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車狂人王傳福 書寫"比亞迪"傳奇讓巴菲特青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1. 他蔑視現有的商業秩序和遊戲規則,他覺得專利都是「紙老虎」;他認為什麼都可以自己造,而且造的比高價買的更管用;他寧願垂直整合也不肯分工外包;在他看來,再貴的傳統能源汽車也不過一堆鋼鐵零件。

2. 技術派創業者

一直以來,在中國企業界,機會派、市場派、資本派和管理派走馬燈似的輪番占據舞台中央,而技術派卻總是處於邊緣。

王傳福是個技術派,其論文曾被英國雜誌轉載;他26歲就被提拔為研究院301室副主任,成為當時最年輕的處級幹部。

創辦比亞迪前,他是中國有色金屬研究總院高級工程師、比格電池有限公司總經理。

3. 創業時機

1995年,王傳福在行業雜誌《國際電池行業動態》看到一則消息說,日本方面鑒於鎳鎘電池對環境的污染,以後將不在本土生產鎳鎘電池。

王傳福覺得這是個機會,肯定會引發全球鎳鎘電池生產基地向低成本地區轉移。

29歲的王傳福辭去了公職,向搞證券的表哥借250萬元在深圳建立了比亞迪公司。

4. 創業環境決定發展路徑

1995年起步的王傳福,自稱是創業環境決定了企業日後的發展路徑。

當他創業的時候,市場已經供過於求,洋品牌高高在上,房地產泡沫正在破滅。

於是,他從自身所長出發,選擇了最困難的一條路――拆解跨國公司的技術壁壘。

5. 中國特色的「土辦法」

隨後,比亞迪殺入了鋰電池行業,此時正值手機市場突飛猛進的年代,大量的需求擺在面前。

當時,日本企業在這一行業占據核心技術,把市場准入門檻抬得很高:僅一間配備全自動化設備、全乾燥的鋰電池工作室,就要價十幾億元。

「土辦法」上馬大概是王傳福這一階段給人的最大感受,他無視行業標準,進行了極具中國特色的創新:例如無塵箱代替無塵車間的辦法,只要手伸進無塵箱操作,一樣可以實現無塵化生產;沒錢建乾燥室,就以添加吸水藥劑替代等等。

就這樣,比亞迪生產出比日本企業更便宜的手機電池。

6. 你用機器 我用人

「機器+人=機器人」,有人這樣調侃比亞迪的低成本生產模式。

沒錢購買生產線,不要緊,比亞迪用了和全世界所有先進位造企業截然相反的方法論:你用機器,我用人。

比亞迪自己開發了生產線上所有非標準自動化設備,把每一道工序分解成若干個工位,由全世界最廉價的熟練工人和他們手上價值只有幾塊錢的夾具來完成。

7. 與富士康交鋒

2003年,比亞迪正式進入手機部件的生產和組裝業務,為諾基亞、摩托羅拉等代工,於是比亞迪與該行業老大富士康形成了正面交鋒。

作為代工領域的競爭對手,郭台銘一路指責王傳福進行技術偷竊,並持續在和他打官司。

但是王傳福認為,代工行業要看別人臉色,賺大錢是賺不到的。

8. 從電池到汽車的瘋狂跨越

從電池進入到汽車生產,外界無從知曉王傳福是如何完成這個思想跨越的。

在中國汽車業,即便另類如李書福,好歹之前是做摩托車起家。

而在王傳福看來:「汽車說白了就是一個超過百年的傳統產業、低科技產業,手機里的零部件才是高科技。

9. 「拋比亞迪股票 拋死為止」

2003年1月,王傳福提出了一個大膽的設想——通過收購秦川汽車廠進入汽車產業。

在他看來,手機電池幾乎做到了盡頭,再想有所突破很難。

比亞迪進軍汽車產業,引來陣陣罵聲,資本市場反應尤為強烈,「我們要拋盡比亞迪的股票,直到拋死為止。

」有投資者在電話里這樣威脅王傳福。

但這只能讓王傳福更為堅定。

2003年1月23日,比亞迪宣布以2.7億元收購西安秦川汽車有限責任公司77%的股份,2天內,比亞迪股價暴跌了30%。

10. 藐視專利壁壘

很多人說比亞迪從誕生那天起就開始複製、模仿。

手機零配件模仿富士康,汽車模仿豐田、通用等。

但王傳福對外界的言論一概嗤之以鼻,認為很多專利一改頭換面,就是自己的了。

「一種新產品的開發,實際上60%來自文獻,30%來自樣品,另外5%來自原材料等因素,自身的研究實際上也就占5%左右。

」王傳福的「專利」觀點也給公司製造了不少麻煩,三洋、索尼、富士康以及美國的一些企業,不斷把它告上法庭。

11. 上下游垂直整合產業鏈

現代工業生產越來越講究外包服務,比如豐田汽車除了主要的發動機和組裝外,大部分流程均已用外包的形式解決。

而王傳福反其道而行之,在他看來,從上游到下游垂直整合產業鏈才是王道。

除了輪胎和玻璃,比亞迪汽車什麼都能自己生產。

12. 比亞迪F3的成功

2005年9月,比亞迪F3推出。

F3切入點很刁鑽,1.6升的排量,價格跨越7.38萬元到9.98萬元區間,以中級轎車的配置、經濟轎車的價格,打入了中低端兩個消費市場。

雖然F3模仿豐田「花冠」外型惹來爭議,卻也有效地吸引了市場注意力。

2006年第一季度,比亞迪F3奪得了「三冠王」:全國產量增幅冠軍、銷量增幅冠軍、國內單品中級家庭轎車銷量冠軍。

13. 巴菲特投資

2008年9月,股神巴菲特宣布投資2.3億美元收購比亞迪10%股份,這讓王傳福和他的比亞迪再次成為全球矚目的焦點。

作為巴菲特的最重要搭檔,查理·芒格也絲毫不掩飾對王傳福的欣賞:「這傢伙簡直就是愛迪生和韋爾奇的混合體,可以像愛迪生那樣解決技術問題,同時又可以像韋爾奇那樣解決企業管理上的問題。

我從來沒見過這樣的人。

14. 個人財富達到頂峰

在巴菲特效應帶動下,比亞迪公司的股票一路高歌猛進,擁有比亞迪27.83%股份的王傳福以350億元成為09年胡潤百富榜的首富,外界對他冠以「汽車狂人」的稱呼。

15. 政府扶持

巴菲特看重王傳福的是他在電動車市場上的廣闊前景,持此觀點的還有深圳市政府,為了扶植電動車市場,2010年深圳市政府購買100輛E6作為計程車投入運營。

根據《深圳新能源產業振興發展規劃》,到2012年,深圳市各類新能源汽車要達到2.4萬輛左右,其中公交車4000輛,計程車、公務車各2500輛,私家車1.5萬輛。

16. 利潤下滑

2010年,比亞迪汽車銷量連續五年保持百分之百增長的勢頭戛然而止。

就在這一年的8月3日,王傳福將公司當年汽車銷售目標下調25%,從80萬輛下調至60萬輛。

2010年,比亞迪凈利潤同比下跌33.48%,其中汽車業務的利潤也從2009年的35億元下滑至2010年的17.4億元,下滑幅度接近50%。

17. 經銷商退網 高管離職

2010年4月-8月,比亞車經銷商四川成都平通公司宣布退出比亞迪,湖南光大、山東創漲、河南部分比亞迪汽車經銷商也陸續退出了比亞迪銷售網。

這些經銷商們稱比亞迪對於經銷商渠道不夠保護、過度壓榨,商務政策存有諸多問題。

伴隨著沒完沒了的虧損,比亞迪高管團隊信念也開始動搖。

2011年8月6日,為比亞迪汽車立下汗馬功勞的副總裁夏治冰辭去所有職務,謝別王傳福。

18. 5·26事件

2012年5月26日凌晨,一輛紅色GTR跑車在深圳濱海大道與兩輛的士發生碰撞,其中一輛的士起火,司機和兩乘客慘死,著火的的士正是比亞迪投放計程車市場的純電動汽車E6。

雖然事後經科技部、發改委、財政部及工信部四部委專家組鑑定,「比亞迪的E6電動車安全性方面沒問題。

」但比亞迪電動汽車的安全性已經引發了關注。

王傳福堅定地表示,從來沒懷疑過自己的產品,「只是運氣很差」。

19. 裁員風波

2011年8月,外界曝出「比亞迪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大裁員,比例高達70%」,由於此次裁員人數眾多,且牽涉面廣,因此消息一經公布即引起軒然大波。

對此比亞迪回應稱,公司確實啟動了一輪員工調整計劃,有員工因不服從調配而自動離職,不屬於裁員。

而有媒體列舉出比亞迪2011年、2012年年報中的員工數量,指明其在過去1年中裁員過萬。

有媒體報導稱,王傳福經常一個人在公司食堂吃飯,無人上前搭訕。

20. 首度承認戰略失敗

2011年9月9日,比亞迪召開2011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王傳福首次對外宣布比亞迪汽車策略失誤:「比亞迪2009年就犯下錯誤,現在的裁員和調整是為過去的錯誤買單。

從今年起比亞迪進入調整年,這個調整一是優化管理團隊和經銷商網絡,二是加強品牌設計。

」王傳福給出的調整期限是到2013年。

在三年調整期中,比亞迪的每一款新車測試出來後,王傳福都是它們的首位車主。

21. 翻身仗?

經過了三年時間的調整和儲備之後,比亞迪似乎在今年一開始就抓住了市場機遇。

不久前,比亞迪發布了2013年一季報,顯示其實現凈利潤1.12億元、同比增長315.63%;與此同時,比亞迪還預計今年1~6月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達到4億元至5億元,同比增長2358.51%至2973.14%,預計最高盈利增幅將近30倍。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