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正式轉入中芯國際計劃擱淺,台積電喜提華為7億美元訂單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今早的消息中有提到台積電獲得的訂單中是和華為5nm新處理器有關,按照發布進度來看,其會在今年9月份亮相,是麒麟990的升級版,有可能冠以麒麟1000的稱號。

如今美國再對華為採取限制升級,相關媒體報導稱,因為美方將華為的臨時許可再延長90天,以及條例生效後上游供應商仍有120天緩衝期,華為已緊急對台積電追加高達7億美元的大單,產品包含5納米和7納米製程。


事件起因

美國商務部在當地時間5月15日宣布將嚴格限制華為是用美國的技術、軟體設計和製造半導體晶片,任何相關行為都必須實現通過審批以保護美國國家安全,並切斷華為試圖脫離美國出口管控的途徑。

5月15日,美國修改出口管制條例(EAR)對華為限制升級,從EDA軟體、半導體設備到晶圓代工,美國選擇採取釜底抽薪的方式阻斷全球半導體供應商向華為供貨,但給了120天的緩衝期。

這在一個已開發國家對一家公司採取這樣嚴厲的措施在歷史上從未有過。

所以華為迅速加大採購力度,台積電獲得華為新的訂單,將加速麒麟1100的生產,從之前台積電的客戶名單看,2020年,也就是今年,台積電只為兩家公司量產5nm晶片,分別是蘋果和華為海思,前者是A14和A14X處理器,華為海思的則是麒麟1000及網絡處理器。

雖然這則封鎖是按川普慣用伎倆一樣,突如其來,但是這次美國提供的120天緩衝期也是讓華為和台積電做好了迎接的準備。

據悉,華為在2019年給台積電貢獻了361億人民幣的營收,同比增長超過80%,占到台積電整體營收比重,從8%提升至至14%。

這讓華為成為台積電第二大客戶,僅次於蘋果。

華為占比飆升的原因除了自身業務增長帶來的需求擴大,更是因為防範美國制裁的風險,大舉增加晶片庫存,庫存水位提升到100天以上。

業界認為,如果華為遭美國進一步制裁,將是台積電未來業務發展的隱憂。

華為應變措施

以台積電和中芯國際為例,華為全部高端晶片幾乎都由台積電和中芯國際代工生產。

考慮到美國新規影響,華為或許會在120天內從台積電和中芯國際等代工廠積極拉貨,進而影響台積電、中芯國際等上游供應鏈廠商的生產規劃與進度。

(資料來源:Bloomberg,DIGITIMES四月份的客戶整理而得,2020)

可以清晰地看到4月份華為的占比已經高達9.62%僅次於蘋果,基於5月份華為的追單,相信5月份占比會突破10.5%,在7納米和7納米以下的先進工藝的不可替代性與專業代工服務,以及全球晶圓代工廠市場占比超過50%的份額,台積電的運營情況在全球半導體供應鏈達到了舉足輕重的地位。

如果晶片設計公司無法找到符合條件的晶圓代工廠,也難向華為供貨晶片,例如博通、德儀、賽靈思、高通、英特爾、意法半導體、聯發科等晶片廠商。

台積電年報中顯示,其業務結構正不斷向先進位程邁進,那麼原本的28nm、45nm等製程是否能給中芯帶來新的機會?中芯在4月7日宣布上調2020年Q1營收指引到增長6-8%,毛利率也會從之前預期的21-23%大幅增長到25-27%,雖然沒有具體說明上調預期的因素是哪些,但從麒麟晶片採用中芯14nm工藝、以及當前國際大環境來看,大機率是國內客戶的訂單成為了推動增長的關鍵。

從同花順行情中心看半導體的走勢還會繼續向上,半導體及元件也已經接力了基建和特高壓,資金流入明顯,所以預計五月下半場的市場主力資金博弈會在該行業中。

本報告由河南和信證券投資顧問股份有限公司製作。

公司具有中國證監會皮膚的證券投資諮詢業務資格資質,本報告為市場分析報告,報告中的信息均來源於我們認為可靠的已公開資料,但我公司對這些信息的準確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

投資有風險,入市須謹慎。

本報告中的信息,意見等均僅供參考之用,不構成所述佐證。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台積電全取蘋果處理器訂單並非好事

據外媒報導指今年三星半導體成功扭轉蘋果轉單台積電帶來的衝擊,再次贏得了增長,業績同比增長10%,獲得如此優異業績的重要功臣是高通,後者為它帶來了大量訂單,其實除此之外高通也幫助了三星開發更先進的工藝。

三星已落後,台積電10nm工藝絕殺

放眼全球,自從英特爾和德州儀器退出之後,移動端處理器領域逐漸形成了高通、聯發科、蘋果A系列、三星Exyons、海思麒麟五分天下的局面,其中海思和蘋果A系列處理器一直是自家「不外傳」的絕技,而魅族...

華為海思成台積電先進位程第一大客戶

來源:EETOP 業內消息稱,以先進位程的訂單量份額來看的話,華為旗下的海思半導體已經超越蘋果,成為台積電的頭號客戶。從華為公布的三季度報告來看,其智慧型手機累計發貨量已達1.85億部,同比增長...

半導體代工廠混戰,台積電持續占優

早前台積電公布了今年二季度的業績,營收達到23億美元,比業界預期高了5.2%,並順勢提高今年的資本支出,從原預估的90~100億美元提升到95~105億美元,正不斷的加強它在半導體代工市場的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