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興VS華為,思維方式不一樣,帶來的差距有多大?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 中美貿易戰愈演愈烈的節骨眼上,國內通訊巨頭中興被美國商務部「制裁」,一石激起千層浪。

美國商務部決定,未來七年內禁止美國企業向中興公司供應元器件、技術和服務。

中興這次失去的,不光是未來數年內的晶片,更可能失去辛苦積攢多年的市場和產品資源。

沒有美國企業供應的核心晶片,中興的不少業務都無法繼續進行,可能會陷入無法支撐的絕境。

就在大家為中興惋惜、加油打氣的同時,和中興體量差不多的另一家巨頭——華為——進入了輿論的視野。

面對美國貿易戰咄咄逼人之勢,華為似乎讓人放心一點,因為華為有自己的晶片。

兩家企業在研發和市場戰略上的差距,就這樣殘酷地顯現了出來。

其實,早在2012年,華為就開始著手打造自己的晶片、建立自己的作業系統。

華為總裁任正非在當時表示,華為需要做手機作業系統和晶片,這主要是出於戰略的考慮,因為假如這些壟斷者不再對外合作的話,華為自己的作業系統可以頂得上。

華為要保證在別人」斷糧」時撐得住、活下去。

「他們的晶片不賣給華為的時候,華為可以大量用自己的晶片,因為儘管華為的晶片稍微差一點,但能湊合著用上去。

任正非說。

於是,華為投入「四億美元和兩萬人」在晶片領域強攻,打造了海思晶片。

經過數年發展,儘管離國際頂尖水平還有差距,但是海思晶片已經可以派上用場。

果然,沒過多少年,到了現在,「斷糧」的風險來了,任正非一語成讖。

只不過這次遭殃的,不是華為,而是中興。

中興和華為不一樣,沒有提前準備過這樣的局面,無力生產自己的晶片。

這「糧」,斷了就是真斷了。

這不是中興第一次遭遇打擊,也不是華為第一次占得先機。

在此前的移動網際網路浪潮里,中興就錯失了太多機會。

在十幾年前,國內的手機市場是由一個叫做「中華酷聯」的品牌線控制的,「華」是華為,「酷」是酷派,「聯」是聯想,而「中」就是中興。

但是中興手機的好日子沒過多久,移動網際網路的大潮來了。

以小米為代表的新品牌迅速崛起,老牌廠商倉皇應戰,中興在競爭中敗下陣來。

而華為,在競爭中穩住陣腳,走出了一條突破之路,逐漸適應了網際網路時代的新變化,發揮自己的技術積累和市場優勢,奪回了市場,並走出國門、打入海外。

以至於前不久華為手機業務的負責人大膽預測,未來全世界會留下三大手機品牌,「華為必定是其中一個」。

現在看來,中興「失敗」了,華為「成功」了,做出怎樣的分析都有「事後諸葛亮」的嫌疑。

但華為的成功也不是表面看上去的這麼容易,中興的衰落也不一定是歷史的「必然」。

就像前面談到的2012年「晶片宣言」,華為的自我研發之路走得其實也並不平坦。

在當時,華為的不少高管和技術大牛都不支持華為自己做系統、做晶片,因為這些工作投入大、收效慢,還不一定能出成果。

有人說,沒必要花這些冤枉錢,晶片美國有的是,從美國買就行了,自己做什麼做?

最後還是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力排眾議,鐵腕推進晶片和系統研發。

因為他看的不是眼前,而是在為未來打算,作長遠之計。

這也許就是大佬和庸才的差距,也是中興和華為的差距。

差距的關鍵,就在於思維方式,在於我們思考問題的方法是不是夠先進,是不是能夠接受新思維的洗禮、跟上世界的腳步。

本周六(2018年4月21日)晚20:30,樊登老師解讀《數據思維》,就是要給大家更新思維、刷新世界觀。

本書作者——北京大學教授王漢生——親身講授如何構建企業和普通人的數據思維觀,一定會讓你大開眼界。

個人其實和企業也有相似的地方,作為個體,你是「華為」還是「中興」?相信你會做出正確的選擇。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中興,請不要止於眼前的苟且

■IT時報記者 郝俊慧「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高曉松為許巍寫的這首新歌,最近在朋友圈裡被刷屏了,雖然有人說,這是一碗「雞湯」,但對於身處多事之秋的中興來說,我倒希望它喝下這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