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興餘波未平,美國又要來「搞」阿里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整理 | Just

出品 | AI科技大本營

中美貿易戰正式對壘恰好一個月,但近日將輿論再度引爆的卻是從邏輯上與此無關的「中興被禁」事件。

4 月 16 日,美國商務部正式宣布禁止美國公司向中興通訊銷售零部件、商品、軟體和技術 7 年。

儘管「封殺」中興的理由是違反了美國限制向伊朗出售美國技術的制裁條款,但媒體和公眾卻不可避免地將其與中美貿易戰掛鈎,引發了對「中國芯」、「中興保衛戰」的拷問和爭論。

無論如何,有對抗和衝突存在的內容總是能引發公眾強烈的民族主義情緒,並迅速傳播開來,人們不再討論事件本身的對錯。

就在當天,一條真正與貿易戰相關的消息就被公眾和媒體忽視了,或者說被漫天「中興奄奄一息」的消息給淹沒了。

《華爾街日報》的一篇報導稱,美國正在研究如何中國對美國雲計算等高科技服務提供商的限制予以還擊,這是在開闢對華貿易攻勢的新戰場。

美國政府左手順勢狙擊中興,右手繼續磨刀霍霍欲讓貿易戰戰火蔓延。

《華爾街日報》援引消息人士評論稱,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正考慮研究發起新的 301調查,依據 1974 年貿易法 301 條款來反制中國在雲計算與其他高科技服務領域的所謂「不公平限制」。

報導指出,中國要求亞馬遜和微軟等美國雲計算公司與中國公司成立合資公司,並向中方授權技術許可。

而在這之前有關中國貿易做法的報告中,USTR 也稱中國限制對美國公司發放在華獨立運營執照,美國公司因此不能在中國直接銷售其雲計算服務或與客戶簽約。

不過,中國商務部隨後對「迫使美國公司向中國公司轉讓技術」的問題予以否認。

並稱無論企業是通過自主開發獲得技術,還是通過商業合作獲得技術,都是企業自主行為,中國政府從來沒有干預也不會做出限制性的規定。

而且在「中國製造 2025」以及相關的政策中,也沒有此類規定。

相較而言,中國雲服務商在美國經營的政策環境似乎更為寬鬆。

但雙方政府對此各執一詞,中冷暖當事企業最有發言權。



在雲計算市場,美國政府一旦採取相關限制行動,首個開炮對象便是阿里雲。

《華爾街日報》報導稱,美國財政部正在研擬對中國投資案設定限制條款,預計在 6 月初提出方案。

這有可能會禁止阿里巴巴在美國提供雲計算服務,或在中國解除限制之前禁止阿里巴巴擴大美國營運規模。

問題是,為什麼會瞄準阿里雲?阿里雲被禁會產生什麼影響,以及美國政府背後的真正目標是什麼?

雲計算被視作科技行業中最有前途和增速最快的領域之一,主要提供的計算機服務包括儲存、軟體和分析。

據 IDC 國際數據公司預測,2019 年全球雲計算市場收入規模將達到 1410 億美元,美國和歐洲的雲計算市場均有超 20% 的增速,而中國的增速將達到 46%。

作為中國最大的雲計算企業,在中國市場,阿里雲占據公有雲市場的 47.6%,相當於其它公司的總和,以及第二名的五倍。

近年來,阿里雲在全球化擴張計劃上也在不斷提速。

截止 2018 年 3 月,印度尼西亞大區正式開服運營後,阿里雲在全球開放服務的區域達 18 個。

美國無疑也是其重要的市場開拓地,他們目前在維吉尼亞和矽谷創建了數據中心,共 4 個可用區。

據 KeyBanc 的數據,2017 年 Q4 季度的美國有雲市場,亞馬遜 AWS、微軟 Azure、Google 雲已然占據了 94% 的市場份額,這樣來看,雖然阿里雲在美國的市場份額占比似乎沒有多少,但它總體還是保持了高速發展。

阿里雲總裁胡曉明曾表示,希望在 2019 年之前,阿里雲能「趕上或超越」亞馬遜。

所以美國政府一旦對阿里雲下手,首先可以明確的是,與中興事件的技術專利糾紛性質不同,前者無疑是貿易戰的苦果。

它會導致阿里雲失去美國市場,從而影響國際化進程,更需要擔心的是,這是否會對電商等其它業務發展造成傷害?

在 4 月 9 日的博鰲亞洲論壇上,馬雲說,「如果中美保持良好的經貿關係,為美國提供 100 萬個就業崗位完全沒有問題,甚至可以提供 1000 萬個崗位。

但如果中美之間沒有貿易了,那 100 萬個就業崗位也就沒有了!」

馬雲財大氣粗,但作為一個 5 年期的計劃,能否實現暫且不論,美國政府表現得似乎倒不怎麼領情。

2018 年年初,美國政府就讓馬雲吃了一道閉門羹:螞蟻金服宣布收購美國速匯金(MoneyGram)的交易失敗,並且支付了 3000 萬美元的「分手費」, 收購原因是沒有獲得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的批准。

其次,雲計算作為現代科技創新的基礎平台,可結合的領域更加寬泛。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作為人工智慧技術重要的落地平台,阿里雲推出已經推出了 ET 工業大腦,通過數據、算法對傳統的工業生產線進行智能化改造。

目前,ET 工業大腦正參與到新能源、化工、環保、汽車、輕工業、重工業等不同製造領域,在流程製造的數據化控制、生產線的升級換代、工藝改良、設備故障預測等方面開展工作。

通過現代信息技術推動工業生產,發展現代製造業。

在中國工業製造領域升級的戰略下,阿里雲作為國內標杆性企業,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在未來中國面臨全球雲計算市場競爭時,它無疑也會成為增長的主力。

考慮到這次貿易戰背後的博弈就是高科技領域,而限制以阿里云為代表的中國高科技企業發展,美國無疑在實施精確打擊。

美國政府扼制阿里雲,在宏觀角度為了限制中國高科技發展之外,最直接的目的當然是 「護犢」。

如前所述,美國雲服務商 AWS、Google 雲在中國開展業務必須要有當地合作夥伴,而中國雲服務商進入美國並沒有類似強製法規,基於此次對華貿易戰的「對等限制」條例,這很可能是為了迫使中國對美國科技公司 開放限制政策。

更進一步說,國內一眾網際網路企業長期以來都享受著政策保護(也包括「相關法律法規」的原因),Twitter、Facebook 等公司一直橫亘在牆外進不來,Google 後來也被迫退出中國市場,所以當貿易戰打響之後,對於進入美國市場的中國高科技公司,美國政府或許會將「新仇舊帳」一併考慮在內。

截至目前,USTR 發言人和阿里雲方面對局勢都還處在「觀望」狀態,對相關消息都表示不予置評。

而美國、中國雙方在貿易糾紛議題也未進行全面性協商。

不過,今天的一則消息讓貿易戰緊張局面有了舒緩跡象:美國財長姆努欽日前表示考慮來華磋商,商務部網站回應稱,中方對此表示歡迎。

和為貴,談判桌上見。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封殺中興之後,美國又要對阿里雲動手?

美國對華貿易戰繼續延燒。阿里雲或將因此受到波及。據《華爾街日報》4月16日報導,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在考慮依據 301 條款,反制中國在雲計算與其他高科技服務領域的「不公平限制」。報導稱,...

美國威脅打擊中國雲計算!阿里雲要小心!

馬雲怎麼辦?《華爾街日報》4月16日報導稱,美國正在評估如何就北京限制美國雲計算及其他高科技服務供給商展開報復,《華爾街日報》稱,這將開啟其對華貿易戰的「一片新戰場」。《華爾街日報》援引接近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