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終於還是對華為動手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繼中興通訊遭受美國「封禁令」後,華為也成為美國調查的對象。

4月25日,美國媒體《華爾街日報》援引知情者消息稱,美國司法部正在調查華為是否違反美國對伊朗的有關制裁。

對此華為回應稱:「華為遵守開展業務所在地的所有適用法律和監管規定,包括適用於聯合國、美國和歐盟關於出口管制和制裁的法律與監管規定。

事實上,美國針對華為發起的此類「調查」並非首次。

2016年,美國商務部曾對華為發出行政傳喚,要求華為提供過去五年向古巴、伊朗、朝鮮、蘇丹和敘利亞出口或再出口美國技術的全部信息,以配合美國調查華為是否違反美國相關出口管制規定。

此次,美國舊事重提,調查方更是由原來的商務部升級為司法部,而《華爾街日報》的報導中更是用了「Criminal」(刑事的)一詞。

一時之間,華為是否會成為下一個面臨「休克」的中興,成為眾人關注的話題。

巧合的時間點

與此次美國對華為發起調查相關的兩個時間點頗為值得關注。

一個是美國財政部長姆努欽和貿易代表萊特希澤將在未來數日率代表團來中國就貿易問題進行磋商。

美國總統川普在4月24日放出該消息,並表示美中兩國很可能就貿易問題達成協議,但已宣布的關稅在達成協議前將繼續推進。

前腳才宣布派出人員磋商,後腳就有媒體曝出對中國的科技公司華為進行刑事調查,美國借調查之名行談判籌碼之實再明顯不過。

因此,未來真正的焦點或不在美國對華為的調查結果究竟如何,而在於中美兩國就貿易磋商的結果。

就在川普放出磋商消息的當天,川普還積極評價了習近平主席最近關於中國進一步開放的講話。

另一個時間點是,距今僅有1個多月的時間。

此外當前正是5G設備研發的關鍵時期,具備示範應用能力的5G終端將在明年下半年推出。

而華為被認為是在5G市場發揮影響力的中國企業。

根據無線技術公司Inter Digital Inc數據,2017年5G標準的方案提交中有34%的方案來自中國公司,中國也由此成為提交方案最多的國家,其中華為以234項方案位居榜首,遠超高通的168項。

華為5G 產品線CMO朱慧敏對周刊君表示,「華為從2009年,大概投入有6億美金,專門來做5G技術的研究,包括標準候選技術的研究」。

目前,華為提出的一些技術標準已獲得接納。

華為提出的Polar Code方案成為了5G的控制信道eMBB場景編碼方案,目前華為擁有大約10%的關鍵5G專利,並且發布了首款符合3GPP標準(全球權威通信標準)的5G商用晶片——Balong5G01和基於該晶片的首款3GPP標準5G商用終端華為5GCPE。

在面向人的應用方面的5G通信R15標準取得了階段性成果的情況下,朱慧敏表示接下來華為將致力於R16標準的技術努力,以滿足人與物、物與物的大規模機器類通信和超低時延、高可靠性的連接,而R16標準預計將在2019年第4季度實現。

正是隨著華為在5G方面影響力的增強,今年3月13日,美國總統川普否決了博通對高通的收購案,其理由是:「併購案將削弱高通領先地位,並給華為等中國電信商在5G標準制定上增加影響力打開大門。

而在這之前3月5日披露的美國財政部致高通的信中也稱,如果高通在5G市場的「領導角色」被華為取代,則可能對美國構成威脅。

此次美國重啟對華為的相關調查,可以看做是對華為5G影響力增長關鍵期的定時狙擊。

未雨綢繆

自美國封殺中興通訊以來,華為已成為人們關注的潛在被封殺對象。

對於封殺風險,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早在2012年華為2012實驗室講話上就給出過應對答案:

「我們現在做終端作業系統是出於戰略的考慮,如果他們突然斷了我們的糧食,Android 系統不給我用了,Windows Phone 8系統也不給我用了,我們是不是就傻了?」

「我們做作業系統,和做高端晶片是一樣的道理。

主要是讓別人允許我們用,而不是斷了我們的糧食。

斷了我們糧食的時候,備份系統要能用得上。

為應對斷糧風險,華為一直注重研發。

數據顯示,2017年,華為研發費用897億元,同比增長17.4%。

據稱未來十年,華為將保持研發費用不低於收入15%的增長速度。

財報顯示,華為2017年從事研發的人員約8萬名,占公司總人數的45%。

相比之下,中興通訊的研發投入則遜色不少。

2015到2017年,中興公司研發投入分別為122億,127.62億,129.6億元,增長有限。

而研發的人數也從2015年的31703人減少到了28942人。

據華為財報,華為2017年的研發投入方向主要為5G、晶片、智能終端等領域,而華為研發投入的一個代表性成果就是華為海思。

華為海思的成立時間要追溯到1991年度的華為集成電路設計中心,經過多年的技術積累,海思的自有晶片目前已廣泛應用在華為手機及其網絡終端及基站產品中

2017年,華為海思已經成為全球排名第 7 的 IC 設計廠商。

2017年華為發布人工智慧晶片麒麟970,是全球首款內置獨立NPU(神經網絡單元)的智慧型手機AI計算平台,並將其應用在了華為Mate 10手機中。

除了自主研發已備不時之需外,華為也在有意識拓展供應渠道範圍以減輕對單一供應商的依賴。

比如,在2017年,華為對76家擬引入供應商進行可持續發展審核,對1088家供應商進行可持續發展風險評估,對117家中高關注度供應商進行現場審核,對1230家供應商進行績效評估,對可持續發展績效不合格的3家供應商進行業務限制。

對於美國對華為調查帶來的潛在影響,中金公司今日發表研報稱,如果華為因為美國的調查結果不利而無法正產生產,將對當前全球和中國的運營商網絡建設帶來嚴重影響,並有可能影響未來5G網絡的推進。

手機方面,華為手機出貨量全球排名第三,若手機生產受限,相關零部件廠商恐受波及。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海思麒麟要敢於叫板高通驍龍

CNII網訊在日前舉行的華為榮耀新品發布會上,華為Fellow艾偉宣布,海思麒麟系列晶片累計出貨量已經突破8000萬顆。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但是,海思麒麟晶片出貨量要突破億級,還需要進一步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