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加州路測牌照 這10家中國背景企業實力幾何?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加利福尼亞州作為美國僅有的幾個允許自動駕駛汽車在公共道路上進行測試的州之一,由於坐擁世界聞名的電影中心好萊塢和高科技特色小鎮矽谷兩大「寶地」,在知名度上比內華達州、密西根州、佛羅里達州等更有名氣,技術、人才方面資源更豐富,近兩年很多車企及科技公司紛紛前往加州申請自動駕駛測試牌照,以期獲得在加州測試自動駕駛汽車技術的資格,從技術、人才和政策等多方面鋪平自動駕駛汽車研發之路。
據最新統計,截至目前共有34家車企及科技公司拿到了加州自動駕駛測試牌照,其中有10家企業具有中國背景,他們分別是上汽、蔚來汽車、百度、景馳科技、Drive.ai、圖森、AutoX、PlusAI、Nuro和小馬智行,這裡面Drive.ai最早獲得加州自動駕駛牌照,Nuro最神秘,上汽則是最新獲得牌照的企業,且是唯一一家傳統車企。
下面一起來看看吧,這些企業究竟憑什麼能拿到加州的自動駕駛牌照?在自動駕駛汽車研發上,他們究竟有「幾把刷子」?
1、Drive.ai
公司簡介:Drive.ai成立於2015年4月,雖然是美國矽谷山景城的一家自動駕駛初創公司,卻有著強大的華人創始陣容——Drive.ai的創始人兼總裁是百度前首席科學家吳恩達的太太,除此之外,該團隊的多位核心創始成員均是吳恩達的學生。
正是有了這兩層關係,一直以來Drive.ai在國內備受關注。
Drive.ai定位是一個全棧式的技術供應商,其主要目標是利用深度學習技術,提供SAE(美國汽車工程學會)L4等級的自動駕駛技術系統方案。
但Drive.ai不同於大多數公司只將深度學習用在自動駕駛技術的某個組件上,而是從整體出發看的更全面:不但讓深度學習在決策和感知上協助自動駕駛汽車,他們還想「教給」這些汽車交通規則和常識,來確保車輛的安全,即通過系統工具包將普通汽車變為真正的無人車。
為實現這一目標,Drive.ai制定了「兩步走」戰略——研發前期主要面向商業車隊,為他們提供包括傳感器組、控制系統和車內外交互介面在內的後裝套件,繼而把現有的車輛改裝成自動駕駛車隊。
目前,Drive.ai後裝套件的傳感器配置使用了9個高清攝像頭、2個毫米波雷達、6個Velodyne
VLP16雷射雷達,雖然整套成本不便宜,卻是出於數據收集需要做的「更全面」的考慮。
長遠規劃中,預裝新車市場是Drive.ai的下一步。
發展歷程:
2015年4月,Drive.ai獲得5萬美元種子輪投資。
2016年1月,Drive.ai獲得1200萬美元A輪投資,投資方包括北極光創投、Oriza Ventures等。
2016年4月,Drive.ai獲得了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無人駕駛路測牌照,成為第13家獲准在該州測試無人駕駛汽車的公司。
2017年2月,Drive.ai首次對外展示了一段自動駕駛車輛在加州山景城雨夜路測的視頻。
在這段長達近4分鐘的測試過程中,駕駛員雙手離開方向盤,沒有任何干預動作。
2017年6月,Drive.ai宣布完成5000萬美元B輪融資。
與此同時,百度前首席科學家吳恩達宣布,將與NEA亞洲區主席卡曼·張一起加入Drive.ai董事會。
除了上面這些,為了更好地開展研究,Drive.ai已經投入了尼桑、奧迪和福特三個平台的測試用車,並和一些物流貨運公司建立了合作關係,同時與主機廠的合作也在推進當中。
公司規模方面,經過兩年的發展,Drive.ai目前的團隊規模在70人左右。
2、百度
公司簡介:雖然Drive.ai比百度更早拿到加州自動駕駛測試牌照,但其實百度才是第一個真正意義上在加州拿到路測牌照的中國企業。
2016年9月,百度無人駕駛汽車獲得美國加州自動駕駛路測牌照,而在此之前,百度已經展開了長達三年的自動駕駛研究。
2013年,百度成立深度學習研究院(IDL),拉開內部研發自動駕駛的序幕。
之後,百度針對自動駕駛開展了一系列的研究測試,發展到現在,百度擁有環境感知、行為預測、規劃控制、智能互聯、車載硬體、人機互動、高精定位、高精地圖等多項自動駕駛相關的核心技術,並在自動駕駛技術、汽車網聯應用以及汽車大數據服務等領域推出比較完備的智能汽車軟體方案,技術處於行業前列水平。
2017年上海車展期間,百度對外宣布了一項名為「Apollo(阿波羅)」的新計劃,提出將通過相關技術和平台幫助合作夥伴快速搭建屬於自己的自動駕駛系統,7月百度阿波羅計劃正式誕生,一起揭曉的還有阿波羅計劃核心技術的總體技術框架、詳細的開放計劃,及超50個初始合作夥伴陣容。
發展歷程:
2013年7月 百度成立深度學習研究院,主要從事前瞻性技術研究,百度無人駕駛研發項目幾乎也在同一時間啟動。
2014年5月 百度官方宣布建立矽谷實驗室,並任命吳恩達作為首席科學家。
同年7月,百度對外證實已啟動「百度無人駕駛汽車」研發計劃。
12月,百度宣布成立自動駕駛事業部,並在北京五環完成首次測試。
2016年7月 ,百度與烏鎮旅遊合作推無人車景區運營。
9月,百度高級副總裁、自動駕駛事業部負責人王勁宣布,百度剛獲得美國加州政府頒發的全球第15張無人車上路測試牌照,同時百度L3事業部正式亮相。
11月,18輛百度無人車首次在全開放城市道路的複雜路況下實現自動駕駛試運營,300餘名嘉賓現場參加了試乘體驗活動。
2017年1月 L3事業部升級為百度智能汽車事業部,主要的目的是想給量產車提供L3自動駕駛解決方案。
3月 百度宣布對自動駕駛事業部(L4)、智能汽車事業部(L3)、車聯網業務進行整合,成立專門的智能駕駛事業群組(IDG),由百度集團總裁和營運長陸奇兼任總經理。
同月,百度首席科學家吳恩達、百度高級副總裁及原無人駕駛事業部總經理王勁先後宣布從百度離職。
2017年4 月 百度發布「阿波羅計劃」,將向合作夥伴提供一個開放、完整、安全的軟體平台,幫助他們結合車輛和硬體系統,快速搭建一套屬於自己完整的自動駕駛系統。
7月,百度阿波羅計劃正式誕生,百度創始人兼CEO李彥宏乘無人車上北京五環助陣。
同月,百度、微軟聯手進行自動駕駛的全球技術開發與推廣。
隨後,百度表示9月份Apollo將會開放固定車道自動駕駛能力和開放部分的仿真引擎數據;今年年底,Apollo將開放一系列新的能力,使車輛能夠在簡單城市路況下,完成自動駕駛任務,同時會開放更多的數據及數據上傳的接口;2018年、2019年、2020年,Apollo會加強開發能力,加速開放速度,直到最後實現完全自動無人駕駛。
3、蔚來汽車
公司簡介:最近造車圈但凡提到樂視的資金問題,總會有人忍不住搬出蔚來汽車與其對比。
的確,同屬於新造車陣營,2014年底成立的蔚來汽車相比於背靠樂視生態的LeSEE,造車之路一路走來可謂是順風順水。
回顧過去兩年多的時間裡,蔚來汽車先後發布了首款電動超級跑車EP9、加載了無人駕駛功能的概念車EVE及ES8量產車等多款車型,向外界充分地展現了其技術能力及市場野心。
研發生產方面,截至目前蔚來汽車已經在上海、聖何塞、慕尼黑以及倫敦等12地設立設計、研發、生產與商務機構,擁有超2000名員工,並與江淮、長安兩家整車企業建立了合作關係,一步步為量產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除此之外,蔚來汽車還進行了5輪融資,金額接近百億人民幣,堪稱目前新造車陣營最被看好的企業之一。
發展歷程:
2015年9月,蔚來汽車獲5億美元投資,投資方包括紅杉資本和愉悅資本等。
2016年4月,江淮汽車與蔚來汽車簽訂合作協議,雙方將全面推進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合作,預計整體合作規模約100億元。
同月,蔚來汽車投資30億元人民幣的高性能電機及電控系統生產基地在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落成。
2016年8月,蔚來汽車與四維圖新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圍繞導航引擎、車聯網、自動駕駛、交通大數據在線服務系統、全球業務五個方向進行探索及細化合作。
2016年10月,蔚來汽車宣布取得由加州政府頒發的無人駕駛汽車測試牌照,並曝光了其北美總部的人員陣容圖片。
2016年11月,蔚來汽車發布NIO品牌及首款電動車超跑NIO EP9,該車先後兩次創造了最快電動汽車圈速,0到200公里加速7.1秒,被證明是全球最快的電動汽車。
2016年12月,蔚來新能源產業發展基金落戶武漢,並在武漢東湖開發區建設長江蔚來智能化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其中包括年產20萬輛智能化新能源汽車整車項目、研發及標準檢測中心等。
2017年3月,蔚來汽車發布了首款概念車EVE,伴隨著EVE,蔚來同時發布了「NOMI」人工智慧伴侶系統。
同月,蔚來完成6億美元融資,騰訊和百度領投。
2017年4月,蔚來汽車確認第二家整車合作夥伴——長安汽車,雙方將共享優勢資源,在新能源技術、智能技術等方面進行研發探索,積極推動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快速發展。
10多天後的上海車展上,蔚來汽車攜包括旗艦超跑EP9及首款量產SUV車型ES8在內的11款車亮相,並宣布EP9電動超跑開啟預售,限量10台,全球售價148萬美元,而ES8則將在今年年內正式上市,明年交付用戶。
同時,蔚來首家體驗中心也確認落戶北京王府井,將於2017年下半年正式開業。
2017年5月,蔚來汽車充換電研發項目落戶武漢光谷。
2017年6月,蔚來汽車第5輪融資落地,光際資本領投。
差不多同一時間,蔚來汽車與大陸集團簽訂戰略協議,深化在智能電動汽車領域的合作。
4、AutoX
公司簡介:AutoX成立於2016年10月,創始人是普林斯頓大學計算機視覺與機器人實驗室的組建者肖健雄——一位80後華人。
公司的主要研發方向是將人工智慧技術應用在自動駕駛領域,包括自動駕駛汽車環境感知、路徑規劃以及系統對機械的控制等。
AutoX在成立之初就獲得了丹華資本的種子輪投資,縱使如此,相較於其他很多自動駕駛初創公司,公司在財力上還是比較緊張。
因此他們的自動駕駛方案僅使用攝像頭,如此一來由於無需採用雷達、雷射、超聲或者特殊的導航設備,能夠大量降低自動駕駛的實現成本。
發展歷程:
2017年初,AutoX獲得加州自動駕駛牌照。
2017年3月——成立僅半年,AutoX宣布已經開發出了自動駕駛原型車,並首次放出了這輛以林肯MKZ為基底的原型車的路測視頻,車輛外觀和普通汽車並沒有什麼區別。
吸引人的地方在於,僅僅依靠攝像頭(7個普通攝像頭),這輛原型車就在山路、居住區街道、高速公路等不同的道路狀況下實現了自動駕駛。
最令人讚嘆的是,在雨天、夜晚這類讓自動駕駛十分頭疼的情景中,AutoX的這一套系統依然運行良好。
而除了一輛在室外測試,AutoX還有兩輛車用於室內測試。
規模方面,目前AutoX有大約20人,幾乎所有的工程師都是計算機視覺的博士,他們的老東家包括蘋果、微軟、Magic Leap等,因此Auto X團隊的技術專長也主要是軟體算法。
目前他們的部分技術已經在申請專利中,並且和車企及其他科技公司也有很多合作意向在規劃中。
未來,肖健雄希望AutoX能夠成為一個自動駕駛解決方案供應商,為汽車製造商提供包括圖像處理的算法及對車輛進行控制的全套自動駕駛系統,而後者在此基礎上可以做一些定製化需求。
另外,AutoX也可能會向卡車公司、製造工廠授權這一技術。
5、PlusAI
公司簡介:PlusAI於2016年初成立於美國加州矽谷,公司專注於通過深度學習、增強學習做自動駕駛解決方案,並希望在未來1-3年完成全工況、全天候環境下L4等級的無人駕駛技術研發。
為實現這一目標,PlusAI在地圖、深度學習的感知、基於深度學習的路徑規劃和控制等方面均有涉及。
其中感知方面,PlusAI多方案同步研發——既有傳感器融合(sensorfusion)方案,如同時使用攝像頭、雷達、雷射雷達三個不同類型的傳感器;也有純視覺方案和純雷射雷達方案,這兩種方案PlusAI之前都分別用過,但現在考慮到商業化成本和實際效果,採用的是視覺為主、雷射為輔助的融合方案。
PlusAI相關負責人表示,PlusAI的產品最終面向中國市場,因為公司主要的創始人都是中國人,在中國也耕耘了很多年,此外公司早期的投資人一半也是中國背景。
應用方面,分為商用和乘用兩塊,商用版塊主要是為商用物流車廠提供L2、L3級別的自動輔助駕駛解決方案,PlusAI認為這是一個短期能看得到的商業化路徑,而他們目前也正在忙於為商用物流車企提供一個能在高速、幹線上跑的L2方案,預計最快今年年底、明年年初就會有產品落地,會研發出一款樣車出來。
發展歷程:
2016年初,PlusAI成立。
成立不久,PlusAI便獲得來自金沙江創投、光速中國、Mayfield等國內外一線投資機構和商業領袖投資者的1000萬美金的天使輪融資。
之後,PlusAI花了大半年時間搭建原型車。
2016年第四季度,原型車搭建完畢,年底PlusAI開始進行封閉環境下的自動駕駛測試,並申請路測牌照。
2017年3月,PlusAI成功獲得加州路測牌照。
與此同時,PlusAI的自動駕駛原型試驗樣車在加州進行路測,到5月份的時候行駛里程累積已達近萬公里。
PlusAI的迅猛發展,吸納了大批一線美元基金和個人商業領袖的投資及參與,到現在已經成功和兩家OEM敲定了戰略合作,一家在國內,一家在美國。
除此之外,PlusAI也在和國內地方政府在洽談產業落地事宜,如西安,雙方已經達成了戰略合作。
公司規模方面,PlusAI團隊目前有20人左右,皆來自於華為、谷歌、微軟等大科技企業,或者斯坦福、MIT、清華、上交、西安交大等名校的機器人方向,整體比較偏向深度學習。
除了總部矽谷,公司在北京、西安也設有研發中心。
6、Nuro
公司簡介:與AutoX、PlusAI等相比,Nuro是一家格外低調的自動駕駛初創公司,這家公司由兩位谷歌自動駕駛項目高管在2016年底創立,其中一位創始人朱佳俊於2005年畢業於復旦大學,2008年朱佳俊加入谷歌,成為谷歌無人車團隊最早的成員之一。
同PlusAI一樣,Nuro的目標也是L4級的自動駕駛,他們希望在2-4年內推出首款無人車。
此外,Nuro還計劃基於其機器學習和機器人相關的技術積累,構建一系列AI驅動的產品。
發展歷程:
根據有限的消息,Nuro目前已經拿到了投資,但融資額不詳。
大概三、四月份的時候,該團隊成功拿到加州自動駕駛路測牌照。
至於研發方面的進展,暫時未有更多的消息。
不過可以確定的是,Nuro必定已經有了相關的研發成果,因為按照加州自動駕駛測試牌照申請規則,企業必須要向加州DMV提供測試數據,以及滿足加州DMV對公司和技術的資質審核。
Nuro既然能夠申請到牌照,必定有技術呈現。
7、Pony.ai
公司簡介:Pony.ai中文名為小馬智行,成立於2016年年底,由在百度美國研發中心工作的前百度知名工程師彭軍和樓天城創辦,公司致力於研發L4級別自動駕駛,通過對自動駕駛最重要的感知、決策等軟體層面的開發,以智造車落地智行。
經過半年的發展,Pony.ai目前在中國和美國設立了兩個辦公室,團隊總共有30多人,除了兩位創始人,其他成員部分來自Google、Facebook、Uber、NVIDIA等技術公司。
Pony.ai的設想是,從矽谷紮根而起,同時在中國建立研發中心,把無人汽車技術本土化。
發展歷程:
成立僅半年,Pony.ai就已經研發出第一代樣車,目前正進入每日實路測試階段。
Pony.ai的樣車是若干台基於林肯MKZ改裝而來的自動駕駛汽車,樣車採用了包含64線雷射雷達的多傳感器融合的方案,以50KM/H的最高速度在加州的道路上自動行駛,車輛不僅可以識別周圍環境、紅綠燈、行人等,也可以精準操控汽車按照交通法規的要求做出實時反饋。
2017年6月13日,成立僅半年Pony.ai成功拿到美國加州的無人車測試牌照,成了全球自動駕駛領域裡的「正規軍」。
由於剛拿到牌照,Pony.ai累計的測試里程不是太多。
且無人車在轉彎的時候速度較慢,方向盤轉動的過程會出現多次修正或是往迴轉動的情況,離完美還有些距離。
未來,Pony.ai負責人表示,公司會打造一支自動駕駛車隊,但是會從一個相對較小的區域,例如某個城市的某個區做起,逐漸覆蓋到其他區域,乃至全城、全國。
爭取到2020年的時候,會有一支車隊和一個運營區域。
8、圖森
公司簡介:圖森是一家致力於自動駕駛技術研發與應用的人工智慧企業,公司成立於2015年,主要通過計算機視覺配合毫米波雷達的解決方案,幫助國內企業定製圖像識別、自動駕駛、高級輔助駕駛、駕駛員監控系統等所需要的計算機視覺和深度學習算法。
其中,自動駕駛領域,圖森主要與運營車輛企業合作,為其定製攝像頭配合毫米波雷達的低成本自動駕駛算法和解決方案。
與特斯拉類似,圖森的自動駕駛方案也沒有使用雷射雷達,而是用攝像頭作為主傳感器,毫米波雷達作為輔助傳感器。
不過採集車用了雷射雷達,但不作為決策傳感器應用,而是基於SLAM畫圖進行實時校準。
由於圖森主要解決的是高速公路上的無人駕駛問題,按照設想,圖森會在實際運行之前,用搭載了雷射雷達等各種傳感器的地圖採集車,構建這條高速公路的高精地圖,並記錄不同時段的光照、環境等信息。
這些信息會被存儲在無人車的伺服器上,並作為無人車未來運行的一個數據參考。
作為一家技術驅動型的人工智慧創業企業,圖森在北京和聖地亞哥設立了兩座研發中心,吸納中美兩國頂尖院校科學家,成員來自加州理工學院、香港科技大學、卡耐基梅隆大學、南洋理工大學等國外知名高校和清華、北大、上海交大等國內知名學府,博士占比60%。
發展歷程:
2016年8月,圖森正式宣布與北奔研究院、北京理工大學達成戰略合作夥伴關係,三方將以計算機視覺技術為基礎在自動駕駛領域展開合作。
2016年9月,圖森宣布,其研發的計算機視覺與深度學習算法在全球自動駕駛算法公開排行榜KITTI和Cityscapes評測數據集上均獲得世界第一。
2016年12月,圖森與唐山市曹妃甸工業園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同打造曹妃甸自動駕駛卡車試驗基地、自動化物流運輸商業化運營基地、自動化物流示範區和自動駕駛卡車產業鏈聚集地,並計劃於2017年10月實現第一條高速路線的自動駕駛商業化試運營。
2017年4月,圖森在長安大學試驗場內測試L2級別卡車。
差不多同一時間,有消息稱圖森會在上海車展展出基於國內某重汽廠家平台研發的L2-L3(SAE)自動駕駛原型車,緊隨其後的,是唐曹高速公路長約70公里L4(SAE)級別的自動駕駛Demo試運行。
這款原型車將具有與特斯拉Autopilot系統類似的功能,如自動車道保持輔助(LKA)、自適應巡航控制(ACC)、人為配合下的換線、人機互動等。
2017年5月,圖森加入上海國際汽車城汽車創新港發起的智能網聯汽車產業聯合創新中心,由上海國際汽車城提供測試場地,支持圖森開展卡車自動駕駛解決方案的研發測試。
2017年6月,圖森獲得加州路測牌照。
2017年7月,有媒體透露搭載了圖森tuSimple自動駕駛系統的陝汽HD正在進行路試。
9、景馳科技
公司介紹:在已經獲得加州路測牌照的10家華人背景企業中,景馳是最年輕的一家。
該公司由百度前副總裁於今年4月從百度離職後創立。
公司成立不久,景馳便向供應鏈發出了大額的訂單,開啟新一階段的自動駕駛技術研發。
與此同時,針對各業務的人才招聘也在同步推進中。
而在景馳的官網上,景馳是這樣描述自己:景馳是一家應用 AI 技術於智能出行的科技公司,致力於通過技術讓出行更加安全、高效、舒適與自由,並將把自動駕駛技術帶到中國。
由此可見,高手雲集的景馳科技未來也有望成為中國自動駕駛領域的一個實力玩家。
發展歷程:
2017年3月,景馳科技獲得洪泰投資。
2017年5月,景馳科技完成首次封閉場地的無人駕駛測試。
2017年6月,景馳科技獲得加州路測拍照。
同月景馳科技完成首次開放道路的無人駕駛測試。
王勁預期,在2020年景馳能實現無人駕駛量產車型的運營投放。
10、上汽
公司介紹:在已經獲得加州路測牌照的10家華人企業中,上汽是國內首家傳統車企,也是10家企業中最後一家拿到加州路測牌照的企業。
但著眼於自動駕駛研發,上汽「上路」卻並不算晚。
據了解,上汽早在2013年就開展了自動駕駛相關研發,到現在上汽集團已經完成了兩代智能駕駛整車平台開發,其中第2代平台中,整個核心部件的零部件、指標定義、供應商選擇、軟體供應開發,上汽均擁有完全的自主智慧財產權。
此外,上汽還集成了5G通訊技術的車聯網平台,並開展了高速公路、城區及車隊等自然交通環境下的自動駕駛技術研究,整車測試累計里程超過3.6萬公里。
在自動駕駛研發領域,上汽集團已經能達到4級水平。
發展歷程:
2013年8月,上汽與中航科工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在無人駕駛、新材料等領域展開合作。
2015年上海車展上,上汽展出了其第二代智能駕駛汽車——名爵iGS,該車在時速60-120公里時,能夠實現自動巡航、自動跟車、車道保持、換道行駛、自主超車等智能行車功能。
2016年上海車展期間,上汽集團和阿里巴巴集團攜手打造的全球首款量產網際網路汽車——榮威RX5揭開面紗。
同年7月,全球首款量產網際網路SUV榮威RX5正式發布。
2017年4月,上汽集團在上海嘉定國家智能網聯汽車試點示範區,進行了國內首次開放式智能駕駛體驗活動,上汽智能駕駛汽車iGS對自動轉彎、自動調頭行駛、自動導航、雙駕雙控等6項功能進行了演示,展現了上汽智能駕駛4級水平。
2017年5月,一輛基於名爵GS平台打造的自動駕駛測試車在加州進行測試。
據悉,這輛名爵GS配備了兩個疑似來自Velodyne的16線雷射雷達,車後的保險槓上左右兩側分別加裝了一個毫米波雷達,車窗上也有疑似攝像頭的傳感器。
2017年6月,上汽集團以開放的思維攜手通信領域巨頭中國移動和華為,共同推進5G車聯網技術發展。
同月,上汽集團(SAICMotor)旗下SAICInnovationCenter獲批可在加州測試自動駕駛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