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頭的焦灼:不說話的英特爾真是病貓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王如晨/文

9月19日下午兩點左右,北京瑰麗酒店,英特爾一場以工藝與製造為主題的新聞活動採訪環節。

當我CBN時同事李娜向公司執行副總裁兼製造、運營及銷售總裁 Stacy Smith提問後,英特爾全球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楊旭突然幽幽地 說:「老虎不說話,以為是病貓。

我認識楊旭至少10年,曾多次採訪過他。

離開報社之後,接觸很少。

他給我留下激情、個性兼具沉穩的氣質。

他執掌的成效,一個細節就能感受到:多年來,其他跨國公司中國區領軍人已變換多任,有的甚至走馬燈一樣更替頻繁,而他在中國區,穩健如初。

但這次,他說上面一句時,我觀察到,他的面孔既興奮、激動,又有一種緊迫。

我還觀察到,大概現場台上翻譯將他的表達小聲地翻譯給了Stacy Smith,後者很快反應過來,伸出右手拍了拍他的肩,並對他發出微笑。

在我多次近距離採訪楊旭的經歷中,雖也曾感受他說話有時略帶情緒,像個鬥士,但未曾看到他在公開場合有過今日情態。

說說我對他以及整個英特爾此刻的感受吧。

事實上,午餐會上,我已聽到他類似表達。

大概他認為這句既輕鬆,又能傳遞出某種力量。

我認為,楊旭此刻的表態,充分反映出,巨頭英特爾面臨著一種罕見的被動與挑戰。

它既有些無奈,又有許多不甘。

這家公司到了一個關鍵的時間節點,它必須對外展示出自己的力量。

所謂被動與挑戰,業界已呈現得相當明顯:至少過去一年半到兩年,當對手三星、TSMC持續不斷強化10納米工藝布局,並成功完成量產、商業化時,英特爾的10納米工藝遲遲沒有真正的商業化。

它可是摩爾定律的提出者。

這導致,在諸多媒體視野里,三星、台積電才是目前這一定律的推動者。

而外界每次談到英特爾,總會反覆提到摩爾定律的瓶頸與壽命,通常的說法是,氣數將盡。

楊旭私下透露,過去一段,公司確實有些被動。

不光是媒體,就連本地同行、行業協會甚至政府主管部門都問過他,說看到其他公司技術演進加快,英特爾的動靜怎麼那麼小。

「關於工藝,我們過去一段說得確實太少。

」楊旭說,這正是舉辦此次工藝與製造活動的原因。

據說,這次活動是中國區特意向總部申請的結果。

在美國剛舉行過一場工藝論壇後不久,馬上就在中國舉辦一次。

而且,北京會議發布、宣灌的內容,許多都是全球首發。

你能從現場出現的高管級別也能感受到;

英特爾公司執行副總裁兼製造、運營與銷售集團總裁 Stacy Smith

英特爾高級院士技術與製造事業部製程架構與集成總監 Mark Bohr

英特爾技術與製造事業部副總裁、晶圓代工業務聯席總經理 Zane Ball

英特爾公司全球副總裁、邏輯技術開發部聯席總監白鵬

不要以為沒有董事長與CEO就不夠狠。

其實這幾個可是英特爾目前工藝與製造領域最強的領導。

姿態上,應該是很罕見的一次了。

我的觀察是,自從22納米之後,英特爾確實就沒怎麼對外認真講過摩爾定律、自身的工藝進展以及未來計劃。

那麼,這一次,英特爾如何澄清自身,扭轉被動?它能重新召喚回摩爾定律的生命力麼?

得承認,我不懂技術,很難給出那種判斷,只能給出一些感性的認知。

英特爾是從三大方面試圖回擊外界質疑的:

一、 辨析了摩爾定律的生命力。

二、公布了10納米製程工藝進展,強調了相比對手10納米的優勢,並直斥對手在製程命名上,出現了混亂,導致產業界出現不適應,影響行業判斷;

三、強調製造與技術的協同,進一步確立英特爾延續多年的IDM路徑的戰略價值。

並通過拓展代工業務,優化、創新商業模式,為IDM注入一種全新的開放精神,創造新的生態。

關於摩爾定律壽命的爭議,很早就已提出。

Stacy Smith說,1990年,當電晶體大小達到用以印刷它們的光的波長(193納米)時,物理學界就說無法再向前推進了。

我所經歷的比較密集的質疑,2008年有一波。

那年英特爾45納米推出前,曾遭遇一些挑戰。

不過,藉助新材料替代二氧化矽,它度過了難關,打通了進軍32納米、22納米、18納米以及更先進工藝的道路。

到22納米,英特爾有過一波傳播,自信似乎回來了。

但之後14、10納米兩代,比對手顯得慢。

當英特爾談論10納米時,三星、台積電開始熱炒7納米。

台積電今年年初還密集傳播未來3-5納米新工廠落腳地。

台積電的言論當然有些炒作。

它的10納米去年一度出現延宕,導致聯發科高端AP出現危機。

7納米量產還沒確定時間,3-5納米又怎麼樂觀呢?

何況製程是製程,生產是生產。

從實驗室到流片再到量產,不確定性太多。

台積電炒3-5納米,不過是向台當局要投資籌碼罷了。

但英特爾自己卻規避不得。

摩爾定律是它的發現,一直被奉為圭臬。

1965年4月,英特爾創始人之一、36歲的摩爾在《電子學》(摩爾後將雜誌給了朋友,2005年春,公司曾在全球懸賞1萬美元尋找它)雜誌上發了篇文章,題目為《往集成電路里塞進更多元器件》。

他描述的根本不是今天人們通常說的摩爾定律(單位面積電晶體數量每18個月翻一番,價格不變)。

他的原文如此:隨著單位成本下降,電晶體數量增加;1975年,業界將能看到,每個矽片可集成65000個電晶體。

原文加了一句解釋:最低成本下,電晶體「複雜度」大約每年增加一倍。

類似規律,1960年,史丹福大學恩格爾伯特早已發現,只是沒發文章。

不過,真正的商業天才絕不是純試驗室里的學者,他一定是個實踐者。

摩爾的價值在於,他是在英特爾研發與生產的基礎上持續提煉的。

幾年後,他將描述進一步數理化。

1975年,在IEEE會議上,他作了《數字集成電路的發展》的演講,將上述改成:今後10年,新的斜率說明,大約每兩年增加1倍而不是每1年增加1倍。

1997年9月,在接受《科學的美國人》採訪時,摩爾親口強調,他當年說的是每兩年翻1番,不是每年翻1番,並堅定地說,從沒有說過「每18個月翻一番」。

所以,過去3年多,外界說英特爾14、10納米落後於摩爾定律的描述,其實確實有些委屈了它。

但英特爾確實也難以繞開摩爾定律的壽命問題。

最初它有兩種態度,一會說定律不會死,一會說還有10到15年。

記得很清楚,2009年,時任董事長的貝瑞特坦陳,5納米會是極限,材料、漏電將遭遇挑戰。

但又強調還有15年壽命。

老實說,過去英特爾說摩爾定律不死,很多人都不相信,畢竟,只要是物理的東西,怎麼可能無限小、集成下去呢。

但是今日的英特爾,幾乎是斬釘截鐵地說:摩爾定律不死!

Mark Bohr,1978年就加入了公司,非常資深、儒雅,他給了我一個非常詩意的回答。

「如果您20年前問半導體業內專家,他們會告訴你,摩爾定律還能繼續10年。

10年之前,你再問行業專家,他們還會說10年。

現在你問我,我還是會回答10年。

我們就拿海平面做一個比方,你離海平線越來越近,但它還是不斷往前推進的。

」他說。

這是一種睿智而自信的描繪。

事實上也合乎我個人10多年來的體悟與判斷。

我相信,至少會有三大路徑,能給摩爾定律永恆的生命力:

1、持續不斷的架構創新、材料創新、工藝創新。

這個必須相信我們人類的創造性。

歷史上的重大科技創新,幾乎都是在群體焦慮、恐懼中誕生,並激盪整個社會前行的。

我現在也堅定地認為,當我們質疑最深的時刻,半導體業一定會有重大的發現。

事實上,會上,英特爾確實也提到了許多隱秘的前沿研發。

其中的自旋子,已經進展了至少10年。

Mark Bohr的回答讓我非常感動。

我相信,他應該也是一個對現世充滿樂觀精神的人。

2、出色的封裝技術。

可以將更多同構或異構的核封裝在一起,並實現更高性能、更低成本與功耗。

更有大的視野,除了核以外,可以將更多外圍元器件封裝。

當然,這種只能是一種延續的機制,它不是微觀的革命。

通過封裝延續摩爾定律的壽命,本質上其實是商業模式的創新。

3、將摩爾定律放在人類經濟生活中去審視,它會變成一種經濟規律,從而,只要人類社會還在,它就有無窮的生命力。

Stacy Smith現場表示,摩爾定律至關重要。

它使計算得以普及,它是一個非常強大的經濟學定律,扮演著全球經濟的根本動力;全球僅幾家公司有能力實現摩爾定律的效益,因為每個節點都涉及巨額的資本,強大的研發,極致的成本與效能;摩爾定律不是一場競賽,而是一種通力協作,因為術業有專攻。

但「英特爾過去、現在與未來都是摩爾定律的引領者。

目前,我們在製程技術上擁有三年左右的領先優勢」。

從經濟規律說,「摩爾定律在任何可預見的未來都不會終結」。

關於「摩爾定律也是經濟規律」這一表述,我最早不是從英特爾這裡聽來。

而是2008年採訪台積電創始張忠謀先生時,他說的一句話。

英特爾當然不能只是揮灑詩意。

此刻,它必須拿出踐行的證據。

而且,必須具有超越競爭對手的明顯優勢。

否則即便摩爾定律再有生命力,如果發現者被超越。

某種程度上,也失去了光明。

英特爾與摩爾定律可謂兩位一體。

這就涉及到它的製程工藝的水準了。

技術部分我是門外漢,無法給出清晰解釋,索性做一個傳聲筒。

英特爾辨析了它與三星、台積電在10納米製程上差異,並強調了自身的核心優勢。

大致總結為:在22納米技術上,英特爾曾在2011年推出FinFET,就是「鰭式場效應電晶體」,領先對手3年。

14納米上,不但使用FinFET,還用了hyper scaling技術(超微縮技術),從而再度完成了新的突破。

升級版的超微縮技術,已應用在即將量產的10納米製程,從而將進一步推進摩爾定律。

再度說一下,我懶得複製英特爾的技術語言。

這是它們的世界。

關於超微縮技術,我只貼幾句,就是邏輯單元高度、寬度、柵極間距之間,有一個延續多年的公式,用柵極間距×邏輯單元高度,如此可使面積縮小,密度提高

從45納米到32納米平均縮小0.49倍,32納米到22納米縮小0.45倍,14納米到10納米微縮技術更強,達到了0.37

如此,它帶來的優勢在於,同樣的10納米製程,英特爾遠比三星、台積電的密度大兩倍。

後者的10納米只是跟英特爾14納米類似。

基於摩爾定律,有兩大目標,一個是提高電晶體的密度,另一個是降低每平方毫米的成本。

同時必須保證它的性能並且實現高的能效,這就是的英特爾基於最新的邏輯技術所希望達到的目標。

」 Mark Bohr說。

很慚愧我無法解釋清楚。

但我的現場觀察是,英特爾上下對這一點渲染非常多。

結合上述,在他們看來,友商的製程工藝命名不合理,跳開了本該循序漸進的命名,導致行業有些無所適從。

楊旭透露,一些合作夥伴確實持續在問英特爾這個命名的問題,英特爾確實很無奈,但除了堅持自己的技術進程,按照合理的技術與製造的協同來推進摩爾定律外,也只能讓人明白有些現像並不是媒體報導的那樣。

白鵬是英特爾研發體系里級別最高的華人。

他說,從技術節奏講,14納米和10納米,公司邁的步子比較大一點,所以時間也長一點,但摩爾定律還是會維持在兩到三年這個節奏。

Stacy Smith則有些強硬。

他強調,英特爾一直要求自己前瞻三代製程,這意味著要提前看到7到9年後的技術,會領先友商多年。

「目前,我們已著眼7納米和5納米製程。

我們可能還無法確切知道哪種方案最適合5納米,但在這些挑戰中,英特爾矢志創新,生生不息。

」演講時,Stacy Smith說。

老實說,我很難從技術角度判斷英特爾高管們描述的優勢,只能姑且認為它是領先的。

當然我感性地知道,邏輯類產品,跟存儲類產品的工藝,即便一樣,那難度差異很大。

這不是不尊重他們。

事實上,我對這家公司一直充滿敬意。

我們能從19號現場的宣導、開放的交流中感受到它仍有睥睨全球的自信。

大概它這次是真的急了,所以亮出了一些家底,等於發出威懾。

但要說它只是在辨析技術的領先,帶有防守的味道,那肯定不是實情。

英特爾其實不但會防守,還會凌厲地進攻。

這體現在它對商業模式的自信、優化及創新上。

19號活動開始前,我在現場發現了ARM與它在10納米上的合作已經很深。

這部分,主要與英特爾的生態服務——代工業務緊密關聯。

英特爾的商業模式,過去就是一種典型的IDM路經,從設計、製造到封裝測試一條龍服務。

事實上,10多年前,它還做過大量主板(曾是全球第一大主板企業)、定義過許多終端形態,直接觸達C端用戶。

英特爾的成功,除了技術研發之外,就是這種融技術與製造於一體的協同能力。

這種商業模式,非常適應那種大規模量產的領域。

PC崛起到瘋狂,就有英特爾這種模式的效率。

但是,IDM商業模式也持續遭遇質疑。

因為,形式上它是一種封閉的形態,無法像ARM那樣對外授權處理器架構。

過去多年,英特爾雖然變通各種法子,描繪自己的開放生態,甚至也嘗試過類似「交鑰匙」的模式,但是這種嘗試最終都沒有多大效果。

巨頭如果持續封閉,在PC形態成長有限的情況下,它將持續撞牆。

即便伺服器處理器開始呈現生動局面,即便它藉助收購完成了物聯網、AI領域的布局,但是,如果製造端不能塑造出一個全新的生態,並且與過往的IDM模式融會貫通,英特爾未來的 布局,將會受制於第三方製造。

那樣,它就根本繞不開三星、台積電以及在細分領域環伺的代工群狼。

比如移動網際網路領域,手機一端,除了有限的模塊,英特爾沒有吃到太多利益,那是ARM、高通們的天下。

代工上,當然是台積電、三星、中芯們的生意。

未來將是萬物網際網路的世界。

從人人、到人物再到物物的連結,英特爾如果只靠PC處理器主業,將很難獲得機會。

如何既要滲透全新的市場,又不至於打破IDM模式呢?英特爾選擇了開闢新戰場。

一、大連明星廠F68已經改成存儲類業務生產;

二、在前幾年小打小鬧的基礎上,英特爾已經開始快速衝刺晶片代工業務。

你能感覺,前者可以衝擊三星,後者可以刺激台積電。

當然,若從產品形態看,它自己也會動到高通的蛋糕。

你會覺得,英特爾是否過度多元了。

這應該不是。

拿存儲類製造業務來說,事實上,英特爾誕生時,主業不是現在的處理器,而是存儲類業務。

當80年代被日本人打得一塌糊塗後,它選擇轉型,後來在CPU領域大獲成功。

代工業務,主要就是接受ARM生態的服務。

你會說,這不是為對手做嫁衣嗎?形式上英特爾與ARM有競爭,但在製造一端,未來的挑戰是整個行業都需要面對的。

ARM自身並無製造,它的生態體系對於代工有很多依賴。

台積電、三星、GF、中芯們當然可以提供服務,但在前沿的製程工藝、融入新的技術服務上,ARM生態需要更多合作。

英特爾確實也是可選的部分。

我想,ARM與英特爾深入合作,應該就有這種平衡製造端、充分調動供應鏈的用意。

它確實也不能完全押在台積電與三星們上。

台積電去年10納米的延宕,導致聯發科出現危機,這已經表明,代工老大也有為難的時候。

英特爾於ARM,雖然不會是代工主力,但應該是平衡、借力的籌碼。

不過,對於英特爾來說,代工業務,當然也包括存儲晶片製造業務,更多屬於商業模式的創新。

因為,截至目前,至少它已成為全球唯一具有三大領域晶片生產布局公司,概念上已經具有釋放的效應。

這也可以視為巨頭的開放之旅。

是啊,它將技術、產能釋放出來,至少形式上走出了傳統IDM模式,變得具有相當的運營彈性。

當然, 布局兩大製造新業務,巨頭一定業有它的危機感、功利心。

要看到PC業務雖然持續存在,處理器出貨卻已很難再現往日輝煌。

它意味著,英特爾過去布局的全球許多工廠,從生產到封裝,都有部分產能閒置。

如果不能充分利用,那隱含的成本很高。

大連F68改成存儲製造,加上ARM生態製造服務,就可以將英特爾的產能充分利用起來,提高運營效益,實現東方不亮西方亮的效果。

考慮到未來許多碎片化終端、物聯網、大數據、全面雲化、智能化的未來,英特爾自然也有許多生意。

說到代工業務的未來,Stacy Smith表示,公司不會設限,而是充分鼓勵它的拓展。

但是,短期,我們並不太看好兩塊新的製造業務的表現。

原因如下:

一、截至目前,它們更多還是英特爾過往製造資源的高效利用。

我們還沒有聽到英特爾是否會在中國或全球設立新的工廠;

二、長期,兩大新製造業務確實有趨勢與風口的價值。

但眼前它們更像巨頭市值管理策略。

兩塊業務,都很講求產能規模,否則很難有經濟效益。

但是,它們可以快速創造營收。

維持股價或市值的路徑,主要是營收增長或利潤增收。

要看到,2017年,受益於雲計算、物聯網對於存儲業務的需求,三星半導體的整體營收可能超越英特爾。

巨頭確實有依靠新製造提升營收的動力。

三、無論存儲還是ARM生態代工服務,都是吞金獸,上馬了就很難下來,它涉及到巨額投資。

英特爾雖然相當的現金儲備,但要說這個階段就大規模建廠擴充產能,那肯定不現實,也充滿巨大風險。

畢竟,台積電、三星在各自的領域都有自己獨特的競爭力。

就是說,在存儲領域,英特爾怎麼可能戰勝三星呢?在ARM生態上,英特爾又怎麼可能戰勝台積電呢?人家在在自己的那塊,幾乎是整體滲透,英特爾怎麼可能與它們展開全面大戰呢。

最合理的方式,就是控制著節奏。

這也是我19號下午我向Stacy Smith提問的原因。

雖然他多次強調不會對代工業務的未來設限,但你從英特爾主要服務於ARM高端訂單可以看出,它其實採用的是漸進手段,更多還是立足於自身的技術優勢。

是啊,它怎麼可能會跟台積電在全產品線角逐呢?人家都做了幾十年了,綜合的技術、運營效能不是英特爾短期所能競爭的。

那麼,英特爾的未來是否就有太多不明,就成病貓了呢?

我覺得要跳出競爭較度來審視英特爾的商業模式創新,因為我有以下判斷:

一、這是英特爾塑造未來萬物互聯生態的必要一步,它在碎片化終端、物聯網、AI領域的最新布局,尤其是圍繞車聯網的動向,決定了它不可能只固守通用CPU製造;

二、未來的半導體業,一定會在新材料、新架構、新工藝等層面出現革新,英特爾製造端多元布局,符合未來的融合趨勢。

我也堅信,台積電、三星也會慢慢踏入英特爾的地盤。

要知道,AMD還活著。

GF說不定哪一天被人整合,或者與人聯手涉足更大的地盤呢。

三、再度強調一次,這也是英特爾必須堅持的開放之路。

從這個層面再去理解Stacy Smith的表態,我覺得,未來的英特爾,整個公司的形態一定會發生巨大的變化。

再用處理器公司定義它,肯定不再合適了。

它一定也會成為一家技術與製造高度協同的開放的生態服務平台。

這也是多年來批評不斷,但我仍持續看好英特爾的真實原因。

我們要看到這家公司商業模式的價值。

過去幾年,尤其是移動網際網路熱潮來臨時,它遭遇了諸多被動。

但只要是風口,一定有暫時停歇的現實。

應該說,巨頭挺過了這被動的周期,而眼前,新的風口,尤其是上面提到的雲計算、物聯網、大數據、AI等概念之下,整個ICT行業,乃至諸多傳統行業的雲化之旅中,都無法脫離對於計算的巨大渴求。

應該說,它的一段美好時光又回來了。

事實上,Q1財報已經反映了許多動向。

從這點來說,我認同楊旭的話,千萬不要以為英特爾已是病貓。

我信服Stacy Smith的一句話。

他說,摩爾定律帶來的不是一場競賽,未來,整個產業界確立更高標準,需要不同的公司通力協作,因為術業有專攻。

Mark Bohr回答我有關450MM晶圓世界問題時,也強調了這一點:「在半導體行業,一些大型的生產,絕對不是一家公司之力可以獨立開發完成的。

舉兩個例子:第一,在晶圓方面,比如向300mm的晶圓過渡,未來向450mm過渡,這個不是英特爾一家能做的,必須是英特爾、台積電、三星聯合起來實現行業的協力去推動。

第二個例子,在這些光蝕、光刻的工具方面,比如EUV,英特爾做了20多年,這也不是英特爾一家有足夠的資金能做到的。

因此你提的問題,我們回答就是,英特爾在整個行業肯定是合作的態度,只有這種合作的態度而不是完全競爭的態度才能夠推動整個IC行業發展。

記得多年前,英特爾、台積電、美國應材、三星等一起討論過如何應對450MM的時代。

儘管它們之間有許多博弈,但我認為,面對共同的挑戰,它們一定還會再度攜手。

這種不是簡單的競合關係,而是一種非常複雜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生態世界,全球半導體巨頭之間的博弈,會越來越複雜,很難再用簡單的撕逼來定義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晶圓代工演繹三國殺 英特爾示威三星、台積電

「老虎不發威,你以為是病貓嗎?!」9月19日,當被第一財經記者問及如何看待摩爾定律已經失效的質疑時,英特爾公司全球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楊旭直接明了地亮出態度。今年以來,被三星在營收上超越,被台積電...

格羅方德放棄7nm工藝 並嘲諷了一把摩爾定律

摩爾定律在最近的幾年進展緩慢,英特爾的14納米工藝已經發展到第3代,未來是否會有第四代甚至第五代目前無人知曉。英特爾持續改良14nm工藝也是迫不得已,畢竟10nm良率一直未能達到英特爾大規模生產...

摩爾定律依然有效

9月19日,半導體龍頭廠商英特爾在北京舉辦「精英製造日」活動,英特爾此舉意在解釋外界的三大疑惑:摩爾定律是否有效、10納米開發進度以及晶圓代工策略。需要指出的是,在此英特爾會議之前,半導體產業界...

FinFET是什麼? 移動14nm戰鬥正式開始

手機之家深圳分站2015年3月3日消息——MWC 2015在西班牙的巴塞隆納開幕了,其中在產品方面十分吸引人的是三星發布的新一代旗艦手機GALAXY S6/S6 Edge,而該款手機也如2014...

英特爾精尖製造日 10納米晶圓首發

2017年9月19日,「英特爾精尖製造日」活動在北京舉行,英特爾公司全球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楊旭,英特爾公司執行副總裁兼製造、運營與銷售集團總裁Stacy J. Smith,英特爾高級院士、技術與...