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讀|華為麒麟晶片為何要給台積電生產?晶片製造比想像的更複雜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歐界報導:

日前,全球最大的半導體代工企業台灣積體電路製造公司遭到計算機病毒的攻擊,一度造成停產。

根據台積電CEO魏哲家對外公布的說法,本次事件將對包括蘋果在內的部分供貨造成影響,此次事件的損失按銷售額計算最多達到11.7億人民幣。

不知道華為看到這一消息該作何感想,畢竟華為海思麒麟系列的高端晶片一直都是找台積電代工。

近日,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還宣布,麒麟980將會首次採用7nm工藝製程的商用Soc,而為其提供技術支撐的正是台積電。

既然找別人代工有風險,而且還要支付代工費,華為為什麼不自己製造麒麟晶片呢?其實自主製造晶片並沒有想像的那麼簡單,它甚至與航空航天工業的難度不相上下。

製造一塊晶片的過程,就像是把一塊同等大小的石頭變成黃金。

要在一塊指甲蓋大小的矽片上造出上億個電晶體,還要用幾公里長的導線串連起來,這可比在頭髮上作畫的難度高多了。

相關技術的研發和生產設備的配套,動輒就要投入幾十上百億美元。

華為承擔不起這麼高的成本,也不可能在晶片製造上耗費太多的精力。

在晶片製造業中,最核心的部分就是光刻機的精度。

光刻機的精度越高,意味著製造出來的晶片性能越好。

然而,光刻機的研發和生產也是最耗錢的,目前最高端的光刻機價格已超1億美金,與一架F-35戰機的價格差不多。

當前有能力生產晶片的只有三星、台積電和英特爾等寥寥幾家企業,蘋果、高通和華為均不在其列。

其實我國的晶片製造業雖然起步較晚,但是發展卻非常迅速。

華為不僅能夠研發高端手機晶片,一些中低端的晶片也能夠完成自主製造。

而在依然流行的區塊鏈技術上,中國的礦機專用晶片幾乎占領了全球的市場。

我們不必苛求華為實現自主製造晶片,相對而言,選擇台積電進行代工生產仍然是華為最經濟可行的方案。

話雖如此,我們也不能任由晶片製造業繼續成為制約"中國芯"發展的一塊短板。

現在全球最先進的工藝製程已經達到了7nm,而我國才勉強達到14nm。

只要一天沒有趕上別人的技術,我們就一天不能改變"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被動局面,中興事件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界讀環球最新科技,深度剖析行業動態

歐界原創出品,轉載請註明出處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