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再陷「公關危機」!剛剛,楊元慶和聯想集團緊急表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最近幾天,聯想CEO楊元慶一番「驚人」言論,一石激起千層浪,引發熱議。




「聯想CEO:我們不是中國公司」的新聞標題在網絡社區被瘋轉刷屏,一時間網友和媒體紛紛熱議。

小編注意到,這段話的原始出處來自外媒The Inquirer(以下簡稱「INQ」),該文作者在聯想舉辦的Transform 2.0大會期間採訪到聯想CEO楊元慶,並發表了上述文章。




不過,事情很快有了反轉。

9月16日,聯想集團發布聲明對此做出澄清

聯想集團在聲明中說:該報導曲解了楊元慶當時完整的表述,並在標題中斷章取義,進一步衍生出錯誤解讀。




與此同時,楊元慶也在微博轉發了聯想集團的聲明,並感嘆道「沒想到我的一個外媒採訪會引發一個小波瀾,全球化過程中的lost in translation是一個長足的功課啊…」

有意思的是,採訪楊元慶的作者梅里曼在文章中表示,他也沒料到楊元慶會有這樣的表態(didn't quite see coming)。

—01—

聯想集團澄清:被斷章取義


9月16日,聯想集團發布聲明,針對日前外媒報導其董事長兼CEO楊元慶稱聯想集團不是一家中國公司言論做出澄清。

聯想集團的聲明如下:

今日(9月16日),我們注意到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先生近期接受外媒採訪時的一篇英文報導發生錯誤引用。

該報導曲解了楊元慶當時完整的表述,並在標題中斷章取義,進一步衍生出錯誤解讀。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在此,我們願意作出澄清如下:9月13日,聯想集團在美國紐約舉辦年度Lenovo Transform大會,與全球客戶、合作夥伴及媒體溝通最新業務發展。

大會期間,楊元慶先生接受系列外媒採訪,並在回答公司戰略與業務相關問題時表示:「聯想不僅僅是中國公司,更是一家全球公司。

聯想的全球布局不僅在各大市場部署營銷力量,我們在中國、美國、巴西和德國設計研發產品,我們在中國、美國、巴西和墨西哥生產製造這些產品。

我們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全球公司。

」9月26-27日,一年一度的「聯想創新科技大會」即將在北京開幕,我們願在聯想集團這一旗艦行業盛會上,與媒體朋友及各行各業做更深入的溝通交流。

聯想集團植根中國,制勝全球,將全心全意為中國乃至全球的消費者與行業客戶提供最好的用戶體驗,助力每一個人、每一個行業都能蓬勃發展,擁有智慧未來。





聯想CEO楊元慶在微博表示,

「沒想到我的一個外媒採訪會引發一個小波瀾,全球化過程中的lost in translation是一個長足的功課啊…我一直的夢想,聯想不僅要做一家成功的中國公司,更要做一家具有包容力的全球化公司,因為我們要做全世界的生意,要吸引全世界的人才和資源。

聯想出海十餘載,深知中國企業開闢國際化的道路有多麼不易。

但不管我們走多遠,都不會忘了自己源自哪裡,家在哪裡。

北京是我的家,中國是我們70%的員工的家園,我們立志要做植根中國的全球化企業的楷模

中國的聯想,世界的聯想,懇請大家和我們一起加油。


—02—

外媒作者:沒想到楊元慶會這麼說

小編注意到,當地時間9月13日,聯想集團在美國紐約舉辦了年度Lenovo Transform大會。



圖片來源:聯想集團美國官推


根據聯想美國官網公布的會議安排,CEO楊元慶出席發表講話,參會的還有技術專家和聯想的供應商、客戶等。




編注意到,楊元慶這篇採訪的文章作者克里斯·梅里曼是INQ網站簽約的科技專欄寫手。




有意思的是,INQ網站介紹說,梅里曼文筆犀利,曾多次做出重磅調查報導

值得注意的是,梅里曼寫過很多文章揭露Win 10系統的弊病,不過「微軟公司還是繼續邀請他參與媒體活動」。

根據INQ這篇文章描述,梅里曼詢問楊元慶,為何聯想集團在近期的貿易爭端中「毫髮未損」,而其他中國科技巨頭(例如中興、華為等)都在美國市場受到衝擊。

外媒The Inquirer報導的原文如下:

After ZTE was brought to its knees recently by accusations of privacy violationsand with Huawei facing bans from supplying sensitive areas in the US, Lenovo, the other really big Chinese player in the space, has had a fraction of the flack from certain quarters.

具體就不逐字翻譯了,大意是文章開頭先講到了中興和華為最近遇到的麻煩(前段時間中興被制裁,華為準備退出美國市場)。

然後講到另外一個重量級的中國玩家--聯想。

brought to its knees ---- 陷入了困境

facing bans --- 正在面臨禁令

YY's robust defence started in a way we didn't quite see coming:

好了,報導開始這麼說楊元慶(這裡的YY代指楊元慶)。

意思是說,楊元慶以一種我們意想不到的方式開始了他的強大的辯論。

這裡我猜測下,媒體想就華為和中興的問題拋給聯想,例如問及聯想是不是會涉及美國國家安全問題等等,楊元慶大體知道對方是沖這個來的,應該是有所準備。

然後就開始了一下對話。

"Lenovo is a global company" he explains, "We're not a Chinese company" (er… yeah, you kind of are, but go on).

「聯想是一個全球化公司」,他解釋說,「我們不是一家中國公司」(額。



某種程度上你是的,但是繼續)

好了,開頭媒體也是被震驚了,楊居然以聯想不是中國公司開頭,所以他們說是a way we didn't quite see coming.

今天被媒體報導的就是這句話,「We're not a Chinese company」,之前聯想因為5G的事情,已經被打上了XXX的標籤,加上之前民間調侃聯想在美國賣的便宜中國賣的貴,被稱之為「良心美企」等等,聽到這句「我們不是一家中國公司」出自聯想CEO之口,媒體就開始高潮了。

個人猜其實楊元慶想說的是我們不只是一家中國公司(更是全球化公司),因為從後面的談話中我們可以推測到這一點,他在努力把聯想往全球化上套,而不僅僅是一家中國公司。

所以,如果時間倒退,這句「We're not a Chinese company」可以改成:

We're not just a Chinese company

We're not a pure Chinese company


我們不僅僅是一家中國公司

我們不是一家純粹的中國公司


not just --- 不僅僅

pure --- 純粹


這樣說都要比我們不是一家中國公司好的多,也會省去很多公關的麻煩。

雖然媒體有斷章取義之嫌,但是有些話可以不用說的那麼絕對,會給自己留有更多的餘地。

—03—

此次事件,為什麼能在網上引起軒然大波?


很顯然,這已經不是聯想第一次陷入「公關危機」了,前一陣子媒體挖出的兩年前的老黃曆,稱聯想在5G標準投票時站隊高通,從而導致華為在5G相關標準上以微弱劣勢敗北。

一時之間,聯想「賣國」成了熱議的話題。

以下知乎上的這篇帖子就是其中一例。


關於此事的真實情況,就不用多說了,最後聯想、華為的官方回應,稱聯想在投票過程中的權限比重有限,並不存在左右相關投票結果的關鍵一票,事情最後已聯想創始人柳傳志發表「誓死打贏聯想榮譽保衛戰」的公開信,最後得以平淡下來。

聯想經常被網友戲稱為「美帝良心想」,而且一出現「爆點」,就特別容易在網上引起軒然大波,那麼聯想又有哪些地方讓網友詬病的地方呢?

1、聯想的總部設在美國紐約

有人要問,北京不也有個聯想總部嗎?然而你們可以去查一下北京市企業信用信息網,白紙黑字清清楚楚,北京的聯想公司是「台港澳法人獨資」企業,這就是外資企業。

現在大家看到的聯想集團是由香港聯想發展起來的,總部所在地一直在香港,聯想收購IBM電腦業務後把總部從香港搬美國了。

聯想自己說得清清楚楚:「聯想是一家全球性公司,成立於香港,總部設在香港(Lenovo is a global company that is incorporated and headquartered in Hong Kong)」。

北京的聯想只是「營運中心」(Operational Centers)和「研發中心」(Research Centers)」。




聯想總部設在美國紐約,員工總數達19000人,主要生產基地在中國。

總部在美國,並且在美國還養活著幾萬員工,利潤也是流向美國,那就是美國企業,蘋果的生產基地也在中國,但沒有人會說蘋果是中國企業。




2、落後於移動互聯時代

PC時代成就了聯想,但是在移動互聯時代,聯想卻遺憾地與之失之交臂。

其實,對於移動互聯時代,聯想曾經拿到過入場券。

聯想的手機業務最早可追溯到2002年,在與運營商銷售渠道合作下,聯想成為「中華酷聯」(中興、華為、酷派、聯想)中的一員,並在2014年站上國內手機市場份額的第一名。

在國內市場一時成功的基礎上,2014年聯想耗資29億美金從Google手中收購摩托羅拉,試圖開拓全球市場,並為手機業務購得相關專利。

但是隨著智慧型手機技術當道、渠道轉移的新形勢下,聯想未能及時調整戰略方向,以至於拱手讓出了移動互聯時代的巨大機遇。

回過頭來看,無論是華為手機晶片方面的技術自主研發,還是小米的線上營銷,以及OPPO和VIVO的線下大力布局,都是在下大力氣掌握自主技術和自主銷售渠道,這也成為以上三大國產手機迅速在移動互聯時代超越聯想,在國內和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發力的關鍵所在。

在智慧型手機拼技術、拼銷售渠道的當下,聯想手機滑落到全球市場第8的位置,也就不難理解。




3、聯想的新貨先在美國上市、且價格遠低於國內

聯想的PC新產品,也都是先在美國上市,之後國內才有行貨,而且聯想在國外市場一直打「低價戰略」,在美國,同樣配置的電腦,聯想要比其他品牌低20%左右,有的甚至更高。

同型號的國內版本,還要閹割顯卡和背光鍵盤。

許多聯想電腦的消費者,已經習慣於在美國八通道海淘ThinkPad了,因為能比國內市場便宜近一倍,這就是聯想的「國際戰略」。

關於這個,網絡上已經有太多的價格對比了,最新版本的ThinkPad,中美差價高達萬元,已經完全不是一個級別的PC消費品了。

2017年,聯想發布的Thinkpad X1 Carbon 2017款,美版的售價是1500美金,折算約9750元人民幣;國內版定價是24999元人民幣,國內比美國貴了1.5萬人民幣。

其實這不算什麼,2008年,聯想在北京發布ThinkPad X300,其低配版官方報價24999元,高配版官方報價34999元。

在談及X300的高售價時,楊元慶說,「好產品就應該有高價格,如果定價太便宜,用戶可能會覺得產品不好。




有人甚至調侃道:中美貿易戰,其實沒有那麼麻煩,吾有一計,可使中美和平!



(綜合自:鳳凰科技、每日經濟新聞、中國新聞周刊、微博、平原公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