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發展有多快?一顆藍色藥丸橫空出世,美國也羨慕不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中國的科學家們正在做什麼?

央視播出的紀錄片《科學的力量》告訴我們,

在中科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有一個七個國家或地區參與的項目。

這個項目叫可控核聚變項目。

這可能會成為人類能源的最終解決方案。

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研究員耿美玉從海藻研究出了第一個能夠治療阿爾茨海默症的新藥。

生物學家覃重軍培育了世界第一個單染色體的酵母。

意義有多大呢?

舉一個武俠的例子,降龍十八掌原本是二十八掌,後來蕭峰簡化為十八掌,威力更大。

覃重軍把生物的十八掌化為了一掌。

2016年,中科院計算所副研究員杜子東與他的的團隊推出了人工智慧專用處理器。

其性能比傳統晶片要高數百倍。

現在這種晶片已經開始應用到華為的手機上。

2019年,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朱曉波的團隊製備出超導量子計算晶片。

晶片只有指甲蓋大小。

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員高晶正在緊張的等待浮空艇返回的實驗結果,結果可能將破譯亞洲水塔「水從何來」,而這個結果將可能改變中國西北的氣候決策。

九天微星執行長謝濤和他的團隊正在拓展小衛星的研製。

一飛智控的商業無人機已經在很多城市讓市場感受到了視覺的衝擊。

千島湖上,「海斗一號」準備下水實驗。

昆明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保管並研究著中國三分之一植物物種。

通過納米技術,中國科學家可以控制液滴的形態。

雲從科技的人臉識別技術可以實現對兩百萬個面部特徵進行識別,能一秒分辨雙胞胎 。

……

更多的科技進度將在《科學的力量》披露。

在這些你可能沒有察覺的角落,中國科學正在悄然進步。

那中國科技到底做對了什麼?

回過頭來,我們會發現二十年前的1999年,是一個重要的年份。

那一年,騰訊的馬總正忙著在網上扮演女孩,誘導男性用戶上線。

馬雲帶著團隊登上了長城,隨後做出了離開北京,團隊轉戰杭州的決定。

而中國人民大學畢業的高材生劉強東在中關村剛租下一個小攤位,主營光碟業務,到了年底的時候,他聘請自己的第一位員工,得已在年底辦了自己的第一場年會,這一年,他知名的網紅夫人6歲。

海歸李彥宏則在北大資源賓館租了兩間房,開始辦搜尋引擎。

這些東西一定是現在我們津津樂道的,但這些東西都不足以到五十年後讓我們回憶。

二十年前的1999年,有更值得我們關注的東西。

二十年前的1999年,在黑海,一條巨船開始緩緩駛向中國海,仿佛宣告一個時代的交接序幕。

二十年前的1999年,許許多多擠在高考獨木橋上的學子發現,橋變寬了。

就在這一年,大學生多招收了51.32萬人,總數達159.68萬人,在保持這樣的高速增長的二十年後,現在百分之五十的學生能夠接受大學教育。

它帶來的變化難以估量,只能舉一個小小的例子。

2003年,神舟五號,中國第一次載人航天,此時的飛控中心依然都是老專家。

2016年10月,天宮二號發射,這時的控制中心已經坐著一排的小鮮肉。

與此同時,中國的科研人員發現他們申請科研經費變得更容易了。

1998年,中國全年科研經費526億美元。

這個費用多嗎?中國現在建高速對撞機,預算可能超二百億。

美國研發f35的費用就是551億美元。

在1999年,一切開始發生變化。

當年的研發經費猛增一百多億,達到當年GDP的0.83%,創下十餘年新高。

此後,中國的研發投入屢創新高。

去年的數據,中國的(R&D)經費19677.9億元,經費投入強度2.19%。

在可預見的未來,只要中國保持繼續十年左右的GDP增長與R&D經費增長,GDP和R&D經費就能雙雙超過美國。

R&D經費的增長,帶來的是可數據化的改變。

當今世界180個熱點研究前沿,核心論文產生出量,美國第一,152個,英國第二,90個。

中國68個,超過德國法國以及日本,位列第三。

PCT國際專利申請,中國位列世界第二,且增率最快。

科技的進步帶來的是底氣。

任正非曾經表達過一系列的觀點。

1、感謝美國政府,天天在全世界幫我宣傳華為,我家華為不過是一個小公司,他們一口一個「華為、華為」,超級大國幫我一宣傳,全世界都知道華為了。

2、美國說不賣晶片給中國,我覺得很好笑,你不賣給它,就會逼著它有一天自己把這個東西做出來,你想賣給誰,也賣不動了。

3、美國說咱們危害美國的安全,同樣好笑,我們在美國本來就沒有什麼生意,沒有設備,怎麼危害他的安全?美國今天的網絡安全了嗎?信息安全了嗎?沒有華為,它照樣也不安全,所以不能證明沒有華為美國就安全了。

4、有人說我們偷了美國的技術,其實我們非常多的技術遠遠領先了西方公司,不僅是5G光交換、光晶片……,這些領先的數量之龐大,是非常非常複雜艱難的技術,同行會比較清楚。

現在我們很多東西美國都沒有,怎麼去偷呢?

5、有人說「美國要把華為搞垮」,根本不可能的事兒,堡壘是最容易內部鬆散的,外部的壓力會使堡壘內部更團結、密度更大、更有戰鬥力,怎麼會垮呢?

6、我這個人性格有點窄,路子也有點窄,房地產之類太賺錢的事情不願意干,我就要干最難、最不賺錢的事情,所以我要做通信,還要到世界上貧窮困苦的地方去做,哪怕錢都收不回來,收回來了也換不成美元.....我們的理想是為了人類的幸福而服務。

7、人類需要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少賺一點錢有什麼關係。

實際上我們也沒少賺,你剛才也說我很富裕,我承認我很富裕。

8、西方不亮,還有東方亮;黑了北方,還有南方。

美國不代表全世界,美國只代表一部分人。

它不可能扼殺掉我們,因為這個世界離不開我們,因為我們比較先進。

這些話,如果換一個中國企業來說,可能就感覺不對味,比如馬化騰,甚至馬雲來說,我們都不敢相信,但任正非來說,我們相信。

中國商界特別推崇任正非,福耀玻璃老闆曹德旺,一般瞧不上別人,比如騰訊阿里,他都看不上,唯獨佩服任正非。

聯想的柳傳志先生也專門發表過一篇文章叫做《柳傳志:我最敬佩和欣賞的人是任正非》

任正非又被《時代》雜誌評選進「2019年度全球百位最具影響力人物榜單」。

「當任正非在1987年投資5600美元創建華為時,他並不是一位計算機奇才。

然而,他的管理幫助華為成為了全球最大電信設備公司,去年營收達到1070億美元,客戶遍及170個國家和地區。

《時代》雜誌如此說。

華為是中國的一個企業,但其實也是中國發展的一個縮影,練好內功,限制有時候就是助力。

當然,在很多領域,我們還是追趕者。

任正非也表示,中國科技常態性超過美國,需要五十年。

這個數據是怎麼得出來的呢?

這應該是根據教育得出來的,所有科技進步的背後都是教育進步。

任正非說過:「國家首先要重視教育,特別是農村的基礎教育。

國外有人說過,一個國家的強盛是在小學教室的講台上完成的,教育是最嚴謹的國防。

像美國科技這麼強大,跟美國的教育分不開。

美國早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就開始把科學課程引入初等教育體系,提倡在學前以及小學階段開展科學教育。

美國學校一周有四到五節的科學課,課程中會用到各種實驗用具,從衛生紙筒到傳感器等等。

美國幼兒的科學教育是搞得很好的。

我們國家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2017年教育部印發了《義務教育小學科學課程標準》,科學課被列為與語文、數學同等重要的「基礎性課程」,要求從一年級開始教學。

孩子科學課成績不好,沒辦法上名校的。

美國六十年前就搞,我們現在才搞,所以追上需要五十多年。

個別科技領域可能可以彎道超車,教育沒有彎道超車。

我們國家的這個標準基本上也是參考美國。

但在實際教學中,就發現問題了。

科學課是一個全類別的課程,對老師的要求特別高,但我們科學課剛開,很多學校沒經驗,科學課由體育老師代上的也有的。

就是專門的科學課老師在經驗上也不足。

這個課到底怎麼上,大家都不清楚,而為了完成考核,那只有採取填鴨式的教學法。

我家小孩上五年級,前幾天期末考試成績出來,家長群都炸了,平均分只有80。

而且大家都表示方法不對。

平時不怎麼教,都是教前一周發幾張紙讓孩子去背,這怎麼學得好?

更嚴重的問題是,這會打擊孩子對科學的興趣,本來科學是很有趣的。

孩子小時候好奇心重,是學科學最好的時候,再大一點,讓他學他可能興趣不大了。

現在用這種死方法讓孩子學科學,不但學不到真知識,反而讓孩子反感。

而科學又特別重要,科學不好,是很難上好初中的。

上不了好初中,上好高中就難了。

竟爭早就提前到初中階段,而初中階段看的其實就是小學時的基礎,尤其是小學時的通識教育。

那怎麼辦?只好家長自己想辦法了。

大家可以給孩子買一些有趣味的科學書,把孩子的興趣提起來。

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就主篇了一套專門針對小學生科學課程的閱讀書《小學科學課程標準》,全套八冊,分別是:

《力學喜歡捉迷藏》

《機械和能量有辦法》

《元素兄弟大比拼》

《化學是個魔術師》

《地理帶你去探險》

《身體悄悄告訴你》

《太空總是閒不住》

這套書介紹了物理、化學、天文、地理、人體五大類別的科學知識, 涉及力、力的運動、機械、能量、聲、光、電、磁、熱、化學元素、化學反應、地理、太空、身體等多個科學範疇,內容覆蓋了初中物理、化學課本80%以上的內容。

為什麼這本給小學生的書要覆蓋初中的物理化學呢?

因為這是根據小孩的成長特徵來定的。

小學階段是對科學最感興趣,最好奇的年齡段。

這個時候是學科學是最好的時間段,所以美國這些國家才會在小學就開展科學教育。

而我們在初中才主講化學物理,其實是晚了。

所以,這套書把小學物理里的知識點單獨拿出來,然後用小學生能夠接受的語言去講解,這樣,一是培養孩子對科學的興趣,二是先給一些科學知識儲備,孩子初中以後上物理上化學就輕鬆了。

這套書的編寫團隊也很強,由清華大學物理系季帥華領銜權威審校。

他除了是清華的教授,還是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博士;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後;美國IBM T.J. Watson研究中心博士後

我們常常講大師編小書,就是孩子的書,一定要真正的專業人士來編,這樣才會更準確。

這套書的作者都是相關專業領域的精英。

採用的方法也是現在最流行的:PBL項目式學習法。

從多維度對知識進行講解,從而將深奧的科學原理變得簡單有趣,容易掌握,讓低年級的孩子也能輕鬆駕馭科學.

下面給大家看看內文頁。

這套書合適5到12歲孩子。

主要為小學生設計,幼兒園大班的孩子如果識字量大,也可以看看,但中小班就太合適了,畢竟這裡面的閱讀量還是比較大的。

孩子在整個小學階段,都可以把這套書當成自己的科學參考書。

每一個知識點,都有作者專門設計、插畫師精心繪製的思維導圖,幫助孩子梳理知識點,故事中涉及的科學原理和定律一目了然。

以後查起來也特別方便。

最後,還有120個音頻故事,把科學知識講給孩子聽。

現在雙11,這套書帶到頭條,原價260,現在團購價128。

參團細節

團購產品:《萬物有科學》(共8冊)

團品價格:原價660元,團購價128元

包郵,新疆西藏地區需補運費20元。

適合年齡:5-12歲

團購周期:10月3日~11月05日 數量有限 團完即止

參團方式:按下面的橫幅條參團。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