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晶片的那些事兒》之四:ARM在晶片行業的江湖地位有多高?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ARM公司

談到晶片行業的江湖排名,大家首先會想到誰?英特爾、高通、蘋果、華為海思、聯發科?事實上,除了英特爾、AMD等少數占據X86專利優勢的企業以外,ARM在移動處理器領域的江湖地位有點像遊戲中的「隱藏BOSS」,默默無聞但又不可忽視,無論是哪家晶片廠商或多或少總會和ARM打交道。

ARM是一家怎麼樣的公司?

ARM的前身是1978年成立的「劍橋處理器公司」(Cambridge Processor Unit),聽這個名字就不難猜到這家公司是在英國成立的,它的第一個產品是一套為賭博機開發的微控制器系統「Acorn System 1」。

「劍橋處理器公司」後來又陸續為Acorn系統開發了第2、3、4代產品,到了1979年,索性把產品作為公司的名字,改名為「橡實電腦有限公司」(Acorn Computer Ltd)。

1990年,Acorn公司聯合了晶片廠商VLSI以及我們熟悉的蘋果(Apple)公司共同成立了一家晶片公司ARM,全稱是Advanced RISC Machines,直譯就是「高級RISC機器公司」。

ARM最早的辦公室是在一座穀倉里

其中,RISC的意思是「簡化指令集計算機」(Reduced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與之對應的是英特爾X86架構的CISC「複雜指令集計算機」(Complex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

如果說英特爾是一家製造CISC晶片的公司的話,那麼ARM最早就是一家製造RISC晶片的公司。

CISC和RISC各有優勢,CISC任務處理能力強, 適合PC電腦和伺服器,而RISC雖然整體性能不如CISC,但是具有低成本低功耗和高效率的特點,特別適合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設備使用

ARM在1990年成立的時候想和英特爾硬扛,但上個世紀末正式PC電腦和伺服器大行其道的時候,由於RISC指令集在性能上比不過CISC指令集,扛了幾年以後ARM的晶片依然被英特爾吊打,企業面臨破產倒閉的風險。

為了能夠繼續生存下去,那時的ARM不得不改變自己的經營策略,停止生產晶片,轉而以授權的方式,將晶片設計方案轉讓給其他公司

如果把ARM原來的角色比作是一個房地產開發商的話,轉型以後的ARM不再自己造房子,而是成為了一家建築設計公司,通過賣自己的設計方案獲得「設計費」,也就是授權費用。

這樣一來ARM的商業模式就從原來包含IP設計、IC設計、晶圓製造和封裝測試的「重模式」 ,轉變為只做IP設計「輕模式」。

ARM只負責晶片產業鏈中IP設計的環節,例如研發ARM指令集、內核架構、圖形核心和互連架構等最基礎、也是最底層的工作,並將它們授權給其它晶片廠商完成晶片設計(IC設計)、生產和銷售等其它產業鏈中的流程。

顯然,這樣的經營策略改變可以大幅減少ARM的運營成本,和英特爾形成了差異化的競爭。

但真正改變ARM命運的,除了它自身的業務轉型以外,更大程度上是因為過去20年的時代變革。

雖然英特爾一直以來牢牢掌握了PC時代的霸主地位,但是隨著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出現了一個新的局面:包括智慧型手機在內的眾多移動設備出現爆髮式的增長(想想今天換電腦和換手機的頻率),而ARM的RISC指令集所具有的低成本低功耗和高效率的三大優勢正好迎合了時代發展的需要,於是便開始以勢不可擋的趨勢崛起,並最終一統移動終端晶片領域的江山。

當然,偉大的成功往往是由天時、地利、人和等眾多因素決定的。

ARM的成功除了它自身的轉型以及趕上了移動網際網路的時代大潮以外,也離不開英特爾的「神助攻」。

上世紀90年代的時候英特爾作為晶片界的巨頭不是沒有過進入移動晶片領域的機會,最早高通曾提出和英特爾進行合作,但英特爾認為PC電腦和伺服器永遠是老大,而當時的手機市場實在是微不足道,於是就拒絕了。

後來,蘋果的第一代iPhone也有過和英特爾合作的想法,依然被英特爾以相同的理由拒絕。

結果,移動設備市場被英特爾拱手讓人,一步一步地將ARM送上了如今的位置,現在想追也追不回來了。

ARM的江湖地位有多高?

目前包括高通、三星、華為、聯發科等在內的全球1300餘家移動晶片製造商都都採用了ARM的晶片架構或IP。

全球有超過85%的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以及超過70%的智能電視的晶片採用了基於ARM架構的處理器。

在移動網際網路的時代大背景下,這家創辦於1990年的英國公司不斷發展,目前已經在移動設備晶片市場取得了近乎壟斷的地位。

2016年7月,軟銀宣布以240億英鎊的價格收購ARM。

雖然此次收購是在當時日元升值、英鎊貶值的大背景下進行的,但軟銀依然為此付出了43%的溢價,可見其對ARM公司的重視。

ARM會不會卡我們的脖子?

既然ARM在移動晶片領域具有那麼舉足輕重的地位,那對我們來說是不是會有「卡脖子」的風險?例如現在華為的麒麟晶片用的就是ARM的公版架構,會不會有一天ARM開始學英特爾不對外授權X86架構一樣,突然中止對中國晶片廠商的授權?

中興事件還歷歷在目,這是許多人關心的問題。

我們不妨來分析一下如果ARM真的這麼做了將會變成怎樣的一個局面。

英特爾一直以來堅持的是重資產、封閉式的全產業鏈模式,而ARM選擇了一條和英特爾截然相反的道路。

之前提到過,ARM和英特爾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它只是一家IP供應商,ARM並不製造晶片,而是把晶片設計方案授權給晶片製造商,並從中收取授權費。

也就是說,ARM只是晶片產業龐大產業鏈中的一環,雖然處於產業鏈的上游,相對來說獲得的利潤比較高,但是離開了其它中下游廠商的參與,只靠ARM一家是無法形成完整的生態圈的,就像打仗光靠司令不可能打贏一樣的道理。

對於ARM來說,合作夥伴的成功就意味著自己的成功,與ARM開展業務往來的每家公司本質上都和ARM建立了「雙贏」的共生關係。

即使如此,還有一些人依然擔心被軟銀收購後的ARM變成了一家「日本公司」,會因為某些政*治原因突然卡了我們的脖子。

事實上,軟銀對ARM的收購屬於財務投資,主要考慮的是從中獲得的商業利益,目前ARM營收的25%來自於中國市場,卡中國廠商的脖子等於是卡了自己的脖子。

並且軟銀在收購ARM後就明確表示不會改變ARM的運營現狀,ARM公司的運營將獨立於軟銀,從ARM被收購的這兩年來看,軟銀也的確履行了當初的承諾。

另外一個類似的案例是當年軟銀投資阿里巴巴,成為阿里巴巴的第一大股東後,這些年來阿里巴巴依然是獨立運營的。

退一萬步來講,真的有一天ARM由於某種不可描述的原因停止了對中國廠商的授權,我們也並非完全沒有選擇。

例如可以採用目前受到廣泛關注的RISC-V開源指令集,最近小米生態鏈企業華米科技發布的「黃山1號」智能可穿戴晶片用的就是RISC-V指令集。

開源的RISC-V指令集

但是回過頭來講,既然我們有ARM之外的其它選擇,在移動晶片領域要不要拋開ARM另起爐灶呢?

答案依然是否定的。

正是因為ARM採取了輕資產、開放合作的共贏模式,使它獲得了眾多移動晶片廠商的支持,成為大多數人的選擇後,事實上已經形成了一個成熟的ARM商業生態圈。

如果我們單獨搞一套的話,即使可以做出晶片,也沒辦法得到手機作業系統(蘋果、安卓)和應用軟體的支持。

在PC時代,中國的龍芯就面臨著這樣的尷尬局面,雖然是完全自主可控的晶片,但因為沒有軟體生態的支持,無法進行大規模的商用。

當然,龍芯面對的是英特爾的封閉模式,情況和現在ARM採用的開放模式不同,限於篇幅就不展開討論了。

事實上,ARM的這種「共生共贏」的模式要比英特爾的「封閉式全產業鏈」模式來得更為高明。

正是因為ARM選擇開放,主動不卡別人的脖子,所以其它人也願意加入ARM的陣營,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個以ARM為「盟主」的生態平台。

後ARM時代的展望

PC時代英特爾通過封閉取得了壟斷優勢,移動時代ARM通過開放也取得了巨大的商業成功,但這些都已經是過去時和現在時了。

如何面向未來布局才是更重要的戰略問題,而下一個時代將會是人工智慧、量子計算和物聯網的時代。

目前人工智慧晶片、量子計算機晶片和物聯網晶片都還處於「百花齊放」的早期階段,統一的、全球性的產業標準還沒有建立。

中國只要有一家企業能夠像當年的英特爾和ARM一樣建立標準和生態圈,那麼在未來20~30年的晶片行業競爭中,中國就有可能從目前的產業中下游的位置逆襲占領產業上游,獲得更高利潤的同時也會得到更多的話語權。

事實上,包括華為、阿里在內的一些中國企業已經開始行動起來了,例如阿里巴巴最近成立了「平頭哥半導體有限公司」,它的目標就是成為下一個時代的ARM;而華為也已經對物聯網、5G領域的晶片進行了布局。

中興事件之後大眾對中國晶片產業充滿著擔憂和期待,但最好的方法不是去思考如何如何超越PC時代的英特爾和移動時代的ARM,而是把眼光放在未來,儘快占領下一個時代的制高點!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軟銀將以234億英鎊收購晶片設計廠商ARM

7月18日,根據英國《金融時報》消息,日本軟銀將斥資234億英鎊(約合310億美元)收購英國晶片設計公司ARM,並將在今天上午對外公布具體細則。如果消息可靠,這筆收購完成後將對目前的移動處理器行...

軟銀234億英鎊收購的晶片巨頭ARM是什麼來頭

在汽車智能化、萬物互聯的時代少不了ARM公司,孫正義的收購ARM被外界解讀為重新掌控軟銀的開始,也是孫正義風格的再次體現,他套現了阿里巴巴的一部分收益,以豪賭的方式拿下了英國科技公司最閃亮的一顆...

為何蘋果和三星不買ARM?

前軟銀(Softbank)提出以天價收購ARM後,這個貌似躲在幕後操控、掌握逾4000億美元智慧型手機市場的「黑手」,突然浮出水面。但是,在大家突然發現這個的神秘存在體,突然就有各種不同的猜想:...

不再甘心移動 ARM染指PC千億市場

就像英特爾總在努力實現移動夢想一樣,ARM也在窺視千億級別的PC市場。在於微軟的緊密合作下,ARM染指PC已成定局。那麼,ARM是如何實現「虎口拔牙」計劃的呢?背景知識:ARM的歷史ARM(英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