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新浪潮?企業要做到細胞級連接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網際網路通過直接化、實時化、交互化連接,推動經濟社會去中心、去中介、去平衡,從而改變了世界的運轉方式。

連接是網際網路的核心本質,也是網際網路的基礎價值,更是網際網路商業化的根據和載體,連接本身即可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

網際網路把所有個人、信息、商品、設備、服務、企業、產業、場景連接在一起,可以拆除傳統產業的籬笆和壁壘,促進網際網路與實體經濟的融合與協作,通過在線和交互建立起全覆蓋、深層次、智能化的「萬聯網」新世界。

連接一切,是網際網路的基本特徵。

1、萬物互聯

在網際網路的發展歷程中,連接是最重要的一個詞彙。

從我國網際網路應用的發展歷程可以明顯看出,網際網路的商業化應用,起始於人與信息的連接(搜索門戶),興起於人與商品的連接(電商平台),爆發於人與人的連接(移動社交),正在廣泛應用於物與物的連接(物聯網),未來必將實現人、信息、物品的無縫連接(萬聯網)。

PC時代是網際網路1.0時代。

當時的PC只是一種生產工具,通過PC之間的互聯,主要改變了信息的獲取方式和輿論的傳播方式,解決了信息高速傳遞的問題,顛覆了很多傳統媒體,電子商務雖然開始發展但是影響力非常有限,主要是在B2B領域。

移動網際網路屬於網際網路2.0時代。

基於平板電腦和智慧型手機的移動網際網路實現了人與人之間的連接,當人們無時無刻隨地都能在線和互動時,網際網路展現出了更加巨大的推動力和摧毀力,特別是社交平台、移動支付、電子商務(B2C)的快速發展,使得人們的交流方式、消費方式、娛樂方式甚至是工作方式發生了巨變,對社會經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催生了類似Uber、滴滴、微信這樣新的商業經濟。

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簡稱IOT),開啟的是網際網路3.0時代。

物聯網又被稱為傳感網,主要是通過傳感器、智能識別、嵌入式系統、無線數據通信等技術,利用無線射頻識別(RFID)、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雷射掃描器等信息傳感設備,通過網際網路把人與物、物與物連接起來,進行信息交換和通訊,以實現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的一種智能網絡。

面向未來,必將形成萬人、萬物、萬事互聯的「萬聯網」,那將是網際網路的4.0時代。

物聯網仍然只是網際網路的初步延伸和應用拓展,而「萬聯網」將推進網際網路在廣度、深度以及實時性、互動性方面產生量的飛躍和質的突破,網際網路將覆蓋所有個人、所有信息、所有商品、所有設備、所有事物、所有企業、所有產業、所有環節,真正實現智能化。

矽谷諮詢公司Creative Strategies總裁兼首席分析師、《時代周刊》知名IT專欄作家本·巴加林《下一波大趨勢:萬聯網》文章中指出,解決安全、隱私、硬體兼容、軟體兼容、同步、有線網絡、無線網絡、數據挖掘、數據分析、及其他數十項技術問題後,「萬聯網」將會成為科技乃至其他所有產業的下一個亮點,具有無窮潛力,未來三、五年內,所有公司都將打造聯網的產品和服務,使其適應一個充滿智能設備、智能服務和智能生態圈的新世界。

美國、歐盟、日本等國家和地區均投入大量的資金和人力進行物聯網技術的研究與開發。

美國將物聯網技術發展與重塑美國製造優勢計劃相結合,以期實現國內製造業的「再工業化」,歐盟提出「E-Europe」物聯網行動計劃,建立起比較完善的物聯網政策體系,物聯網也被我國正式列為國家新興戰略性產業,制定了物聯網發展規劃。

2016年6月16日,窄帶蜂窩物聯網(NB-IoT)標準獲得國際組織3GPP通過,這一新技術具有大容量、廣覆蓋、低功耗、低成本和高穩定性五大優勢,使得物物數據連結突破了原來的技術瓶頸,窄帶蜂窩物聯網的大規模商業推廣,將加快拓展物聯網的應用空間。

在2016年中國網際網路大會上,移動、電信、聯通三大運營商發言人均表示,物聯網將是運營商轉型發力的重中之重,中國聯通、中國移動將在2017年初左右實現NB-IoT的正式商用,在2016世界移動大會·上海物聯網峰會上,華為公司面向全球發布了端到端NB-IoT解決方案,為即將啟動的IoT規模化商用提供全面的技術和商業支撐。

物聯網正在經歷從硬體、傳感等基礎設備向軟體平台、運營平台和垂直行業應用升級,無論是上游的晶片製造,還是下游的工業物聯網、智能家電、智能家居、智能汽車、智能終端,都在近幾年取得了不小的成績,市場已經初具規模,而且潛力巨大,被全球高科技公司視為新的增長引擎,包括思科、AT&T、Axeda、亞馬遜、蘋果、通用電氣、谷歌、IBM等全球500強企業以及網際網路巨頭們紛紛進行布局,爭相搶占在物聯網產業的主導地位。

高通總裁德雷克?阿伯勒表示,高通向全球超過30個國家推出了15款物聯網設備,涉及數字眼鏡、兒童跟蹤器、智能手錶等多個產品;未來,高通將以智慧型手機為支點,拓展車聯網、醫療、可穿戴設備等領域。

思科公司認為,如今全球有1.5萬億事物,其中僅有100—150億的實物已經聯接到網際網路,尚有99.4%的事物未聯接到網際網路,每個人平均有大約200件實物可以實現聯接,未來5年可能會有300-500億的類似設備聯網。

三星電子總裁兼執行長尹富根指出,「物聯網不是趨勢,它是現實。

」三星電子把物聯網作為重點業務方向:到2017年,所有三星電視將成為物聯網設備;五年內所有三星硬體設備均將支持物聯網。

通用電氣宣布與一眾技術巨頭結盟建立起物聯網聯盟,目的是尋求各方對其旗下Predix平台的支持,而Predix軟體旨在令各種物聯網端點具備智能化。

英特爾公司全球物聯網業務開發銷售總監GreggBerkeley表示,英特爾目前正與二三十個全球合作夥伴,討論如何利用英特爾的物聯網技術建設智能城市,有些合作在亞洲,有些遍及歐洲。

阿里巴巴集團開發YunOS,將雲端一體的系統能力注入到各行各業的物聯網晶片中,為萬物互聯提供了底層能力和基礎設施。

YunOS已經把手機、汽車、手錶、電視等連結起來,隨著其底層技術和生態的不斷完善,屆時將有更多硬體通過YunOS實現連結網際網路。

中興通訊正在給路燈、垃圾桶、井蓋、車、家居、甚至水源等等都裝上傳感器,已經在全球超過20個國家部署了2萬多個這樣的智能路燈,里程超過400公里。

國際國內物聯網快速發展初成氣候並且具備了良好的基礎,特別是物聯網市場在我國被迅速開拓和發展,在一些產業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甚至是顛覆。

智能手錶、運動手環、智能家電、移動醫療設備、智能遙控器和插座等智能硬體紛紛站上舞台中央,三星、蘋果、海爾、華為、小米等硬體巨頭也紛紛踏入智慧家居領域,百度、360、小米、京東等各大網際網路巨頭也以投資、併購、自主研發等方式加快湧入智能硬體領域,無數的創業公司誕生,CES也變成了智能家居和可穿戴設備的盛宴,軟硬結合、硬體復興等詞語充斥各大媒體。

隨著移動互聯、雲計算、大數據、傳感技術的迅猛發展和廣泛應用,隨著不斷建設帶來的網絡高速公路在變得越來越寬廣、速度越來越快的同時資費卻下降得越來越低,隨著設備性能變得更加強大和智能,設備存儲的容量不斷提升,硬體設備呈現多樣化、微小化、移動化和消費化的趨勢,使得將人、流程、程序、數據和事物結合在一起,使網絡連接變得更相關和更有價值的萬物互聯成為了必然。

面向未來,連接仍將繼續,連接仍將擴張,連接仍將提升,越來越多的實體、個人、設備、數據、信息都隨時隨地連接在一起,必將開闢出了萬物互聯的新時代。

以移動互聯、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虛擬現實為主要特徵的萬物互聯,將和傳統人人互聯不一樣,它不僅可以加快信息的流轉速度、增強人們的生活愉悅度,更重要的是,它將極大地拉動人類社會的經濟發展,為GDP的增長作出顯著貢獻。

2、再造價值

Ericsson、Gartner、IDG等研究機構預測,到2020年全球物聯網有望影響的下游市場規模將突破3萬億美元,年均複合增長率超過30%,物聯網連接設備數量將達到260億台,其中消費電子類產品數量將超過100億台,M2M設備數量也將達到70億台左右,智慧型手機數量也將達到90億台以上,同時使用網際網路的用戶總數達到44億人。

高通公司認為,在今後10-15年里,全球連接到網際網路里的終端會達到500億甚至上千億的規模。

谷歌公司執行董事長埃里克?施密特認為,未來將有數量巨大的IP位址、傳感器、可穿戴設備,以及雖感覺不到卻可與之互動的東西,時時刻刻伴隨你,世界將變得非常個性化、非常互動化和非常非常有趣。

麥肯錫發布的報告則指出,全球物聯網有望滲透的下游應用市場規模將在2025年以前成長達到3.9-11.1萬億美元,達到約11%的全球經濟占有率,並與城市管理、生產製造、家庭事務、汽車駕駛、能源環保、物流運輸、工作辦公、消費結算、個人健康等重要領域結合形成9個千億級規模以上的細分市場。

思科CEO錢伯斯認為,萬物互聯將打破行業的界線,帶來新的機會、業務、體驗和服務,將給普通人帶來更加巨大的改變,也將對城市規劃、應急救援、軍事、健康等公共項目及場景產生巨大的影響,並為個人、企業以及國家帶來巨大機遇,進一步為傳統行業帶來轉型升級的機會。

思科的分析顯示,全球萬物互聯的潛在價值的驅動因素主要體現在資產利用率、員工效率、供應鏈/物流效率、改進的客戶體驗和創新五個方面,萬物互聯將會為全球企業帶來14.4萬億美元的潛在商機,藉助於萬物互聯,未來十年全球企業將會有大約21%的利潤增長。

物聯網將網絡終端延伸和擴展到電網、鐵路、橋樑、隧道、公路、建築、供水系統、大壩、油氣管道等各類物品,將網絡世界與現實世界相互連接,實現人類社會與物理系統的整合。

在這個整合的網絡當中,存在能力超級強大的網絡體系和中心計算機群,所有能夠被獨立尋址的物品(商品)都能實現互聯互通交流,能夠對整合網絡內的人員、機器、設備和基礎設施實施實時的管理和控制。

在此基礎上,人類可以以更加精細和動態的方式管理生產和生活,達到「智慧」狀態,提高資源利用率和生產力水平,改善人與自然間的關係。

物聯網擁有涵蓋包括軍事、交通、醫療領域、物流零售、製造、識別防偽和管理應用在內等的廣闊應用領域。

在萬物互聯時代,小到眼鏡、皮鞋、手錶等個人使用的可穿戴設備以及電視、冰箱、空調、廚衛等智能家居,大到汽車、房子、飛機以及整個社會的智慧能源、智慧城市等,所有物件都會變成智能化設備並實現7x24小時聯網。

人人、物物、業業、時時、處處連接互動。

物聯網正在對全球各個國家和所有產業、企業及個人產生更加巨大的影響,提供更加豐富的體驗和前所未有的經濟發展機遇。

伴隨著廣泛的機會,物聯網也對政府管理、企業經營提出了新的挑戰,將會大大改變企業的商業模式、產品模式、生產模式、管理模式、物流模式、產品追溯機制,將幫助企業提升整體工作效率,實現自我突破與創新。

特別是物聯網的發展,讓越來越多的機器設備和日常用品通過配備傳感器和無線晶片實現相互連通。

最終,所有的生產者、使用者、服務者與產品都實現實時動態連接,每一個經濟社會的細胞都與網際網路相「+」,真正形成網際網路與萬物共生共存的新世界。

各行各業都在加速進入數字化時代,網際網路的連接範圍將越來越廣,連接能力將越來越強,連接速度將越來越快。

在這個覆蓋所有人、事、物的巨大網絡和新世界中,每個企業、每個人都能經營出自己的小天地,並通過連接與在線融入大天地,讓世界和自己的聯繫更加緊密,既能「讓世界認識我」,也能「讓我認識世界」。

萬物互聯的時代,網際網路滲透進各行各業,催生新的智能硬體,產生新的交互方式,創造新的經濟形態,加速淘汰傳統產業,推動傳統行業轉型升級,讓產業結構更合理、企業運行更高效、資源配置更優化、創業創新更容易、生產工作更舒適。

網際網路這種連接一切的能力,恰如一種新的DNA,與各行各業結合之後,賦予後者以新的力量和再生的能力,虛擬與現實世界的邊界變得越來越模糊,各行各業都可以實現資源共享、跨界協作、推動創新。

物聯網、萬聯網是繼計算機、網際網路和移動網際網路之後的又一次信息產業革命性發展,是對網際網路產業的擴張和衍生,必將掀起一股新的產業浪潮。

任何不能融入物聯網、萬聯網、產業網際網路的企業,任何不能通過「網際網路+」、「智能+」與個體用戶實現「細胞級連接」的企業,如同一個生命體的神經末端麻木、肢體脫節,必然會被時代所淘汰。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5G到來,萬物互聯時代不遠了

半月談記者 高亢 郭宇靖 王楊通信技術改變了生活:微信的出現讓人興奮不已;在地鐵或公交車裡掏出彩屏手機,會引來羨慕的眼光。如今,當你還沉浸在4G網絡帶來的喜悅中,5G已悄然走近,超高網速、超廣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