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製造品牌的台灣首富郭台銘發現的財富密碼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未來風雲備忘錄12

一個人的格局決定了他的成長道路,在全世界都在為塑造一個名牌而爭得頭破血流時,郭台銘象一隻逆風飛翔的孤雁飛向製造領域至高的天空。

郭台銘出生於1950年台灣,祖籍中國山西省,是世界最大的代工廠鴻海科技創辦人,這個公司下屬公司富士康,鴻海科技有百萬以上員工在世界各地為蘋果樣的大公司加工產品。

2016年鴻海科技名列世界500強企業第25名,4月2日,郭台銘收購日本老牌夏普公司66%的股份,將該公司納入富士康旗下。

郭台銘沒有什麼顯赫的家庭背景,15歲上學時就開始在工廠打工賺學費。

1974年時他初創鴻海塑料企業有限公司時,因為塑料生產行業的蕭條,合作入股者都退出跑路,一年光景郭台銘就品味了創業的辛酸和無奈。

按郭台銘自述他就象一個長在地里默默無聞的「地瓜」,1975年頂下鴻海塑料公司敗局的郭台銘開始人生格局的逆襲。

郭台銘仔細研究市場,開始從不起眼的產品開始做起,第一個居然是電視機選台的旋鈕。

這與日後能加工蘋果手機等高大上的產品格局事實上一脈相承,那就是代工!

很多創業者都想做大做強,你可能會被郭台銘的創業經歷打擊了,一個如此不起眼的小零件居然能挖到第一桶金?

事實上,商業競爭日趨激烈的這個時代,不注重細節不注重針尖上的黃金礦區可能一事無成。

當年郭台銘究為企業崛起究竟做了些什麼?

讓我們看看現在的郭台銘或者心中明了,郭台銘每天就住在深圳的30平米宿舍,他的辦公室也是簡潔到極至,幾張會議桌上放著鬧鐘和公文,唯一的裝飾品是一個鍍金的小座獅。

郭台銘總是巡視第一線,每天長達16個小時工作,抽查生產線維修設備,到處都是他的足跡,真正的鞠躬盡瘁……

再回首1977年時,郭台銘利用人生的第一桶金時,建起了自己的模具廠。

從模具出手闖進電腦零組件代工領域,什麼電腦主機板、電視遊戲機、連接器都成了他的加工產品,量大、低價造成的連鎖反應讓加工訂單雪片飛來。

郭台銘的目光開始投向整個世界。

1982年郭台銘甘脆把公司更名為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並在美國成立分公司。

1988年以後,郭台銘在大陸深圳成立廣東深圳富士康精密組件廠,先後在全國各地開闢幾十家子公司,並在全球各地設立60多個分支製造基地,開始了全球起飛的進程。

多年過去了,許多人還不知道這個暗中成長起來的巨無霸企業。

2013年,鴻海接到蘋果公司要求返工的500萬部手機,因外觀不符合標準以及功能不良等問題造成十億元利潤流失,富士康受到殘酷的打擊,讓代工行業產生了信任恐慌危機。

也讓富士康成為全球關注焦點……

看來代工並不是那麼好玩的,當危機四伏時,按郭台銘說法真是「我的眼淚都是往肚裡吞。

感動時,往肚裡吞,難過時,也是往肚裡吞。

在獨特的代工模式下,不去製造「品牌」,最大限度服務好客戶,讓合作者放心,讓諸多品牌助推鴻海科技的飛翔之旅,郭台銘超越了所有競爭對手……

歷經磨難的郭台銘,產生了對創業興衰別具特色反思:寒冬里的一隻孤雁,要覓食,要在逆風中找好一個安全的落腳點,就只有努力地飛,飛得越高越好。

因為只有這樣,它才能生存下去。

「在我的領域沒有競爭對手」成了郭台銘的制勝信念。

不經營品牌的鴻海,現在與知名品牌一起在財富天空比翼飛翔。

按郭台銘說想法鴻海科技註定不是一隻普通「地瓜」,要在世界各地生根長大,要三區(亞、歐、美洲)製造、全球交貨,現在全球5台電腦就有一台來自鴻海的全球工廠。

郭台銘不生產品牌確創造了吸引財富的黑洞……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中美貿易戰」開打,富士康成最大苦主

【觀察者網綜合報導】據台灣「中時電子報」3月25日報導,中美貿易戰開打,科技產品成為美國制裁中國大陸的主要目標,雖然受影響的層面目前還未完全明確,但作為蘋果公司全球最大代工廠富士康的母公司,台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