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公司的興起和發展(知名企業發展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英特爾是美國一家主要以研製CPU處理器的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個人計算機零件和CPU製造商,總部在加州。

英特爾公司的經典宣傳語:給每台PC一顆奔騰的芯。

英特爾公司興起和發展歷程:

1968年,戈登∙摩爾和羅伯特∙諾伊斯在矽谷創辦了英特爾公司。

1971年,英特爾開發出第一個商用處理器Intel 44004

微處理器所帶來的計算機和網際網路革命,改變了整個世界。

197x年,英特爾遭遇前所未有的發展困境,摩爾接替諾伊斯坦擔任CEO,但是實際負責運營是其學生格魯夫,從此英特爾開始快速發展。

1978年,英特爾生產出了著名的16位8086處理器,是所有IBM PC處理器的祖宗

在20世紀80年代前,英特爾只能算是小公司:人數少、生意少、產品低端。

當時英特爾生產的低性能的微處理器,用來補充大的計算機公司看不上的低端市場。

但是其性價比高,大家能夠用的起,在很長時間裡,英特爾的產品被認為式低性能、低價格的產品


1981年,IBM為了短平快地搞出PC,懶得自己設計處理器,就直接用英特爾的8086,結果,英特爾一舉成名

1982年,英特爾搞出了和8086完全兼容的第二代PC處理器80286,用在IBM PC/AT上。

1985年,康柏製造出世界上第一台IBM PC兼容機,兼容機廠商們像雨後竹筍一樣湧現出來,但是為了和IBM PC兼容,處理器都是使用英特爾公司的。

個人電腦工業生態鏈

1985年,英特爾該公司繼摩托羅拉之後,第二個研製出32位的微處理器80386。

英特爾靠80386完成了對IBMP PC兼容機市場的一統江湖的地位。

1986年,英特爾公司上市。

1986年,英特爾不想AMD生產剛剛問世的80386,開始毀約,AMD申請仲裁,仲裁結果AMD可以生產80386,於是AMD開始名正言順克隆起英特爾處理器晶片。

1987年,安迪∙格魯夫正式擔任CEO,英特爾開始了快速發展的10年,並且稱為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公司。

1989年,英特爾推出了從80386到奔騰處理器的過渡產品80486,其就是80386加一個浮點處理器80387緩存。

依靠80486,英特爾一舉超過所有日本半導體公司,坐上了半導體行業的頭把交椅

20世紀80年代,英特爾果斷停到傳統的內存業務,從此專心做處理器

1993年,英特爾推出奔騰處理器,從此英特爾不再以數字命名處理器了,但是工業界和學術界,仍然習慣稱呼英特爾處理器為X86系列

奔騰處理器的誕生,讓英特爾公司甩掉了只會做低性能處理器的帽子,其運行速度達到工作站處理器的水平。

隨後十年里,英特爾推出了很多代的奔騰處理器。

1999年的時候英特爾公司市值最高突破了5000億美元, 最高峰為5090億美元,

2000年,英特爾的手機處理器XScale問世。

2001年,英特爾的64位伺服器處理器Itanium問世,英特爾在伺服器市場徹底超越RISC處理器的代表太陽公司

2005年,基於ARM大的處理器占到智慧型手機處理器市場的98%,英特爾在這個市場明顯落後於高通公司和德州儀器公司。

2005年,蘋果開始使用英特爾處理器,摩托羅拉徹底退出個人電腦處理器市場

2006年,英特爾和AMD主要產品都採用65納米的半導體技術,但是英特爾在最新45納米技術上明顯領先於AMD,並且已經開始研發集成度更高的32納米的晶片。

從那時起直到今天,英特爾對AMD一直保持絕對優勢。

2006年,雙核處理器問世。

同年,英特爾將通信及移動處理器業務賣給了Marvell公司,從此退出手機處理器市場。

2007年初,AMD不僅在業績上達到頂峰,而且對英特爾反壟斷官司頗有斬獲,歐盟各國開始約束英特爾。

2008年11月17日,英特爾發布四核core i7處理器

2009年,四核處理器問世。

英特爾繼續在伺服器處理器市場占優勢。

2012年,英特爾宣布重返移動終端市場,但是效果不佳

2014年2月19日,英特爾推出處理器至強E7 v2系列採用了多達15個處理器核心,成為英特爾核心數最多的處理器。

2014年3月5日,Intel收購智能手錶Basis Health Tracker Watch的製造商Basis Science,這一收購交易顯然是英特爾進軍可穿戴設備市場努力的一部分。

英特爾把Basis品牌整合進其NDG(新設備集團),目標是大踏步進軍新興的可穿戴設備市場,同時打壓高通。

2014年8月14日,英特爾6.5億美元收購Avago旗下公司網絡業務。

2014年4月9日,英特爾公司將關閉旗下位於哥斯大黎加的組裝和測試工廠,並裁減1500名員工。

2015年1月8日,英特爾發布世界上最小Windows電腦Compute Stick,大小僅如一枚U盤,可連接任何電視機或顯示器以組成一台完整PC。

2015年6月,英特爾收購了頭顯設備廠商Recon。

2015年12月斥資167億美元收購了Altera公司。

2016年4月底,英特爾公司發言人證實,原定在2016年推出的移動處理器凌動產品線的兩個新版本將會取消發布,換言之,英特爾將會退出智慧型手機晶片市場。

2016年7月,英特爾宣布該公司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裁員計劃,準備削減1.2萬人。

2016年10月28日,2016英特爾中國行業峰會在珠海召開。

2016年11月30日,據國外媒體報導,英特爾正在組建一個專門的事業部來從事自動駕駛解決方案的研發,它的名字就叫做Automated Driving Group(自動駕駛事業部,簡稱ADG)。

2017年3月,英特爾收購Mobileye, "算法+晶片"整合成AI制勝關鍵。

2017年6月7日,2017年《財富》美國500強排行榜發布,英特爾公司排名第47位。

英特爾和AMD之間的關係

AMD從來沒有另起爐灶做一種和英特爾不同的晶片,而是不斷推出和英特爾兼容的、更便宜的替代品。

從血緣上將,AMD算是英特爾的族弟,它是從仙童半導體公司分出來的,也在矽谷,比英特爾晚幾年,和英特爾一樣從半導體存儲器做起。

在AMD創建不久,成功解剖了英特爾一款8位處理器晶片。

上世紀80年代,IBM採購原則必須有兩家以上的公司參加競標,所以在很長時間內,英特爾主動讓AMD將它生產的產品賣給IBM公司。

1986年,特爾不想AMD生產剛剛問世的80386,開始毀約,AMD申請仲裁,仲裁結果AMD可以生產80386,這個官司打了好幾年,法院基本維持了仲裁的結果,於是AMD開始名正言順克隆起英特爾處理器晶片。

幾年後,英特爾再次控告AMD公司盜用它花幾億美元買來的MMX多媒體處理技術,AMD做出讓步,達成和解。

在20世紀90年代,英特爾和AMD雖然總是打打鬧鬧,但是在開拓X86市場和對抗精簡指令集的工作站晶片利益是一致的。

2000年後,美國經濟進入低谷,精簡指令工作站市場一落千丈,太陽公司股票大跌。

處理器市場,全是英特爾和AMD天下,AMD主動出擊,率先在高端市場挑戰英特爾,並一舉拿下伺服器市場的不少份額。

到2007年初,AMD不僅在業績上達到頂峰,而且對英特爾反壟斷官司頗有斬獲,歐盟各國開始約束英特爾

2008年,醋睿雙核處理器終於面世,性能高於AMD同類產品,英特爾重新奪回領先地位。

總的來講,英特爾並不想把AMD徹底打死,因為留著AMD對它利大於弊:一是避免了反壟斷的很多麻煩;二是留著AMD有利於推動英特爾技術革新和保持憂患意識。

業界流傳這麼一個玩笑:英特爾的人遇到了AMD同行,便說,你們新處理器什麼時候做出來,等你們做出來後,我們才會有新活做。

評價:

有人認為PC時代的領導者只有兩個,軟體方面的微軟和硬體方面的英特爾,甚至將PC行業稱為英特爾-微軟體系,即WinTel。

英特爾對世界最大的貢獻在於,處理器公司可以獨立於計算機整機公司而存在。

在英特爾之前,所有計算機公司必須自己設計處理器,使得計算機成本搞,而且無法普及。

英特爾不斷為全世界用戶提供廉價的、越來越好的處理器,直接推動了個人電腦的普及。

它大投入、大批量的做法稱為當今半導體工業的典範。

英特爾無疑是過去幾十年信息革命大潮中最成功的公司之一,但是今後除非找到新的成長點(目前已在人工智慧、無人駕駛方面有所嘗試),否則會隨著個人電腦時代的過去而進入平和的中老年期。



英特爾公司產品

處理器 4004/8008/8080/8086-8088等微處理器、奔騰系列、core2/ i3/i5/i7、Nehalem、雙核心四線程、八核7500系列、10內核「Westmere-EX」CPU
晶片 430系列、440系列、810~875系列、915~965系列、3X~6X系列、酷睿M晶片
顯卡 GMA900集成顯卡、GMA950集成顯卡、GMA3000集成顯卡系列,在低端電腦中更是常見
音效卡 Intel(R) Display Audio、Intel 82801G (ICH7) 高保真音頻、Intel AC97 Audio,均屬於低端音效卡
超級本 ultrabook
智能手錶 正在開發中
最小電腦 Compute Stick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