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AM賣方市場確立 國內手機廠商需抓緊備貨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全球DRAM市場價格在經過一年多的低迷期後,終於在今年二季度開始呈現上漲趨勢。

根據TrendForce集邦科技旗下存儲研究品牌DRAMeXchange(全球半導體觀察)此前發布的研究報告顯示,由於筆記本電腦市場回暖、智慧型手機增長勢頭依然較好,再加上伺服器需求量增加,第四季度全球DRAM合約價格將上漲超過10%。

而該機構最新的數據則表明,2017年第一季度全球DRAM的合約價還將上漲15%,上漲勢頭不減反增。

賣方市場基本確立

由於最近幾個季度全球DRAM市場需求量不斷增加,導致其價格不斷上漲,逐漸形成賣方市場。

因為三星、SK海力士、美光三強的DRAM總出貨量占據了全球約95%的市場份額,且在製程演進到20納米後,三大廠商放緩了資本支出節奏,有意控制出貨量,導致DRAM供應開始出現吃緊的狀態。

由此看來,在控制產量方面,三大廠商可謂步調一致。

而在蘋果iPhone 7內存增加至2GB,安卓大部分旗艦機內存容量增加至4GB甚至6GB的情況下,智慧型手機對DRAM總量的消耗越來越大。

未來,搭載8GB內存的智慧型手機也可能很快被推出,這只會加大全球DRAM供應短缺的預期,從而進一步推高其價格,更加確立賣方的市場主導地位。

終端廠商需加緊備貨

上游原材料漲價影響最大的還是下游的終端廠商,尤其是智慧型手機廠商。

目前,在華為、OPPO、vivo等廠商的快速發展下,中國智慧型手機廠商整體出貨量已經超過蘋果、三星兩家的總和,其中華為今年出貨量確定超過1億部,而今年迅速崛起的OPPO、vivo出貨量則都接近1億。

OPPO、vivo等廠商在今年下半年更是已經多次調整採購計劃,應對不斷增長的市場需求。

但是上游廠商待價而沽的情形讓國內終端廠商面臨著較大的成本壓力,尤其是多數國內廠商的智慧型手機利潤水平都比較低。

相信在未來較長一段時間,全球DRAM市場的價格依舊會維持上漲的,這就需要相關廠商加大備貨力度,調高原料庫存,從而應對市場風險。

不過,這需要國內廠商像蘋果、三星一樣具有強大的議價能力。

國產替代才是根本

對國內終端廠商來說,DRAM供應受制於人的根本原因在於全球DRAM產業高度集中,而國內沒有自主生產的能力。

除了DRAM之外,NAND Flash、處理器等等,整個半導體產業都面臨著這樣尷尬的局面。

而要想解決這一現實矛盾,只有大力發展半導體產業、實現進口替代,才是根本出路。

所幸,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國內半導體產業已經進入快速發展的軌道,尤其是存儲產業,已經啟動了武漢長江存儲、晉江晉華、合肥兆易創新等三大產業基地項目。

更多資訊請關注 快芯網(ICinside) 微信公眾號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