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制裁升級,華為卻只發了一張圖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美國時間5月15日,美國商務部宣布,未經特別批准,禁止任何使用美國設備的晶片製造商向華為公司供應晶片。

5月18日,華為聲明表示,華為強烈反對美國商務部僅針對華為的直接產品規則修改。

美國政府為了進一步扼制華為的發展,無底線地擴大並修改直接產品規則,修改後的規則蠻橫而具有產業破壞力。

此事一出,網友都表示,支持華為!

還有的網友評論,這是國與國之間的較量。

華為:英雄自古多磨難

華為心聲社區發布文章稱,「沒有傷痕累累,哪來皮糙肉厚 ,英雄自古多磨難。

華為認為:「在此規則下,全球170多個國家使用華為產品建設的數千億美元網絡的擴容、維護、持續運行將受到衝擊,使用華為產品和服務的30多億人口的信息通訊也會受到影響。

美國政府為了打壓別國的先進企業,罔顧華為全球客戶和消費者的權益,這與其一直鼓吹的保護網絡安全的說辭是自相矛盾的。

華為輪值董事長郭平在分析師大會上回應道,華為的業務將不可避免地受到巨大影響,但有信心能夠找到解決方案。

如果美國政府允許,華為仍然會繼續購買美國公司的產品。

華為也將更加關懷和培育其他的供應商,構建更有競爭力的供應鏈。

5月18日,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在朋友圈對美國封殺華為升級一事評論,所謂網絡安全僅僅是個藉口。

(中國和華為)威脅到其科技霸權地位,才是關鍵。

中國商務部發言人17日稱,美方動用國家力量,以所謂國家安全為藉口,濫用出口管制等措施,對他國特定企業持續打壓、遏制,是對市場原則和公平競爭的破壞,是對國際經貿基本規則的無視,更是對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的嚴重威脅。

這損害中國企業利益,損害美國企業利益,也損害其他國家企業的利益。

中方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堅決維護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

華為具備內部採購能力

業內人士認為,美國針對華為晶片的打壓升級,意味著國產晶片自主化的進程刻不容緩。

浙江傳媒學院網際網路與社會研究院院長方興東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如果美國政府實施新規,對華為的影響會非常大,因為華為目前的晶片主要依靠台積電代工,而台積電離不開美國技術。

中美這場交鋒最差的後果就是把華為打下去。

中信證券表示,目前華為已實現大量晶片自研,但製造環節仍然高度依賴台積電,是其產業鏈中的主要瓶頸。

一旦製造環節無法在台積電下單,而中芯國際技術和產能爬坡仍需一定時間,則其大量自研的晶片將無法實現量產和應用。

華為或將面臨短期斷供,但可以合理推斷華為在2018、2019年大量囤貨了相關元器件及產品,以備不時之需。

雖然短期或將面臨一定壓力,但大機率不會導致完全停供。

《日本經濟新聞》報導稱,可以看出在美國發起制裁後,華為不得不開始大幅調整採購對象,但也反映出華為在推進零部件研發,並明顯具備了內部的採購能力。

兩敗俱傷

英國廣播公司(BBC)稱,華為的前車之鑑是中興——在被美列入「實體清單」後,這家巨頭一時間「主要經營活動無法進行」。

該企業約有20%~30%元器件從美國採購,導致中興在禁令生效後陷入停滯。

美國《洛杉磯時報》援引諮詢公司龍洲經訊分析師王丹(音)的話稱,這將對華為智慧型手機和基站中的晶片供應產生非常重大的影響,尤其是基站占華為總收入的85%或90%。

這些規定很有可能造成華為收入減少近90%。

波士頓諮詢(BCG)表示,美國完全禁止半導體公司向中國客戶出售產品,那麼其全球市場份額將損失18個百分點, 其收入將損失37%,這實際上會導致美國與中國技術脫鉤。

這些收入下降將不可避免地導致研發和資本支出的大幅度削減,並直接導致美國半導體行業削減15000-40000個高技能就業崗位。

美國CNBC電視台節目主持人吉姆·克萊默表示,現在真的不是發動貿易戰的時候,美國經濟的衰退幅度堪比上世紀30年代的大蕭條,在這種時候發動貿易摩擦是不是瘋了?

END

編輯|思洋 校對|堅果 視覺|牛小偉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華為回應美國打壓:盡最大努力尋找解決方案

在美國加大打壓力度的背景下,華為公司第十七屆全球分析師大會今日(18日)在深圳開幕。華為輪值董事長郭平在開幕式上作了題為「跨過時艱,向未來」的主題演講。郭平首先分享了這一年來華為的狀態和業績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