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的「正」與「非」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華為從來都不是一個缺少新聞的公司。

從一度與富士康跳樓齊名的過勞死,到把底層員工從正式員工變為第三方派遣(在同樣用人的前提下,節省一大筆福利費用),再到近期流傳甚廣的34歲以上員工被開,每隔一段時間都會有爭議性新聞伴隨著華為。

華為的掌舵者任正非,更是一個時常在出現在新聞中的人物。

從網上流傳的「寒冬論」,到最近的「不養閒人」論,以及更近的「說一次滅三星蘋果罰款100元」,隨著華為從核心網絡交換機業務轉身到手機業務,任正非的言論、新聞也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公眾的視野。

任正非的「正」與「非」同樣鮮明。

「正」

他的正,在於能夠冷靜地正視華為的現狀與未來,時刻保持警惕。

他能夠決不允許說出「滅了三星,滅了蘋果」之類的話,無論公開場合,還是私下場合,一次都不能講。

誰講一次就罰100元!

憑心而論,華為手機在過去五年中的進步有目共睹。

隨著智慧型手機在我國的飛速發展不斷更新,從最初的「巨大中華」(巨龍、大唐、中興、華為),到「中華酷聯」(中興、華為、酷派和聯想),再到現在華為帶隊一干小弟的隊形,大浪淘沙剩下的只有華為一家,華為的成長是一款一款手機打出來的。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聯想手機。

2010年5月,是聯想樂Phone發售的日子。

當時的聯想老闆楊元慶放出豪言壯語「樂Phone賣不過iPhone就是失敗」。

6年過去了,iPhone還是iPhone,沒有喬幫主的日子裡,水果機依然引領智慧型手機,而樂Phone則早就「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了。

收購了摩托羅拉,依然不能幫助聯想的手機業務取得成功。

任正非與楊元慶,一個是已經領先卻還能保持冷靜,給自己的團隊提出明確的目標,追趕的方向;一個是萬里長征剛剛邁出第一步就頭腦發熱,高下立判。

「非」

任正非的「非」,在於他非比尋常的思路,剝下了企業與員工之間溫情脈脈的薄紗,還原了赤裸裸的剝削關係。

在中國這樣一個「重情」的國家,企業與員工之間除了僱傭,除了「錢」的關係以外,總要保持一點點感情的聯繫。

這也是東方國家的共性,其中的代表正是日本企業的「終身僱傭制」。

即便是在西方國家,企業與員工之間也因為工會的存在而保持著微妙的平衡。

在西方一些製造型的企業里,甚至有「國寶級」的老工人,他們的技藝甚至不是現代化的計算機能夠模仿、實現的。

而在外人看到的華為,企業和員工之間的關係變得簡單、純粹。

談不上好或者不好。

24、25歲剛剛畢業的研究生,為了高薪、願意拿青春賭明天而進入華為,拼搏10年,如果沒有在這中間被淘汰,則正好在需要轉成「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時候被洗出公司。

對於華為來說,收穫了年輕人精力最旺盛的10年時光,為華為的快速發展貢獻了力量。

對於被淘汰的員工來說,10年的時光正好讓他們在中國最好的IT企業接受嚴苛的訓練,帶著華為的思想離開——有想法有理想的可以去創業,沒有想法沒有理想的,可以找地方養老了。

在這一點上,華為與富士康再次不謀而合。

富士康培養了受過現代化工廠訓練的產業工人,華為培養了具備進取心的創業者。

只是,當華為的每個員工都能夠清楚地為自己離開公司而倒計時的時候,他們到底是更加瘋狂努力地工作,還是能夠更巧妙、深入地了解華為的核心,以備將來不時之用,就不好說了。


法家的未來

正如為大秦帝國變法,打下統一堅實基礎的商鞅,任正非創建了華為,又把華為變成了一架冷血的戰爭機器,讓華為能夠在商場上戰無不勝。

但在中國這樣一個儒家文化深厚的社會,法家註定不會即刻成為主流。

就如同當年的改革者商鞅死於車裂一樣,積毀銷骨,眾口鑠金,任正非本人以及他的華為也許同樣會在未來的某個時刻受到公眾的一致指責與譴責。

希望任老闆已經做好了法王路易十五那樣心理準備:我死後,哪管他洪水滔天!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