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屏不是最終形態 華為摺疊屏手機會帶來什麼新功能?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去年發布Mate10後,余承東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華為正在開發一款可摺疊手機。

「我們已經擁有了一款可運行的原型機,」 余承東稱。

他表示,華為還沒有做好發布這款手機的準備,但最快可能在明年推出。

在他看來,這款手機首先需要更好、更靈活的螢幕技術,還需要更好的機械設計。

「我們的手機擁有兩塊螢幕,」余承東稱,「但是兩塊螢幕之間仍有小縫隙。

這不好,我們需要去除這個縫隙。

手機設計的創新有些停滯,今年最大的創新莫過於移除手機邊框,實現了全面屏。

這是在手機使用金屬和玻璃材質情況下所能做到的最大限度。

但是可摺疊手機能夠對手機作出徹底改變,華為也有這個實力做出可摺疊手機。

如此看來,華為2019年初發布摺疊屏手機,算得上正常進度,不是什麼冒險突進。

圖源:@i冰宇宙

大家之所以認為華為「截胡」三星,大概是因為三星最早開始研發摺疊屏手機吧。

三星早在2012年就開始宣傳摺疊顯示技術,還推出過摺疊屏手機SM-G888N0。

今年的CES2018上,三星還展示了一款摺疊屏原型機。

據外媒報導,三星確認今年量產摺疊螢幕面板,將於11月份開始供貨。

國外網友爆料稱,三星將把摺疊屏手機命名為Galaxy F,摺疊狀態下4.5英寸,展開後7.3英寸。

最早將會在明年2月份的MWC上亮相,售價可能達到1850美元(約12630元)。

圖源:TechConfigurations

網上曝光的三星摺疊屏手機,看起來已經非常成熟。

華為要搶先發布的話,很有可能會選擇在1月份的CES上。

那麼,摺疊屏是未來嗎?

當全面屏還只是概念圖的時候,很多人都說,智慧型手機的最終形態,就是全面屏。

現在,市面上的新機基本都是全面屏,難道這就是智能機的最終形態?

柔性摺疊屏無論從終端廠商,還是產業鏈上來看,都已成趨勢。

除了華為和三星,蘋果、LG、索尼、微軟等也早就開展了摺疊屏手機的研發,並申請了相關專利。

最近小米、OPPO也加入了摺疊屏陣營。

圖源:黑科技滿點

在AMOLED產業鏈上,武漢華星光電已經斥資350億元,投入第6代柔性LTPS-AMOLED顯示面板生產線項目,戰略上選定的就是摺疊屏,預計2020年就可以為手機廠商供貨。

從大眾使用體驗來看,手機拿出來用的時候越大越好,而放在兜里或者包里的時候,則越小越好,摺疊屏手機可以提供完美解決方案。

摺疊屏延伸了更多交互和應用的可能。

比如,可以更好的分屏展示;可以當筆記本使用;可以讓虛擬現實更立體和逼真……

還有最簡單也最實用的一點:柔性屏不易碎。

我們完全可以相信,一部來自未來的手機,現在正躺在某位高層人員的桌子上,可能是摺疊屏,可能已經超越摺疊屏,也可能是一款我們無法想像的手機。

全面屏並不是智慧型手機的終點,摺疊屏也不是,只要人類還擁有想像力,智慧型手機就不會有最終形態。

你期待摺疊屏手機帶來什麼新功能?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果然,這就是摺疊屏iPhone!

當全面屏還只是概念圖的時候,很多人都說,智慧型手機的最終形態,就是全面屏。現在,市面上的新機基本都是全面屏,難道這就是智能機的最終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