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 NAND固態硬碟的發展前景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2017年至今,固態硬碟的價格依然在漲,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各大廠家正在經歷2D轉型3D時期。

那麼3D NAND快閃記憶體究竟是什麼?和2D 相比又有哪些區別呢?3 D NAND缺貨的形勢什麼時候能獲得緩解?

什麼是3D NAND快閃記憶體?與2D NAND的區別在哪?

▲從2D NAND到3D NAND就像平房到高樓大廈

之前見過的快閃記憶體多屬於Planar NAND平面快閃記憶體,也叫有2D NAND或者直接不提2D的,而3D快閃記憶體,顧名思義,就是它是立體堆疊的,Intel之前用蓋樓為例介紹了3D NAND,普通NAND是平房,那麼3D NAND就是高樓大廈,建築面積一下子就多起來了,理論上可以無線堆疊。

▲3D NAND與2D NAND區別

3D NAND快閃記憶體也不再是簡單的平面內存堆棧,這只是其中的一種,還有VC垂直通道、VG垂直柵極等兩種結構。

3D NAND快閃記憶體有什麼優勢?

NAND快閃記憶體的製程工藝是雙刃劍,容量提升、成本降低的同時可靠性及性能都在下降,因為工藝越先進,NAND的氧化層越薄,可靠性也越差,廠商就需要採取額外的手段來彌補,但這又會提高成本,以致於達到某個點之後製程工藝已經無法帶來優勢了。


相比之下,3D NAND解決問題的思路就不一樣了,為了提高NAND的容量、降低成本,廠商不需要費勁心思去提高製程工藝了,轉而堆疊更多的層數就可以了,這樣一來3D NAND快閃記憶體的容量、性能、可靠性都有了保證了。

3D NAND究竟遇到了什麼障礙?

英特爾,美光,三星,SK海力士以及東芝/西部數據等廠商仍在市場上銷售傳統的平面NAND,但這個技術在目前的1xnm節點下將很快達到物理極限。

所以這些供應商在銷售傳統平面產品的同時,一直在致力於開發一種稱之為3D NAND的新一代存儲技術,它可以被廣泛地應用於智慧型手機和固態存儲驅動器(SSD)。

預計3D NAND技術將在年底成為主流,比預期的大約晚了兩到三年。

事實證明,3D NAND比以前想像的更難製造。

與2D結構的平面NAND不同,3D NAND類似於一座垂直的摩天大樓,其中水平層被堆疊起來,然後使用微小的垂直通道進行連接。

供應商正在出貨的是其上一代3D NAND產品,包括32層和48層產品。

但向下一代64層或72層3D NAND產品的過渡則相對困難。

在發方面,供應商正在致力開發下一代產品,即96層和128層3D NAND。

這些產品的複雜性可能會迫使供應商在下面兩條路徑里做出選擇,儘管這是一個艱難的選擇。

一個是等比例縮小3D NAND單元,這是具有挑戰性的。

另一種是堆疊技術,這意味著要增加成本。

但無論哪種路徑,3D NAND節點的過渡可能會延長一年到兩年。

明年3D NAND缺貨形勢有望緩解?

眼下,各大存儲晶片廠商加速3D NAND 布署。

2017下半年三星、美光、SK海力士、東芝、西部數據等64層/72層3D NAND紛紛進入量產,擴產計劃也部分將於2018年開出產能。

不僅如此,國內長江存儲的3D NAND 也將在2018年進入量產,可以說,3D NAND正加速替代2D NAND成為市場主流。

明年的SSD缺貨形勢能否得到緩解,這時間會給我們一個結果。

但是,可以看到,NAND Flash從SLC發展到MLC,再到TLC成為主流,現在又向3D NAND發展,NAND技術的演變對主控廠商的技術更新換代起了很強的推動作用。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Flash晶片市場情況分析

2016 年全球快閃記憶體(Flash)的增長動力主要來自終端裝置平均搭載的增加和固態硬碟(SSD)需求的增長。根據 IC Insights 的統計,2016年全球快閃記憶體的市場 NAND 快...

解讀3D NAND是如何製作的?

2013年,三星發售全球首款3D NAND設備,在IC(集成電路)業界達到了一個里程碑。現在,經過一些延遲與不確定性後,英特爾,美光,海力士,閃迪/東芝二人組對3D NAND最終加大產能或進行取...

2017年數字存儲產業將加強融合

近日,IEEE高級會員Tom Coughlin接受記者採訪,聚焦存儲器技術、傳輸網絡、數據接口以及存儲系統等方面,分析解讀2017年數字存儲的技術走向與行業趨勢。 2016年固態存儲技術發展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