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時間,聯電終控和艦但台積電依然獨大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台灣兩大代工廠台積電和聯電多年相爭,不過隨著台積電逐漸坐大聯電已難以追趕,早在2001年開始進軍中國大陸市場借道設立和艦希望藉助大陸這個極具潛力的市場改變格局,隨後逐漸收購和艦的股權,近日其向當局申請收購其5.24%的股權將持有的股權進一步提升到99%意味著它將和艦收入旗下的工作基本完成,這花了它近16年時間。

聯電進軍大陸市場的動作自然被台積電看在眼裡,2003年台積電也在上海松江設立半導體代工廠,雙方爭奪大陸市場的計劃可謂針鋒相對。

不過由於當時中國大陸的半導體製造業剛剛起步,與台灣半導體製造雙雄的差距太大,兩家企業在大陸設立的這兩個工廠只是採用了8英寸晶圓,技術並不先進。

有趣的是如今中國大陸最大的半導體代工廠中芯國際的創始人張汝京同樣來自台灣。

張汝京和台積電創始人張忠謀都曾在德州儀器工作,而且後者是前者的領導,兩人後來離開德州儀器回到台灣創業。

張忠謀創辦了台積電,張汝京創辦了世大積電,但是後來世大積電的大股東在瞞著張汝京的情況下將其賣給了台積電導致張汝京離職。

隨後張汝京來到中國大陸於2000年4月創立中芯國際,中芯國際迅速擴張,更一度成為全球第三大代工廠,這給台灣半導體製造雙雄造成了威脅。

或許是命運使然,台積電發起對中芯國際的訴訟,最終雙方和解,這導致張汝京在2009年離開中芯國際。

聯電和台積電在中國大陸競爭依然在繼續,2014年底聯電決定在廈門設立半導體代工廠,採用12寸晶圓,更有意引入其當時最先進的28nm工藝,趕在2016年底達產,贏取大陸客戶的支持,不過由於其14nmFinFET工藝進展不如預期,去年底聯電廈門工廠投產後只是引入了40nm工藝(台灣當局要求台積電和聯電在中國大陸的製造廠引入的工藝要落後台灣本地一代)。

台積電顯然不願讓聯電獨美,去年宣布將在南京設立12寸半導體工廠,並計劃引入其當時最先進的16nmFinFET工藝,計劃於2018年投產。

台積電目前已投產10nm工藝,計劃明年初投產7nm工藝。

據IC Insights在2016年8月份公布的數據顯示其占全球半導體代工市場份額的58%,高居榜首,而聯電已滑落至全球第三。

中國大陸最大的半導體代工廠中芯國際已向聯電發起挑戰,希望在2020年前後趕超聯電!

中芯國際去年下半年量產28nmHKMG,明年將投產14nmFinFET,這意味著其工藝製程到明年將趕上聯電,當然領先於後者的廈門工廠。

聯電計劃爭奪大陸市場的業務來贏得發展機會的計劃基本失敗,其在中國大陸市場的工藝製程競賽中已落後於台積電和中芯國際。

其實從聯電開設和艦工廠也可以看出它的計劃遭遇了太多的波折,從成立和艦到接近完全控制該工廠花了其足足16年時間,如今新設的廈門工廠也已經投產了,這也是台灣企業的無奈吧。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梁孟松加盟,中國先進半導體再獲強援

中芯國際作為國內最大的半導體代工企業,在工藝研發方面一直努力追趕台積電和聯電,而隨著中國大陸成為全球最大的晶片採購市場並努力推動國內晶片企業的發展,台積電和聯電也開始在中國大陸投資設廠,於是三家...

半導體投資不妨採用「N+1」政策!

近來,有關台積電在中國大陸投資建設12英寸晶圓製造廠的消息是最為引人關注的新聞之一,任何動向都會引發媒體的跟風報導。日前有媒體披露「南京市政務服務中心網站發布招標公告,就三期浦口經濟開發區進行場...

中芯國際有望趕超聯電成全球第三大

中芯國際是中國最大的半導體代工廠,其代表著中國半導體製造的最先進水平,近期其先後發布兩大消息--2018年量產16nm和今年投資金額提升到25億,兩項指標都超過了全球第三大代工廠聯電,這似乎預示...

三星內地建廠,台灣半導體企業敗落?

據媒體報導,三星在西安的總投資預計將達到300億美元,成為三星在海外最大的生產基地,並計劃採用最先進的10nm工藝生產手機內存。相比之下,台灣半導體製造投資大陸限制多多,正在將自己置於不利境地。

張忠謀落幕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6月5日,隨著台積電股東大會上的一聲宣告,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正式榮休。自此,台灣半導體產業的「強人時代」也終於落下帷幕。18歲赴美讀書,進入哈佛大學,19歲在家人的規勸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