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近期,世界半導體貿易統計協會(WSTS)公布的數據顯示:從2017年起,在全球範圍,半導體的銷售總額會連續三年保持在4000億美元以上。

其中,存儲器(記憶體)的銷售額也會連續三年超1000億美元。

而存儲器主要有DRAM隨機存儲器、NAND Flash閃速存儲器和NOR Flash閃速存儲器。

並且,一年下來,DRAM和NAND Flash的銷售額之和,在存儲器的銷售額中占比是相當的高。

2017年7月初,三星公布新的開支計劃:到2021年,三星將在韓國境內耗資至少20.4萬億韓元(合186.3億美元)來進一步鞏固公司在存儲器行業和下代智慧型手機面板行業中的領導者地位。

其中的14.4萬億韓元會被三星用於升級位於韓國平澤市的(NAND Flash)存儲器製造工廠。

據韓國媒體此前的報導,平澤工廠開建於2015年5月,日均投入1.2萬名施工人員,歷經兩年多的時間方才建成所謂的「全球最大的單一半導體生產線」;剩餘的6萬億韓元則被三星用於擴建位於韓國華城市的(NAND Flash)存儲器製造工廠(新建一條生產線)。

另外,三星的顯示器部門還計劃向位於韓國忠清南道牙山地區的OLED面板生產園區投入1億韓元,主要是為園區擴建基礎設施。

而近日,韓國媒體又報導:三星確有計劃向位於中國西安市的(NAND Flash)存儲器製造工廠,分三年共投資70億美元。

從而擴產存儲器(新建一條生產線)。

西安工廠現有的第一條生產線是在2014年興建起的,單月可產12萬片NAND Flash。

若第二條生產線建成,預計西安工廠單月可產20萬片NAND Flash。

西安工廠所產的NAND Flash,基本是應用在智慧型手機、個人電腦和伺服器等高端數據存儲之類的電子產品中。

看來,三星在存儲器行業中的領導者地位反而在加強?

上個月,三星對韓國媒體稱:三星通過在韓國境內大規模投資擴廠,預計到2021年可為韓國創造出44萬個新工作崗位和163萬億韓元的帶動產值,由此可打造零部件的聚集生產園區,覆蓋韓國京畿道器興、華城、平澤到忠清南道牙山一帶的地區,最終可帶動韓國整個IT行業的發展。

前幾天,有用戶通過網站發帖,說到「華為比三星還差得遠」。

某種程度而言,這位用戶所說的也並沒有錯。

在全球IT行業中,三星和蘋果一樣,也的確是一個「龐然大物」。

三星現在之所以在全球半導體、智慧型手機和面板等行業中擔當著引領者的角色,是和三星所具有的雄厚科研實力分不開的。

根據三星在2017年公布的業績數據:2017年上半年,手機業務、半導體業務、液晶和OLED面板業務、數位電視和顯示器業務的收入依次為454.5億美元、293.6億美元、132.4億美元、111.5億美元,在三星的營收中占比依次為46%、30%、13.5%、11%。

對三星電子來說,手機業務是最為核心的業務,半導體業務僅次於手機業務。

實際上,三星電子倒也希望半導體業務的收入越多越好。

不過,三星的半導體業務中,主要是面向全球市場,研發和製造存儲器為主。

仍是在2017年上半年,半導體業務的收入為293.6億美元,存儲器業務的收入就為230億美元,在半導體業務的收入中占比高達78%。

提示:該統計表旨在向人們傳遞一個事實,三星在數位電視行業中同樣居於領先地位。

2016年,華為消費者BG CEO余承東曾向媒體表示:華為將用上大概5年的時間(2021年前後),趕超三星,並成為全球第一大手機廠商。

換種說法,華為一旦成為全球第一大手機廠商,意味著華為在全球的手機出貨量,每年要達到差不多3億台,三星在全球的手機出貨量,則從每年3億台以上大幅度地下降到2億台左右,甚至更少。

問題在於,三星會坐等著被華為趕超?況且,華為現在和未來都還需要向三星採購存儲器等零組件。

這些都是華為在趕超三星的過程中,所繞不過去的檻?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星電子全球最大規模半導體生產線投產

IT之家7月4日消息 今日,三星電子旗下平澤工廠全球最大規模半導體生產線正式投產。據悉,該生產線將服務於第四代64位V-NAND生產,並且為了解決目前全球半導體市場供不應求的局勢,三星計劃持續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