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汝京:一切都可以從頭再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敢為人先,一段用5次創業給自己交代的半導體人生。

「大不了從頭再來。

」沒有人比張汝京更有底氣說這句話。

在半導體產業沉浮了42年,5次「再就業」,張汝京的每一次「從頭再來」,都是一段精彩的故事。



1

張汝京是南京人,生於南京。

1949年的特殊時代背景下,不到1歲的張汝京便因舉家南遷去到了台灣,直到在台灣大學機器工程專業畢業。

此後,他先後去到紐約州立大學和南衛理公會大學進修,分別獲得了工程科學碩士與電子工程博士學位。

而再回台灣,便是27年後的事情了。



1977年,張汝京加入德州儀器任工程師,負責研發供空軍使用的語音合成器。

不久之後,他就因表現優異獲得集成電路發明者之一傑克·基爾比的青睞,調入德州儀器核心團隊——DRAM研發製造團隊,就此一干便是20年。

有趣是的,後來的台積電創始人張忠謀當時也在德州儀器任職,任資深副總裁,手下管理著4000多人,屬於下下級的張汝京在那個時候根本接觸不到這位大領導。

但估計二人誰都沒想到,雙方會在數十年之後成為勢均力敵的對手,甚至還都成為了中國半導體產業基石的奠定者,這些我們後面再詳說。

在德州儀器的20年,張汝京幹得最轟烈的事情就是「建廠」,經他之手,公司短時間內便先後在美國、日本、新加坡、台灣、義大利等地共建設了9座工廠,這在當時全球半導體產業中都是極為少見的。

也正因為有著這樣的「大手筆」,張汝京人送稱號「建廠狂魔」

但英雄是需要時勢去造就的,在那個全球半導體產業剛剛萌芽的階段,即便是德州儀器這樣的龍頭企業都很難靠做技術生存下去,更何況當時的DRAM市場幾乎為日本一家獨大,且一「壟斷」就是數十年,西方國家半導體公司在這一領域根本賺不到多少錢。

1997年,德州儀器決定裁撤DRAM部門全部員工,張汝京因此失業了,這一年他49歲。

按照公司給出的裁員政策,張汝京可以選擇提前退休,享受輕鬆的生活。

再不濟,以他當時在半導體行業的經驗足以找一份高層、高薪的工作。

但不服輸的張汝京偏偏選擇了一條最耗心力的路——回台灣創業。

2

中國有句古話叫「以成敗論英雄」,放到現在便可以理解為「人們只會記住第一名的人,第二名和最後一名都屬於非第一名」,但張汝京打破了這個「定理」。

時隔27年再回來,最讓張汝京驚喜的就是台灣半導體產業突飛猛進式的發展,以及由台積電開啟的晶圓代工新模式。



只不過比起張汝京,張忠謀離開德州儀器回台要早上十數年,再加上甫一回台就任當時台灣半導體技術最領先,也是最集中的工研院院長,以及在李國鼎大力支持下成功的走出了代工模式,台積電的地位早已堅不可破。

而台積電除外,同樣出身工研院的聯華電子走的也是代工模式,因為在曹興誠的描述中,代工模式是他想出來的,張忠謀只是一個「抄襲者」。

為了打敗台積電,曹興誠甚至為此分拆聯電,試圖以合資形式,憑藉原生技術研發實力在半導體各大細分領域截斷張忠謀所有「財路」。

可以想見,這樣的二虎爭鬥下任何「第三者」的加入都很有可能成為炮灰。

但當時台灣半導體產業自有技術及製造實力薄弱,其他模式很難走出來,在加上張汝京有過在台建廠的經驗,所以最終還是選擇迎難而上,創立世大半導體——台灣第三家晶圓代工廠,從事DRAM晶片代工。

但世大半導體一開始就走得很不順利。

最初,張汝京找到亞洲第一家無晶圓場太欣半導體董事長王國肇主導,後又幾經波折之後尋求中華開發幫助,但過程中被華邦攪亂。

最後張汝京幾乎是以一己之力,領導「德州儀器校友會」才將公司推進到量產階段。

德州儀器在半導體技術方面的實力不容置喙,憑藉「德州儀器校友會」的支持以及張汝京「建廠」的激情,世大半導體僅用三年時間便實現了盈利。

但正當張汝京躊躇滿志之時,一盆冰水兜頭而下,將他澆了個透心涼。

當時,台積電因訂單大漲出現產能滯後問題,不得不向客戶提前索要定金而導致行業口碑大跌。

機不可失的情況下,曹興誠迅速將旗下多家公司合併,包括已在各自領域獨領風騷的聯誠、聯瑞、聯嘉以及合泰等,這一舉措讓聯電一躍成為了一家資本額高達八百多億的公司,將張忠謀逼到不得不背水一戰的地步

但二虎相爭,必有炮灰,世大半導體就是這個「炮灰」。

經過多年發展,無論是台積電還是聯電,在傳統代工領域都已走到世界前列,二者競爭也開始從「低級代工」向「技術領先」轉換。

台積電想要徹底甩掉聯電,必須於技術方面做到絕對領先,張忠謀看上了世大半導體。

2000年,在大股東支持下,台積電斥50億美元併購世大半導體,而這件事自始至終張汝京都被瞞得死死的,等他知道時一切都已成定局。

素來要強,又被老領導擺了一道的張汝京又怎能甘於人下,這一次他選擇主動「失業」,帶著台灣300餘名工程師一怒北上,創立中芯國際,開啟了內地半導體代工新時代。

而他和張忠謀的梁子,也就此一結便是9年。

3

選擇回內地重新開始,除了受當時台灣半導體產業局勢影響外,還有張家人數十年不減的家國情節。

張汝京後來回憶時說,「父親曾經問過我,什麼時候能回祖國大陸建一座工廠?這句話,我記了很久。

如果要用一句話形容張汝京這次的「創業」,「天時地利人和」再合適不過了。

我們先從「人和」開始說。

憑藉張汝京個人在半導體行業的影響力和帶來的數百人團隊,中芯國際的創立在當時著實引起了不小的轟動,甚至還引發了持續至今的台灣半導體人才「移民內地」的風潮。



而眾所周知,建廠所耗資金極為龐大。

以當時的產業背景估算,僅建立一條八吋晶圓產線就需耗資十億美元以上,張汝京雷厲風行的性格也在這裡得到了最大的展現,而且這一次他學聰明了。

為了避免重蹈世大半導體的覆轍,張汝京在中芯成立之初便對資本留了一手。

甫到上海,他便一舉將上海實業、高盛、華登國際、漢鼎亞太和祥峰投資等16家著名投資商納入中芯,而且有意的將股權分散

募得了十幾億美元後,問題又來了:這些錢只夠建生產線,那研發經費從哪裡來?最終,張汝京決定走合作聯盟模式,就是中芯必須從一開始就具有規模,而生產工藝及技術方面,則依靠合作聯盟。

有錢、有人之後,就要說到「天時和地利」了。

2000年,內地晶片產業剛剛發展,且勢頭並不猛烈,甚至可以說當時正值遇冷階段,這初創公司來說著實不利,但張汝京不這麼認為。

在行業整體看衰,不斷有人退出的情況下,張汝京依靠自身人脈,大批量購入低價的二手設備,迅速為中芯建立了3條8吋晶圓生產線,趕在產業復甦前將產能準備做到完全充分,創造了全球最快的晶片廠建廠記錄。

也正是憑藉此,中芯很快在內地半導體代工市場打下半壁江山。

2003年前後,為擴大規模,張汝京進行了第二次私募,並在北京幾乎同時開建兩座12吋晶圓廠,還低價收購了當時摩托羅拉一座位於天津的工廠。

這樣算下來,3年多時間建6座廠,初期集成電路線寬從0.25微米、0.18微米一直做到90nm的成績,大約也只有張汝京這樣的「建廠狂魔」才能做到了。

產能儲備充足,接下來便是讓產品儘快面世了。

對於成立不久的中芯來說,如何以最快速度讓資金流動起來才是推動公司發展的重中之重。

這也決定了中芯不可能完全複製台灣半導體代工模式。

張汝京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中芯不能只做邏輯電路,還要做DRAM。

在他看來,訂單不多的情況下,只做邏輯電路會浪費工廠產能,一旦出現產能空轉中芯的資金流很有可能再難運轉。

而當時行業對DRAM良品率的要求普遍不高,就算賺錢不多,也能給員工一個練手的機會,為中芯儲備人才。

為此,中芯開始尋求給國際大型IDM公司的代工合作,也正是因為這樣,中芯才積累了豐富的專業代工經驗,就此打下了中芯基石。

甚至相較於世大半導體,中芯的發展速度更快,到2005年便成為了全球第三大晶圓代工廠

按理說,這個時候的張汝京已經迎來了人生最輝煌的時刻,畢竟2005年時他已經57歲了。

但命運總是喜歡開玩笑,隨著全球半導體產業的飛速發展,市場競爭也開始硝煙瀰漫。

4

或許從張汝京離開台積電,帶走台灣數百名工程師起,就註定他的這次「再就業」不會走到終點。

張忠謀和台積電不會放棄對他的「關注」。

在中芯創立的第9個月,台積電便以「公司離職員工涉嫌通過電子郵件將公司重要資料外泄」為由,一紙狀書將中芯告上法庭。

在台積電看來,台灣,尤其是台積電人才的不斷流失,是張汝京「惡意挖角」導致的。

除此之外,這些員工還可能為中芯帶去了機密文件或數據
,如12吋晶圓廠的配置、設計圖,以及晶圓製造流程和「配方」等。

甚至有中芯前員工稱曾目睹中芯的非法行為,所研0.18微米邏輯工藝有90%複製於台積電。

為此,台積電先後在台灣、內地甚至美國聯邦法院對中芯先後提起多次訴訟,雙方也是在這樣的你來我往中打了8年的官司。

而這期間,張汝京一邊為訴訟焦頭爛額,一邊還引進IBM的45nm先進工藝,並不斷擴大產能規模,讓中芯徹底坐穩了內地代工老大哥的位置。

只是中芯並不是他一個人說了就算的。

在外有強敵的情況下,中芯內部卻開始分立。

有股東不滿張汝京「一言堂」,對其戰略表示質疑,內鬥愈演愈烈。

2009年,經「疲於訴訟」的中芯董事會決議,同意張汝京辭去中芯CEO職務,與台積電和解。

而這次和解中芯付出的代價很大,不僅向台積電支付了2億美元和解金,還向台積電授出了1.8億股份,占當年中芯發行股本約8%。

最重要的,中芯失去了張汝京,這個打下中芯,甚至內地半導體產業基石的人。



那麼,張汝京幹什麼去了?他看中了矽片。

5

作為晶片不可或缺的原材料,矽片的質量和產量直接關係晶片量產結果相關數據統計顯示,直到2010年後,全球矽晶片市場份額50%都掌握在日本、美國、等國家的少數廠家中。

而在環球晶圓吃下了SunEdision,SK海力士收購LG Silitron後,矽片供應商更集中了。

這種現象,對於正高速發展的內地半導體產業來說,等同於咽喉被人扼住,斷貨即死。

但2009年從中芯離職後,或許受傷太深,張汝京沒有留在半導體產業,而是選擇進入LED領域,成為了一個「投資人」,並用3年時間投資了3家LED企業,涵蓋了LED上游襯底材料、晶片和下游照明應用領域。

不過自始至終,他的心就沒從半導體上離開過。

2014年,在LED投資回報大顯之時,張汝京毅然將公司轉讓,回到半導體產業,創立國內首個300毫米大矽片項目的承擔主體——上海新昇。

對於這個項目,張汝京認為難度很大,「這是一個門檻相當高的領域,國內在這方面研發能力雖然尚足,但在量產設備和技術上的積累太過薄弱。

功夫不負有心人,一期投入23億美元後,新昇12吋矽片月產能達到了15萬片。

而在總投入68億後,新昇有望最終量產出適用於我國的40-28nm節點300mm矽單晶生長、矽片加工、外延片製備、矽片分析檢測等矽片產業化成套量產工藝;建設300毫米半導體矽片的生產基地,實現300毫米半導體矽片的國產化。

但任何人都沒想到,張汝京在新昇的結局竟會與中芯一樣——在新昇發展最迅猛的時候,他辭去了所有職務。

對於這4次創業,張汝京事後看的很淡:「台灣創業是因緣際會,創立中芯是為了填補內地沒有先進的集成電路代工的空白廠,投資是為了過渡,新昇則是因為內地沒有完整的矽片產業。

而正當所有人認為張汝京要退休安享晚年時,或許是人到老時更有孩童爭上游的心性,他選擇開始第5次創業。

這一次,他依舊做了一件沒有人做過的事情。

2018年,張汝京引進IDM模式,創建共享共有式整合元件製造公司,整合晶片設計、晶片工藝技術研發、晶片製造、晶片封裝測試,整合式地為終端客戶提供高品質、高效率的產品,於青島創立芯恩,以期打破中國半導體產業鏈上的各個廠家「只對自己的環節負責,上下游溝通有限,遇到產品問題時,不容易聚合」的問題。

這一次,張汝京的「從頭再來」,照樣是敢為人先,即便年逾70,卻依舊精神矍鑠,而這也更像是為了給自己的半導體職業生涯做最後一次交代。

更多優質內容,請持續關注鎂客網~~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中國半導體產業的芯酸往事

文/戴老闆 來源:飯統戴老闆(ID:worldofboss)上個世紀三十年代,河北籍學生張錫綸從中國第一所礦業高等學府焦作工學院畢業,作為一名專業為冶煉學的稀缺人才,他被上海的一家煉鋼廠錄用。抗...

台積電不消滅中芯的秘密?

作者:小生生「如果沒有遇到你,我現在還是一家小公司的CEO。」2017年10 月23日,台積電三十周年大會,市值1300億美元的英偉達總裁黃仁勛對台積電總裁張忠謀說。同時出席大會的還有,蘋果營運...

華裔的晶片牛人

之前因為中興通訊事件,微信群有諸多議論。大都感慨中國晶片產業積累之薄弱。這不,有人搬出了黃仁勛的資料,說把他請回國。我就順道百度了下,發現在晶片領域,傑出的華人還真不算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