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忠謀的朋友圈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嚴正聲明:「商業人物」所有原創文章,轉載均須獲得「商業人物」授權。

一切形式的非法轉載,包括但不限於盜轉、未獲「商業人物」授權通過第三方轉載行為,均屬侵權行為,「商業人物」將公布「黑名單」並追究法律責任。

「商業人物」只願與尊重智慧財產權的機構進行合作。

作者:張友紅

來源:商業人物(ID:biz-leaders)

「生子當如張忠謀,生女當如王雪紅。

」這是台灣商界流行的話。

王雪紅還年輕,她創造過HTC的輝煌,也可能繼續其它輝煌。

張忠謀老了,他一生都在開掛的人生里度過。

還有一句流行語:「半導體業不知道張忠謀,就像軟體業不知道比爾蓋茨。

18歲之前,張忠謀都在大陸,他出生在浙江寧波,為了躲避戰亂,他的父親張蔚觀帶著家人周轉過6個城市,張忠謀在十個學校念過書,10歲之前就把《西遊記》、《水滸傳》、《三國演義》看完。

童年在香港度過,去重慶南開中學念書。

1949年,18歲的張忠謀進入美國哈佛大學,全校1000多位新生,他是唯一的中國人。

他最大的輝煌有兩點,一是發明了晶圓代工模式,在世界上新成就了一個行業。

第二是他創辦的台積電市場規模占到全世界的56%以上,世界上每兩片晶片就有一片是台積電生產的。

這個半導體巨無霸企業至少在五年內世界上無人能超越。

今天,2018年6月5日,他退休了。

從23歲開始進入半導體行業到現在87歲,如今世界半導體行業里很多大佬視他為「偶像」、「恩師」,當然,也有人視他為「敵人」。

他的這些朋友們並非等閒之輩。

傑克•基爾比

傑克•基爾比是誰?對,那個發明了集成電路的諾貝爾獎物理學獎獲得者。

他和張忠謀曾經是同事,好哥們。

用現在人的詞語,就是「好基友」。

張忠謀的第一個工作單位是「希凡尼亞」半導體公司。

這家公司張忠謀當初並不熟悉,他的第一選擇是福特汽車。

但是福特給的待遇比希凡尼亞」半導體公司少1美金。

《張忠謀自傳》中,他回憶自己和對方談判的情形:「我恭敬地說,我很想來福特,但另一家公司的月薪比福特高,可不可以請你們考慮提高我的起薪?」結果,面試時和他談笑風生的人事專員態度特別冷漠:「你要來就來,不來,就請便。

」年輕氣盛的張忠謀惱羞成怒,加上一股不服輸的幹勁,反思自己「難道我不肯冒險去希凡尼亞做我沒把握的事嗎?」不過,張忠謀學習能力超強,他用一年的時間整天盯著諾貝爾獎得主威廉•肖克利(William Shockley)的經典著作——《半導體之電子與洞》,邊看邊想,一年後,他也成了半導體行業的專家。

張忠謀在自己的自傳里感慨:「人生的轉折點,有時竟是這麼不可預期!短短的一通電話,加上一時衝動的青年感情,竟為我和半導體結了一生的緣!」

言歸正傳,張忠謀和傑克•基爾比認識,是在他的第二個公司,美國德州儀器。

現在看來,它是近代世界半導體行業的黃埔軍校。

在德州儀器,張忠謀做管理崗位。

他經常和傑克•基爾比一起喝咖啡,聊天。

傑克·基爾比1923年出生,比張忠謀大8歲。

在張忠謀面前,傑克•基爾比是個能說的人。

傑克•基爾比告訴張忠謀,自己正計劃把好幾個電晶體、兩極體,加上電阻,組成一個線路放在同一顆矽晶片上。

他還跟張忠謀說:公司最大的老大對他這個想法也很贊同,並問張忠謀怎麼看?

張忠謀覺得「匪夷所思」,不切實際。

過了一段時間,1958年夏天的某一天,傑克•基爾比告訴張忠謀,他已經把那東西弄得差不多了。

張忠謀替他操心:就算弄出來,又有什麼用呢?離實際應用是那麼的遙遠。

實際上,這是半導體業的一次革命。

傑克•基爾比研製出世界首塊集成電路,開創了半導體工業的新紀元。

由他發明的集成電路,還催生出電腦、手機和網際網路。

張忠謀見證了第一個集成電路的誕生。

等到傑克•基爾比拿到諾貝爾獎,張忠謀被深深震撼到了。

傑克•基爾比成了集成電路的鼻祖。

和傑克•基爾比同時搞出集成電路的另一個人諾伊斯,則在此後帶著一個叫摩爾的同事,創辦了英特爾公司。

摩爾發明了摩爾定律。

一輪輪的信息革命在他身邊這些人手裡轟轟烈烈的翻滾。

此後很多年,英特爾都是張忠謀追趕和想要超越的對手。

這段經歷也深刻地給張忠謀打上了印記:超越創新才是持續生產力。

張忠謀曾說,覺得自己應該當個商人,後來覺得應該是科學家。

後來的經歷證明,他更適合前者。

安迪·格魯夫

從德州儀器出來後,張忠謀回了台灣,當了一年台灣工業技術研究院院長,第二年創辦了台積電。

張忠謀辭職時,在德州儀器擔任主管全球半導體業務的資深副總裁,也是公司的頭號人物了。

當時安迪·格魯夫也在德州儀器,和張忠謀也做過同事。

1968年,和傑克•基爾比同時期發明集成電路的諾伊斯帶著摩爾從德州儀器出來,創辦英特爾公司。

這倆人第一想到的是想請安迪·格魯夫入伙。

諾伊斯和摩爾是英特爾的最初兩名員工,格魯夫成了英特爾的第三號員工。

英特爾有名的「三駕馬車」就這樣形成了。

摩爾稱格魯夫為「世界上最有條理的人」。

有人評價英特爾的「三駕馬車」:沒有諾伊斯,英特爾成不了大公司;沒有摩爾,英特爾成不了技術領先的公司;沒有格魯夫英特爾成不了高效率的公司。

安迪·格魯夫最有名的一句話是,「我篤信,只有偏執狂才能生存,這句格言。

我不記得此言出自何時何地,但事實是:一旦涉及到企業管理,我相信只有偏執狂才能生存。

」他寫過一本書,《只有偏執狂才能生存》。

安迪·格魯夫比張忠謀小五歲。

在張忠謀自己寫的《張忠謀自傳》里,他稱格魯夫為「私交很好」。

不過,張忠謀在德州格魯夫在英特爾時期,倆人曾經是「死對頭」。

70年代末的半導體行業技術更新飛速,競爭激烈。

張忠謀時任德州儀器副總裁,英特爾已經崛起。

兩家在內存產品上正面競爭。

張忠謀曾經斷言英特爾必須降價,格魯夫卻絕不降價。

多年後,張忠謀不在德州儀器了,英特爾也不生產內存了,倆人又重歸於好。

1986年,張忠謀從德州儀器辭職,專門找格魯夫聊過「代工」這個新模式。

在當時,半導體行業還沒有代工這一商業模式。

安迪·格魯夫尤其堅決反對,稱英特爾決不會讓別人為自己生產集成電路。

這兩個人都具有一個共同點:目標性很強,對於達成目標誓不罷休,幾近苛刻。

張忠謀還是做了。

1987年,已經年屆56歲的張忠謀在台灣成立了世界第一家專業代工廠,起名台積電,全稱: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張忠謀還是很會借勢的。

成立初期,台積電業務恨慘澹。

第二年,張忠謀通過私人關係把格魯夫邀請到台灣對台積電進行認證。

張忠謀根本的想法是希望能夠得到為Intel代工的機會。

當時台積電還沒有質量認證,拿到英特爾的認證就等於拿到了行業認證。

格魯夫帶去的團隊認證了一年,挑出了200多個問題,要求台積電立即改進。

張忠謀因其作風強悍,雷厲風行,被員工稱為「張大帥」,他真的用一年時間按照英特爾的意見改進成功。

1988年台積電開始有了轉機。

台積電創立的10年間,年營收增長至13億美元,增長率超過英特爾和康柏,英特爾和AMD都成了其客戶。

1998年,張忠謀被美國《商業周刊》評為「1997年全球25位最佳管理者」。

他和他的頂尖朋友們終於站在了同一個台階上。

這年,他67歲。

2017財年,台積電實現營收330億美元(約合2087億元人民幣),凈利潤接近800億元人民幣,其市值高達2200億美元,力壓英特爾,成為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公司。

黃仁勛

2017年,英偉達創始人兼執行長黃仁勛受邀參加台積電30周年慶,他視張忠謀為恩人,「如果沒有台積電,自己只是一家小公司的老闆」。

黃仁勛是英偉達的創始人兼CEO,1963年生於台灣。

英偉達是全球GPU第一大生產公司。

這兩年,比特幣、AI等行業火熱,英偉達的業績也很好。

過去三個財年,它的銷售額年均增長19%,利潤的增長率則為56%。

兩年前,英偉達的股價還在30美元徘徊,如今已經達到200多美元。

就在筆者截稿時間,英偉達股價報價264.85美元,總市值1607.64億美元,超過IBM。

張忠謀也回憶過和黃仁勛的接觸:

當時英偉達還只是美國一家創投公司,公司營收大概只有2700萬美元。

有一天,他收到黃仁勛的書信,請台積電幫忙代工製造半導體。

隨後給黃仁勛打電話進行自我介紹時,發現電話那頭的聲音特別嘈雜,「我就聽見黃仁勛在電話那頭講,『安靜,張忠謀打電話給我了』。

」。

英偉達自與台積電達成合作後,每年的成長超過70%。

張忠謀對黃仁勛也很關照,去年的一次公開演講中還特意說到英偉達:

英偉達從專注於電玩產業圖形晶片起家,到近年來在 AI 人工智慧產業上的表現讓人驚艷,黃仁勛是一個優秀且成功的企業家。

張忠謀說, 25年因為業務,倆人建立起友誼。

他很看好這個年輕人,說,「黃仁勛現在才54 歲,所以英偉達與黃仁勛未來都還有 30 年的時間可以高度成長。

54歲,86歲,倆人差了32歲。

今年,張忠謀87歲。

台積電是台灣唯一擠進全球百大市值企業,2017年營收逼近10000億元,占台灣GDP比重4%,外銷出口比重6.8%,創造4.7萬人就業機會,2016年對台灣稅賦貢獻達360億元,為島內企業之冠。

張忠謀被賦予了很多「民族英雄」的色彩。

張汝京

紀錄片《張忠謀自傳》中,他自己講道:「我覺得在半導體產業,在科技產業要做得好是要靠創新,我過去就是挑戰自己,挑戰員工要創新,創新也就是我們頭一個,可是後來就有別人和我們競爭,他們模仿,這個時候我是絕對不客氣的。

張忠謀的確沒有客氣。

其中一個對象就是在大陸創辦中芯國際的張汝京。

張汝京被稱為「大陸半導體之父」,在大陸落後的半導體產業里,2002年他創辦的中芯國際是一個行業標杆。

張忠謀和張汝京認識,也是在德州儀器。

張汝京比張忠謀小17歲。

德州儀器期間,倆人的關係是上下級。

張汝京曾經在集成電路發明者之一傑克·基爾比所領導的DRAM團隊,並一直在德州儀器工作了二十年。

張忠謀當時也在德州儀器任職,一直做到德州儀器資深副總裁,負責管理德州儀器的消費產品事業部,手下達4000人之多。

1997年,在德州儀器幹了20年的張汝京離職主導創辦了世大半導體,被稱為台灣的第三大晶圓代工廠商。

前兩大是台積電和聯華電子。

發展三年後,台積電併購了世大。

根據當時《福布斯》報導,大股東出售世大半導體的時候,並沒有知會當時的總經理張汝京。

張汝京一怒離開了世大。

也離開了台灣,來大陸建廠。

同樣是晶圓代工,還挖來自了世大的骨幹,張汝京成了張忠謀不想放過的人。

半導體行業是資金和人才密集型行業,門檻高,行業集中程度高。

張汝京帶來的幾百個台灣人的技術團隊,有一些是跟從自己多年的技術人員,這些人本應該在世大,台積電所屬企業的隊伍里。

2000年以後,台積電也開始布局大陸的生產工廠,首選也是在上海。

張汝京創辦的企業成了台積電在大陸最大的競爭對手。

中芯國際在大陸建廠,也直接搶走了台積電客戶。

所以,從中芯國際一成立,和台積電的矛盾就開始了。

中芯國際成立九個月,台積電以公司離職員工涉嫌通過電子郵件將公司重要資料外泄為由,在台灣對中芯國際提起訴訟。

2003年12月,台積電又在美國當地法院對中芯國際提起訴訟,原因是中芯國際通過各種不當的方式取得台積電商業秘密及侵犯台積電專利,如已延攬超過100名以上台積電員工,且要求部分人員為其提供台積電商業秘密。

2004年中芯國際在紐交所上市,這個事件正是敏感期。

半導體代工建廠成本高,加上台積電連年訴訟的巨額賠償,中芯國際一直處於巨額虧損狀態。

2009年台積電終於同意和解。

第二天,張汝京被辭職。

有言論說,這是張忠謀同意和解的條件:讓張汝京離開。

也只是傳言,並沒有誰當面和張忠謀確認。

不過,幾年前,筆者曾當面問張汝京,「如何定位和張忠謀的關係?」那時,他剛「被辭職」。

他笑笑,「他是值得尊敬的師長。

現在兩家官司結束了,和解了,不是很好麼?化干戈為玉帛。

二張的恩怨,讓張汝京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一是失去了自己一手創辦起來的企業的控制權,二是張汝京為擺脫糾纏不清的訴訟曾經宣布放棄台灣戶籍。

2017年底,張汝京攜團隊在青島成立了「芯恩積體電路製造有限公司」,打造中國首座共有共享式的CIDM公司。

他避開了單純晶圓代工的模式。

今天,張忠謀正式退休了。

他說,接下來會繼續寫他的自傳下,不知道他在自傳里怎麼提起張汝京。

*圖片購自視覺中國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台積電不消滅中芯的秘密?

作者:小生生「如果沒有遇到你,我現在還是一家小公司的CEO。」2017年10 月23日,台積電三十周年大會,市值1300億美元的英偉達總裁黃仁勛對台積電總裁張忠謀說。同時出席大會的還有,蘋果營運...

張忠謀落幕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6月5日,隨著台積電股東大會上的一聲宣告,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正式榮休。自此,台灣半導體產業的「強人時代」也終於落下帷幕。18歲赴美讀書,進入哈佛大學,19歲在家人的規勸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