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方開建第6代柔性屏生產線 國產手機期待自研產業鏈閉環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中國手機廠商將有一個選擇螢幕的新機會,將打破三星在手機電子市場上的壟斷。

近日,京東方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在重慶正式開工建設一條第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

該生產線投資465億元。

這是繼重慶第8.5代TFT-LCD生產線、重慶智慧電子系統智能製造生產線後,京東方在重慶布局的又一重大項目。

京東方將引領柔性面板的技術變革,有望超越三星

據悉,重慶第6代柔性顯示生產線由京東方自主設計、開發和建造,採用行業領先的主動有機電致發光顯示技術,玻璃基板尺寸1500毫米×1850毫米,設計產能為4.8萬片/月,主要生產手機、車載及可摺疊筆記本電腦等柔性顯示產品。

而此前京東方在成都投建的我國首條第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已實現量產,在四川綿陽投建的第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也將於明年量產。

作為我國液晶顯示行業「領頭羊」,京東方連續多年保持了液晶顯示行業專利申請量全球第一、首發產品覆蓋率全球第一、顯示產品總出庫量全球第一,並在手機、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顯示器、電視超大尺寸顯示屏等6個主要細分領域實現了市場份額全球第一。

近年,以京樂、TCL、天馬等大陸面板廠進入新廠投產高峰,除了10.5代、11代新廠陸續建廠投產之外,AMOLED面板6代廠也四處開花。

儘管中國面板廠的品質與技術尚還無法與三星相抗衡,但藉由大規模量產與價格競爭,影響力已不容小覷。

根據市調機構IHS Markis預估,2023年中國面板廠將拿下全球面板廠的半壁江山,並與三星平起平坐。

目前來看,在手機零部件的供應鏈上,三星已經達到了完整的自研產業鏈的閉環。

目前在柔性屏領域,三星仍舊占據領先地位。

OLED面板市場上,三星占據9成以上的份額,三星依靠著在OLED面板上的壟斷地位取得了大量的利潤。

而蘋果雖然沒有形成自有的產業鏈閉環,但是在手機背後的供應鏈上下游都有著不錯的掌控能力,在手機的軟體和系統方面也有著領先優勢,唯獨國產手機獨立性尚不太強。

當前隨著三星在市場上的份額越來越大,蘋果、華為等都不願再受三星的牽制了。

於京東方、深天馬、LG以及維信諾等企業而言,誰在當前階段率先實現柔性面板的高良率量產並搶到各大手機製造廠商們的大單,誰就將有機會在下一階段成為螢幕製造領域挑戰三星霸主地位的新龍頭。

而於三星與華為而言,誰先將搭載柔性螢幕的可摺疊手機推向市場,誰就將有機會在下一階段引領智慧型手機製造的潮流。

柔性螢幕的可摺疊手機或決定品牌廠商排名,國產手機期待自研產業鏈閉環

在硬體設施難以進行創新,智慧型手機銷售下滑的窘境下,手機廠商開始追求差異化的創新產品設計,而柔性電子、柔性顯示就是一個全新超越的領域。

基於人們對視覺形態上的多樣化體驗,柔性屏顯然是手機市場上的又一次飛躍性的技術革命,可摺疊手機則成為了這場競賽中的關鍵節點,而摺疊屏手機背後更重要的是螢幕供應鏈之爭。

三星在面板市場的領先已10年,尤其是柔性面板具有強大的優勢,目前市面上仍然沒有能超越三星技術的電子廠商。

但是如華為能藉助京東方新一代柔性AMOLED生產線全面量產並結成戰略夥伴,就能成功推出國產的摺疊屏手機。

未來在國產柔性屏的應用上,不僅可以減少對三星的依賴,且按照華為要超越三星的說法,接下來的手機行業市場將再次迎來新的洗牌。

據調查機關IHS預測,柔性屏市場未來7年將擴大250倍,年出貨量從目前的300萬片增長至8億片。

同時全球柔性顯示屏市場總營收將從100億美元增長至4100億美元。

僅採用可摺疊屏手機出貨量將在2020年增長至3.5億部。

作為手機市場背後最重要的螢幕廠商供應鏈,顯然誰能在新的摺疊螢幕技術上打出優勢誰就在手機市場占有更多的話語權。

作為我國液晶顯示行業「領頭羊」,京東方能在自主研發的柔性屏上實現量產,意味著京東方已可擔起國產手機螢幕提供商的重任,若能與國內手機領導者華為聯合,就能抵消三星可摺疊手機的優勢。

三星希望以可摺疊手機的製造和銷售為契機重振勢頭,國產手機則期待自研產業鏈閉環。

據稱,三星正在向集團內的三星顯示器施加壓力,要求其暫不要向華為提供可彎曲螢幕技術;而另一方面,華為與京東方正緊密合作,推進可以摺疊的顯示屏的開發。

華為將會想盡辦法搶先一步發布摺疊屏手機,以取得市場關注度。

預計華為在明年推出的摺疊屏手機將會支持5G網絡,可認為這是華為這些年來的集大成之作。

據悉,華為可摺疊手機在摺疊形態下螢幕尺寸為5英寸,而在展開後螢幕尺寸可以達到8英寸,有著平板般的視覺體驗,大於三星的7.3英寸可摺疊手機。

華為摺疊屏手機有可能會在明年MWC期間正式公開新產品。

顯而易見,華為的摺疊屏手機矛頭直指三星,而三星的摺疊屏手機預計發布、開售時間,就是在3或4月,兩者時間相差不多。

三星手機遭遇空前挑戰

2019年的手機市場,將圍繞摺疊螢幕、5g網絡、屏下鏡頭、屏下聽筒、屏下超聲波指紋解鎖等技術展開,還有升級的七納米euv製程,超級快充技術的普及,後置三攝像頭技術的持續跟進和改善,部分頭部手機廠商具備引領態勢。

尤其是國產手機廠商,其供應鏈的實力已今非昔比,國內的京東、深天馬等,紛紛打破三星的amoled手機螢幕壟斷,並在摺疊螢幕等新型技術上紛紛取得突破,蘋果、三星的大幅領先優勢已不復存在。

隨著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陷入增長乏力,創新已成各大手機廠商的救命稻草,圍繞著柔性屏、AI加上打的熱火朝天的5G,在即將到來的2019年,市場將進入一個前所未有的創新大潮,而圍繞著柔性屏的爭奪,一眾手機製造廠、螢幕供應商都將為了這一即將到來的行業洗牌機會積極應對,誰是最後勝者,拭目以待。

(文章為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作者系廈門智者恆通管理顧問機構總監)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